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于品海 收購魔術師

于品海 收購魔術師

郭庭昱

兩岸三地

劉咸昌

501期

2006-07-27 18:02

十九歲創業,三十歲零成本收購馬尼拉希爾頓酒店,接連購併香港上市公司,還是繼金庸之後的《明報》第二代老闆,于品海早在資本市場寫下傳奇。在媒體事業痛賠一億美元後,于品海集中精力在中國的軟體服務業,他會再度寫下新的傳奇嗎?

在「新富幫」排行榜當中,持有兩家上市公司,四十七歲,股市財富一百一十五億元的于品海,或許不十分顯眼。其實,香港人稱「神奇小子」的于品海,就是中天電視的創辦人,也曾經收購武俠大師金庸的《明報》,轟動一時。

十幾年來于品海在地產、媒體,以及資本市場翻騰,現在則投入中國IT(資訊軟體)產業,透過《今周刊》專訪,他直言:今年底中國數碼和微軟之戰將全面開打!


靠收購累積可觀財富

長相濃眉大眼,身形高大挺拔,有點像港星成龍年輕時意氣風發、玩世不恭的味道。于品海三十歲出頭已在各類富豪排行榜嶄露頭角,早在一九九三年就擁有港幣十三億元的財富。他崛起的獨門功夫是:收購,而且是零成本收購。

一九八八年,于品海看準菲律賓希爾頓酒店每年的報酬率遠高於貸款成本,當時菲幣幣值又大貶,他幾乎完全靠著借貸就收購成功,隔年,局勢和緩,幣值回升,僅一年多成本就全部回收。

接著,于品海展現一連串的收購「連環記」,贏得「神奇小子」的封號,也累積可觀的財富。

九一年,他收購了香港的南海發展,又以此為基礎,收購金庸的《明報》,當時競爭者眾,卻由三十多歲的于品海出線,成為金庸的接班人,一時跌破大家眼鏡。

後來有媒體指出,于品海口才極好,說服力強,外貌幾分神似金庸的長子;其子頗具文才,但年輕時自殺身亡,是金庸心中的痛,于品海是否因此雀屏中選,金庸並未否認。

累積雄厚的資金以後,于品海九四年成立傳訊電視,旗下的中天頻道首創二十四小時中文新聞,並領先全球報導鄧小平死亡消息,引起業界震驚;短短三年,卻在虧損縮小、即將打平之際,因為財務問題,賣給台灣和信集團少東辜啟允,爾後中天經營權幾經波折,先是賣給象山集團,接著是國民黨,現在則是在中時集團手中。


賠掉一億美元仍不覺失敗

幾年內事業大起大落,這位資本冒險家看來依然雲淡風輕,去年于品海接受採訪時提到他的感受:「做電視報紙,我虧損了一億美元,沒感覺有多失敗,關鍵是還沒到結帳的時候,怎麼才算成功?賺了錢就叫成功嗎?從我第一天做生意,拿港幣二十萬元出來開公司到現在,在外人眼裡,我賺了很多錢,但我不認為我成功了。」「到目前為止,我還可以掌控我能做什麼,從這一點看,我認為我是成功的。」

目前,于品海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南海控股專事房地產開發,今年在深圳蛇口推出「半島城邦」,是當地最大的建案,也創下最短時間銷售完的紀錄。他說:「我不花精力在房地產,贏了一個項目不表示下一個會贏,房地產看時機,不需要花太多腦筋,不好玩。」

現在于品海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中國的軟體服務事業。他對市場有一番精闢的分析:「Google的市值接近一千二百億美元,把中國在美國上市的百度、網易、新浪、盛大全加起來,市值還沒有Google的一成,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總所得排全世界第四位,貿易量全球第二大,這合理嗎?」

眾人最好奇他如何能透過收購,大玩資本魔術?對此,于品海已經無數次澄清:「我買來的公司都是為了我的實業,我從來不會買一家公司然後通過賣出去來賺錢,除非是非常偶然的情況。」

于品海這位魔術資本家,歷經大風大浪後,能不能靠著中國龐大的軟體市場直上雲霄?什麼時候將重返媒體?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六月底,《今周刊》記者來到燠熱的北京,終於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見到于品海,整個技術區占地廣闊,包括諾基亞、富士康、BMW,以及許多中國知名大企業均進駐於此,計程車開過漂亮的BMW大樓,駛過豪華的新錦江酒店,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大片四層樓的紅色建築,建築物的形式和外觀顯現出中企集團比其他鄰居,見證了本區更長久的發展史。

