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五年實施宏觀調控後,上海二手房仲業者一萬六千多家,關掉了近一半,但台資企業掛帥的上海信義房屋,沒關一家店,還在北京等地遍地開花。
「原本對街的一排房屋仲介怎麼忽然關了一半?」這是許多上海市民去年的深刻印象。曾赴中國旅遊的民眾可發現,原本房屋仲介業者幾乎占據著大都會地區明顯的街道店面,但現在,卻有了極大的改變。
原來,中國大陸在實施宏觀調控之後,上海房地產仲介機構數目驟降,根據最新一份統計資料顯示,房產仲介商總數已由高峰的一萬六千家,降至目前的八千多家左右,業界相信在這波房市寒冬中,今年一批體質脆弱的仲介業者仍將繼續出局,合理數量將是五千家。
標榜台資掛帥的仲介業者中,在大陸推動宏觀調控期間,雖然比一般大陸業者有著更強大的抗壓力,但也都採取縮減店數,以降低成本的度小月策略,其中太平洋房屋更由原先的三十多家直營與加盟店,驟減為十家左右店數。
不過,最讓業界稱奇的是台資信義房屋,在兩年宏觀調控的嚴峻考驗下,居然一家店面都沒關門,保持著在大陸有九十三家的營業單位紀錄,信義房屋的經營策略也因此成為經典探討的教案。
精銳部隊二級城市打天下
「中國仲介業者的傳統經營模式,一般順序為先將規模做大、再求排名強,最後才要求品質好。」上海信義房屋總經理夏智亮說,信義正好是反其道而行,「堅持先好、再強、坐大的三步驟。」只是,當初信義的經營方式也曾被業界形容為不食人間煙火,而飽受譏評。
原因在於中國二手房仲市場,向來以掠奪性著稱,由於市場需求大,購屋民眾的消費習慣也是「將本求利」,對服務品質要求不高,才導致業者間的惡性競爭,甚至急功近利。
總是先大手筆的展店,將知名度在一瞬間打響市場,到處看得到自身的品牌,然後再以店面「市占率」來誤導消費者,強調「店數多才是好的仲介商」,對於最關鍵的服務,則才是最後的考量。
沒想到,二○○五年初的宏觀調控完全顛覆了這項法則,重新洗牌的結果顯示,惟有穩紮穩打、體質良好的仲介業者方能繼續生存,但業者也幾乎用縮小規模的方式因應新局。「在最艱困的時刻,信義將優秀幹部調往上海之外的二級市場拚搏,兩年間北京、重慶、杭州等地均交出亮麗成績單,也彌補了上海的虧損。」
信義以一套獨特的「出走學」,戰勝了宏觀調控所帶來的危機,站穩華東市場外資一哥的地位。
一手主導「出走上海」策略的夏智亮說,當時上海交易量已萎縮到有時每天掛零的程度,一般業者只想著「節流」,如何減低營運成本,期待著「春訊到來」,沒想到一波接著一波,房市整整兩年都春寒料峭;但換個腦袋思考的信義房屋,卻思考「開源」,畢竟中國房市政策在每個城市的影響程度不同,上海之外仍是鳥語花香。
優質服務維持知名度
於是在分析了二三級城市的發展趨勢後,夏智亮決定發揮死守四行倉庫的精神,在上海地區打持久戰,但一方面也調出精銳部隊,開往北京、重慶、杭州等地攻城略地,結果證明,信義這一招「出走開源」策略,保持了十三年的奮鬥戰果。
當然,在「出走策略」的背後,信義長年以優質服務為主軸,也終於體現出成效。由於坊間業者相繼惡性倒閉,讓消費者體會到品牌質量的重要性,因而上海信義的交易量雖大幅下滑,但也能維持基本營運開銷,這也是一項重要支撐。
再者,信義早在兩年多前便警覺展店成本的問題,通盤檢討了每家分店租金,積極和各個房東展開議價動作,因此成本已全面下降;同時信義不惜花費時間、人力,深耕上海市的房協、房管會等組織,因此靈敏的政策嗅覺,總能比其他業者早一步聞出玄機。
而信義的資訊網路也是一大勝出因素,其網站人性化的介面,更易於顧客找尋房源,間接也提升了交易量;而向來標榜的一條龍服務,包括代書、過戶費、水電繳交等,則加強了品牌競爭的差異化與區隔化,這些都是能夠「力挺出走政策」的關鍵因素。
從國際的房產行銷代理和仲介服務市場規律來看,新房和二手市場聯動是一種必然趨勢。一方面,受到土地資源稀缺性的影響,新房交易量必然會逐漸減少,轉而由二手房交易唱主角。
統計顯示,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交易額的國際比例為三:七,香港為二:八,美國達到一:九,而上海目前僅僅是接近一:一,這說明了二手市場有巨大發展空間,仲介業發展潛力無窮。
而大陸國務院二○○六年公布的○五年大陸房地產經紀百強企業調查結果,上海信義房屋綜合實力位列第二,並在中國所有外來房仲品牌排名第一。
一九九三年便在上海成立的信義房屋,排名僅次於上海房屋置換公司,目前,更是大陸所有外來房仲品牌的第一名,台灣的品牌居然能成功登陸,打敗美、日、港等國際知名品牌,靠的絕對不是運氣,而是穩紮穩打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