相對於台灣,中國市場實在太大,變數也多,行業別不同,各自的策略也不同,某一個企業的成功故事,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
進軍中國市場,如果能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讓台資企業在中國也能有國民待遇,從香港過去的經驗來看,我相信台灣所有產業在中國都有發展機會。
除了已成功的食品業,台灣像PC、NB、手機產業,以往只把中國當作生產基地,現在都得開始朝內需產業發展了。
現在的中國,就像是二十年前的台灣,他們發展的脈絡也跟台灣的經驗很類似;台灣廠商過去中國發展,就算不是全對也會對一半。
但這並不代表台灣企業就一定成功。第一代台商過去都是「打帶跑」,只做生產事業,規模小,哪裡成本低就往哪裡去,常常跑一跑就被淘汰了;那些沒有被淘汰的,像是頂新、旺旺,現在就成為一流的企業。他們打拚二十年累積的經驗,不是我們靠看書、紙上練兵可以學到的。
中國市場實在太大,變數也多,行業別不同,各自的策略也不同,某一個企業的成功故事,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
例如,有的台商是在一個省深耕、有些則是做全國的生意,各有各的特色。所以,在中國做生意,要能夠因地制宜,而且基本功要好,否則很容易被淘汰。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中國正逐漸法治化,雖然政治上沒有開放,但是經濟制度已經有明確的法律規範;早年「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的思惟,要趕快改變。
台資企業一定要熟悉遊戲規則才能在中國生存,以前只做出口生產,公司就在加工出口區裡面,跟一般民眾沒有太多互動,政府機關也懶得管你。
進入內需市場就不一樣了,包括上下游廠商、消費大眾都跟你有關係,牽連太廣泛,一出事情,曝光的速度只會更快,政府機關不可能跟以前一樣睜隻眼閉隻眼放你一馬。如果現在還存著取巧的僥倖心理,只會惹上更大的麻煩。
也許兩三年後金融海嘯就會過去,到時候美國的經濟力絕對還是世界最強,但有智慧的企業家,絕不可能只靠單一市場生存。企業家精神的意義,就是有機會就得嘗試,面對中國市場更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