于品海的辦公室分為兩區,一為會客區,一為他的辦公區,僅以地板的高度區隔,視野非常寬闊,他L型的辦公桌上放著三台螢幕,一台收郵件,另外兩台看資料及上網,和他的對手、微軟比爾蓋茲的習慣相同,穿著白襯衫、卡其色外套以及藍色牛仔褲的于品海,完全沒有中年人發福的跡象,看來比實際年齡年輕。


進軍軟體服務 向微軟叫陣

訪談當中,他從中國的IT產業,提到年底要向微軟宣戰,也說不會放棄媒體事業,以下為訪談內容:

問:當初怎麼會投資大陸IT服務業?

答:大陸的經濟成長很快,但信息化還是很落後,我九二年就來做IT產業,大陸的發展比我想像中快,但也更加需要信息化的軟體產業。

中國有四千多萬台電腦、四億台手機用戶,一億的上網人口,卻支持不起自己的軟體工業?這太荒謬了。

很可笑的,去年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選出中國最大的IT服務outsourcing(外包)廠商,IBM第一,我們中企第二,HP是第三位。其他廠商的營收含出售硬體,我們只有軟體服務,後面市場還很大,我最後的目標是要達到稅後純益率二○%。

這個數字很高的,你看所有的硬體廠商,沒人能達到這個稅後純益率,我們賣的是服務、是附加價值,我們幫中小企業架網站,做整個資訊系統,用了之後很難換人,這是軟體廠商的優勢。

問:你在軟體服務要怎麼贏別人?

答:你看,電腦二十年前推出來到現在,硬體價格降了多少,軟體有降嗎?微軟賺了太多的壟斷利潤。微軟現在的平台是封閉式系統,比如你五年前寫了一封情書給你最愛的人,用Win98存在電腦裡,現在又想拿出來看看,對不起,微軟告訴你現在沒有那個軟體了,如果你一定要打開這個檔案,就必須付費用。

如果是用開放式系統,用ODF(open document format)格式,不管平台是如何的改變,都可以打開來看,只是版面沒那麼漂亮罷了,開放式才是未來的趨勢。

問:所以你在中國要和微軟競爭?

答:對!我會向微軟叫陣,年底全面開打。

問:用價格競爭嗎?

答:不是,從商業模式,微軟太傲慢了,霸道、壟斷。

現在中國盜版占九成,等正版化要向消費者收錢時,微軟太貴了,消費者陷入掙扎,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要靠服務打敗傲慢的微軟

我們的機會就是剛剛講的ODF,中國政府也要支持,這是一個通用格式,原始碼不用錢,但如果我開發功能好一點、好看一點,消費者就付一點錢。

採用ODF最根本的壟斷就沒了,微軟賺壟斷,我賺服務費,價格只有它的十分之一。

問:消費者用你們的軟體會習慣嗎?

答:中企動力今年五月收購北京紅旗貳千,軟體過渡,一點問題都沒有。在使用者看來,畫面都一樣,但技術完全不一樣,我不告訴你,你一定看不出來。

有人認為我買紅旗貳千很貴,我覺得很可能一年的利潤,就足以讓我回收成本。

問:如果這麼好賺,為什麼紅旗自己做不起來?

答:因為他們沒有渠道,根本不會賣東西。中企動力集團有八千位員工遍布在全國,其中有四千位業務代表,還擁有二十多萬家中小企業客戶,只要市場分額提升,就會贏得這場戰役。

問:你在媒體事業有些創舉,但也賠了大錢,你怎麼看現在的媒體生態?

答:每天都有人整理台灣新聞給我,到機場時也會看報紙。不過,有時看新聞台,那個什麼「周侯戀」也能上頭條,可悲可笑到一個地步啊!

不能說群眾沒有方向感,媒體就道德敗壞、譁眾取寵。媒體要能不譁眾取寵,又貼近市場,又做得好,才會賺錢,當然,這就是知識產業的難,有很複雜的因素。

問:你將來還會發展華文媒體嗎?

