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年以來,以中國為主市場的全球購併潮,不只是外資購併中國企業,隨著熱錢湧入中國,以及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強大購買力,中國「走出去」向外購併正方興未艾,儘管險阻重重,中國迎向全球化天空的步伐將邁得更大步。
聯想收購IBM的PC部門並非中國向外購併的首例。
營業額三十四億美元的TCL去年九月購併法國湯姆森(Thomson)的電視機製造部門,今年又取得Alcatel行動電話部門主導權;今年上海汽車工業集團以五億美元買下韓國雙龍汽車四八‧九%的股份,而且計畫進一步收購英國陷入營運困境的MG Rover汽車。
除此之外,萬向汽車零件公司已經收購美國十家公司,中國礦業巨人五礦公司也正在考慮以五十五億美元的代價買下加拿大的鎳銅礦產企業。據統計,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從事了超過四十五件海外收購交易,比去年增長超過三三%。
產業升級/全球化推動購併風潮
中國已是世界工廠,挾帶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以及技術,再加上龐大的內需市場以及近十年來不斷湧入的資金,中國除了成為國際級大企業委外代工的基地,更發展出許多本土的大型品牌企業,例如聯想、海爾、華為、以及京東方等等。
在市場未全面對外開放以及中國政府重點扶植的保護傘下,這些中國企業抓住本地市場爆發的消費力,各個表現亮眼,甚至一舉躍上國際舞台。
但隨著中國入世後逐漸開放市場承諾的時程逼近,讓中國政府及企業深怕在這一波全球化的浪潮下慘遭淘汰。因此,近兩年來,「走出去」、「國際化」、「購併」等詞語,標語般地席捲中國,除了企業大談國際化之外,中國政府更是有意識地向企業發出向外購併以及合資的指示。
中國企業向外購併背後更深刻的原因,除了國外的競爭,也有來自本土企業的壓力,逐漸飽和的市場以及同業激烈的競爭,逼得企業不得不升級自己的產業競爭力,以便在下一波的淘汰賽中成為贏家。
而向外購併除了藉以取得國外技術以及海外市場,更重要是規模經濟的形成,不僅西方先進國家了解這點,中國也開始朝這個方向邁進。
同樣的,對先進國家大企業而言,製造業已漸漸成為利潤低、不符成本效益的負擔。IBM的電腦部門即是IBM急欲脫手的負擔,朝向企業服務市場的IBM,花費十年才得以轉型、而且還得面對其他對手如EMC挑戰,因此售出虧損的電腦部門可說是勢在必行。
但是對聯想而言,IBM電腦的品牌知名度、龐大的客戶群、全球管銷以及研發的能力,卻是中國本土企業所不能及的高度門檻。因此,這宗購併案可說是聯想以及IBM同樣地受到全球化波及下不得不為的必然結果。
聯想的財務長馬雪徵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專訪時就表示,「我們看到一個大好的機會,收購IBM電腦能夠增加規模以及市占率,更可以差異化我們的產品,而且重要的是IBM有受全球尊敬的品牌以及科技。」她承認,如果只鎖定中國市場,聯想在未來將不能為股東創造價值。
熱錢湧入/中國企業購併風起雲湧
但對IBM而言,她說:「這項交易將提供IBM電腦進入中國高度成長市場的途徑,我們(聯想)能提供充分的管理和整合性的採購,而且我們深知中國市場。」
這解釋了IBM主動求售電腦部門的目的,就是將聯想視做具有戰略意義的工具。
的確,文化上的差異是跨國公司的一項難題。不過,跨國購併同樣面臨文化上的差異,TCL的一位主管坦承,和湯姆森的結合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溝通上的挑戰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TCL-Thomson電子的總裁Alar E. Arras在接受《美國商業周刊》專訪時也如此表示。
同樣的,聯想是否能成功地駕馭IBM這隻大象迎戰戴爾和新惠普,也令外界相當地不看好,畢竟有太多失敗的前例足以令人灰心,聯想股價在宣布購併消息後應聲大跌,足以反映投資人的悲觀。
中國企業儘管野心勃勃,但是資本主義工業發展落後西方百年以上的脆弱商業體質豈能朝夕趕上?
但無論如何,在規模、專業管理、研發、品牌行銷等市場經驗方面嚴重缺乏的中國企業,向外購併已成為要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的必要踏腳石。中國企業,不管是海爾的海外設廠或靈通網的Nasdaq上市,都意味著全球化競爭下不能閉門造車的殘酷現實。
自二○○○年以來,以中國為主市場的全球購併潮,不只是外資購併中國企業,隨著熱錢湧入中國,以及預期人民幣升值的強大購買力,中國「走出去」向外購併正方興未艾,儘管險阻重重,中國迎向全球化天空的步伐將邁得更大步。(本期轉載自今周刊第4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