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美國、上海多年的華登國際創投董事總經理江善頌,去年決定返台定居。看好大三通後台灣企業的兩岸新格局,華登創投重新聚焦投資台灣,打算再投資一百億元,而這樣的投資決策,在景氣低迷的時刻,更顯示出指標性的意義。
當時,江善頌一個人先回台灣,開始找房子。住過美國、日本的他,對於安靜的小城鎮特別有好感,回台灣後,很多人說台北天母區的老外都搬走了,而且捷運到不了,愈看愈覺得落寞冷清,但江善頌卻覺得,這樣的天母最適合居住。
為了讓小孩可以就近念書,他訂了一戶全新完工的房子,地點就在天母美國學校附近。裝潢好新家,買了新車,全部安頓好後,再把太太與小孩從上海接過來。
「住在我們那棟大樓裡的鄰居,有不少曾外派至國外工作,但如今都選擇搬回台灣。」江善頌說,他們有些曾在大陸經商或工作,有些是在美國科技公司工作過的專業經理人或律師,甚至還有華僑。「大家不約而同搬回台灣,共同的想法,就是兩岸和解了。」在這棟大樓裡,可以說集合了兩岸大三通後,集體回台灣的「新移民」。
江善頌在華登國際創投公司已服務十七年,每一次外派,都肩負著公司指派的重要使命;同樣的,每一次不辭辛勞、大費周章地搬家,更代表跨國企業嗅到不同區域即將翻躍的商機。
重 新聚焦投資台灣
例如,一九九九年,在台灣工作七年後,江善頌被調到美國總部,當時他的目標是到創投事業發源地的美國,與世界一流的創投共同競爭,並接觸與台灣廠商風格完全不同的美國企業。○二年,中國大陸正要起飛,華登國際董事長陳立武便派江善頌至中國,負責統籌華登國際在中國地區的投資業務。
如今,雖然全球金融海嘯狂襲,但中國在政府積極救市下,是少數能與歐美市場脫鉤的地區,在中國內需市場長期看好,並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情況下,掌管華登大中國地區投資的江善頌,為何此刻調回台灣?
原來,早在○七年十一月,華登國際內部就做過調查,比較台、日、韓、香港、新加坡等地的投資環境變化,發現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獲利能力及盈餘成長率,相對來看排名都很前面,尤其興櫃市場不斷增加許多體質很好的公司,而且陸續掛牌上市或上櫃,證明台灣電子業的競爭力,很難被其他國家取代。
因此,那時華登國際內部便決定,要重新聚焦投資台灣。在美國、大陸已住了九年的江善頌,一方面想到父母年紀已大,搬回來可以多陪陪他們,另一方面公司又有這樣的需要,三通後住在台灣也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在中國的投資案,於是便決定調回台灣。
江善頌說,他剛決定回台灣時,每次與上海創投圈的朋友聚會,大家都說,「現在大陸機會正好,你幹嘛回去?」但隨著大陸經濟降溫,很快地,許多人又改口說,「現在看起來,你的決定實在很明智。」如今,每次朋友遇到他,都是詢問回台要準備及注意什麼,顯然都已有回台灣的打算。
把大陸視為內需市場
江善頌覺得,比起大陸,台灣的生活環境實在好很多,從食衣住行育樂到醫療、文化等,沒有一項不好。他說,「大陸天氣冷,冬天就很難出門,連打球運動都不方便;每次生病去醫院,都會擔心醫療水準不夠,更別說台灣開放民主的環境及多元的文化,都讓人覺得身心很平衡。」
過去,大陸經濟成長快速,大家拚命地向錢看,銅臭味很重,但如今經濟環境突然一下子緊張起來,大家才想到要放緩腳步,回到台灣,讓家庭、工作都能平衡發展,是對江善頌個人最大的意義。
若從產業的大環境來看,江善頌也認為,兩岸三通後,對台商企業的意義特別重大,因為大好機會正在降臨。「過去台灣最強的,就是多年來累積的電子上下游產業鏈,在兩岸無法三通前,台商頂多到大陸建立生產基地;但三通後,台商企業更可以把大陸市場視為自己的內需市場,這種情況與過去完全不同,讓很多以前台灣企業很難做到的事情,現在變得容易多了。」
江善頌表示,「一旦台灣從過去零組件供應商,變成可以直接做解決方案的系統廠商,格局就完全不同了。」
「未來幾年,我們要在台灣繼續投資一百億元,以一家投資一億元,總計可再投資一百家公司。」江善頌有信心地說,過去二十年,華登在台灣已大約投資了一百億元,總投資家數大約一五○家,但兩岸和解的新局面,將讓台灣更值得期待,他要用實際行動來展現這個決心。
江善頌
出生:1963年
現職:華登國際創投董事總經理
學歷:加州州立大學電子工程系,南加大工商管理碩士
經歷:日商東芝資深設計工程師
100億元
兩岸和解的新局面,讓台灣更值得期待,華登創投將重新聚焦台灣,以一家公司投資1億元,目標再投資10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