答:我們會。各方面都會有,電視、平面、網路,等政治經濟情況再好一點,時間到就做吧。


媒體大亨各展身手

于品海的同行,香港傳媒大亨鳳凰衛視劉長樂、TOM集團的周凱旋,也在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華文媒體市場中,相互競技、較勁……


劉長樂53歲  文:郭庭昱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 持股市值:97億元

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的劉長樂,1988年以原油貿易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1996年他旗下的今日亞洲有限公司參與創立鳳凰衛視,今年4月,鳳凰衛視獲得北京大學評選為25家「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之一,劉長樂表示:作為一個華文媒體,鳳凰做了非常、非常勇敢的選擇。

今年6月8日,中國移動集團宣布,將向星空傳媒收購其持有的鳳凰衛視19.9%股權,成為僅次於劉長樂的第二大股東,中國移動與鳳凰策略聯盟。

很明顯的,中國移動加上鳳凰衛視以後,劉長樂除了傳統的電視業務外,已經跨入了最新的3G手機領域,想在手機電視大展身手,未來將朝向移動內容、服務和新媒體應用發展,劉長樂在手機這項新媒體跨出一大步後,未來動態值得關注。


周凱旋44歲 文:郭庭昱

TOM集團大股東 持股市值:89億元

周凱旋被香港媒體譽為「女超人」,這有兩層意思,首先,她的事業遍及房地產、IT產業、出版業,同時也是社交圈的名流,更支持慈善事業。其次,她和「超人」華人首富李嘉誠十幾年前就有淵源。1993年,31歲的周凱旋與李嘉誠見面五分鐘,就賣掉北京的「東方廣場」,4億港幣顧問費輕鬆落袋,從此聲名大譟。

1996年周凱旋再度和李嘉誠合開公司,就是TOM集團的前身,後來不管是Tom.com或者是Tom.online都由周一手主導,她有句名言:想要成為優秀的人,就應該「聰明如狐狸,單純似鴿子」。

周凱旋以TOM集團收購台灣的城邦集團掌握出版市場,並成功挖角台灣才子詹宏志到TOM任職,目前台灣的出版收入占TOM相當重要的比率。


于品海

出生:1959年持股市值:115億元
現任:中國數碼董事會主席、南海控股董事會主席
收購經歷:
2005年 中企動力成為Google在中國自家授權合作夥伴
2001年 中企動力收購世華財訊,提供中國期貨、債券、外匯、股票金融訊息
1999年 登陸中國IT市場,收購中國企業網,改名中企動力,為中國數碼子公司
1995年 將《明報》、《亞洲周刊》賣給馬來西亞丹斯理拿督張曉卿家族
1994年 創辦傳訊電視,旗下有中天電視、大地頻道,首創全球中文24小時同步新聞電視台
1993年 以200萬美元收購《亞洲周刊》
1992年 收購金庸創辦的《明報》,成為第二代業主
1991年 收購香港上市公司南海發展(0250)
1988年 零成本收購菲律賓上市公司希爾頓酒店

延伸閱讀

張忠謀自曝11年前曾問黃仁勳「要不要當台積電CEO」!原接班人選是這3人,為何教父會動這念頭?
張忠謀自曝11年前曾問黃仁勳「要不要當台積電CEO」!原接班人選是這3人,為何教父會動這念頭?

2024-11-07

《張忠謀自傳下冊》千字自序首度曝光!張忠謀:在德儀最後「絕望的6年」賠上婚姻、催生台積電
《張忠謀自傳下冊》千字自序首度曝光!張忠謀:在德儀最後「絕望的6年」賠上婚姻、催生台積電

2024-11-15

張忠謀自傳下冊熬6年、張淑芬只看一點點,自揭為何不敢看下去!做公益老公怎麼說:乖乖在家等我就是支持
張忠謀自傳下冊熬6年、張淑芬只看一點點,自揭為何不敢看下去!做公益老公怎麼說:乖乖在家等我就是支持

2024-11-19

今周重磅》築間、全家餐飲、三商餐飲亮眼成績撐腰,本周登錄興櫃!碳交易開張,中鋼、金融業搶頭香
今周重磅》築間、全家餐飲、三商餐飲亮眼成績撐腰,本周登錄興櫃!碳交易開張,中鋼、金融業搶頭香

2023-12-18

張忠謀3年前早多次示警 半導體成各國戰略物資...台美韓中「科技分工鏈」是如何被摧毀?
張忠謀3年前早多次示警 半導體成各國戰略物資...台美韓中「科技分工鏈」是如何被摧毀?

20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