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進的腳步愈來愈快,為了教育問題還在猶豫不決的隔海家庭,得先衡量金錢和快樂是否能夠畫上等號,在賺到銀子之餘,是否能夠兼顧孩子的教育與快樂,這是台商帶子女到大陸前,所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這是數學課的口算考試,學生必須跟著錄音帶,在六十秒內做完二十五道數學題,剛從台灣來的李文洲在這次口算之前已經大哭過一次了,沒有經歷過口算考試的他,只要多想一下,跟不上錄音帶,就沒辦法繼續做下面的題目,老師曾經跟他媽媽電話裡談過,說是「心理素質不夠」,李媽媽已經在家裡給他模擬過好幾次了,到了學校還是破壞整個考試。李媽媽說:「只要聽到明天又有口算,就先在家裡哭一次。」
學費高昂──國際或台商學校負擔重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台灣子女在上海中小學生的人數估略是三千人,台商選擇念當地學校的理由,以經濟面看,國際學校一年動輒人民幣三到五萬元,上海學校設立的境外班一年要四到七萬元,而華東台商學校,地點在離上海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昆山,學費一年三萬二千元,對住在上海的學生而言則太遠。在家裡不只一個孩子的情況下,一般台幹把
移居中國辛苦賺來的錢花了大半在孩子教育上,家庭負擔大且不實際。
以目的性看,放眼中國廣大的市場,孩子能在小的時候,融入當地,建立同學之間的人脈,以後在中國才有優勢。來上海開連鎖洗衣店已經五年的李先生認為,有當地的資源,碰到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孩子也應該入境隨俗,適應環境。
念當地學校,首先面臨的是降級問題,再就是適應當地的教學方法、意識形態,以及和同學相處的人際關係。
程度落差──入學當地學校多要降級
台灣孩子到了大陸,必須先學會簡體字和漢語拼音,還有比台灣更艱深的數學,當台灣的九九乘法表到三年級還沒「建構式」的教完時,上海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在下學期陸續地背完了,台灣到初中一年級才學到的負數概念,上海小學五年級也已經教完了。
張靜婷在台北念小學時是風雲人物,成績都是第一不說,電腦、田徑比賽樣樣得獎,進入上海私立小學,首先就降了一級,還是五年級,這對一向好強的她已經是件難堪的事,更糟的是第一次月考才拿了中間的名次,做了十多年全職媽媽的張太太也忍不住說:「上海孩子怎麼那麼會念書啊,班上考第一名的同學,國英數三科都在九十五分以上。」
當了多年明星學生的靜婷到了上海突然跌落谷底,降了級還只是班上的中等學生,成績不拔尖不說,更別談當什麼「大隊長」或是代表班級參加比賽了。
上海愛菊小學的陳校長建議台灣孩子降一級念的理由就是:「如果這兩門主科都跟不上同學,會造成新生心理更大的負擔與挫折,所以我們會建議家長讓孩子緩緩腳步,別太心急。」
關心變少──父母疲於應付事業壓力
當台商面對大陸快速的經濟發展而產生的競爭,外有經營、內有管理生產壓力,每天忙完工作,拖著一身疲憊回家的時候,哪有多餘精力再關心孩子的課業呢?
陳芬妮七歲到上海,剛進入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念一年級時,功課不錯,升上二年級,本來在家的媽媽到爸爸開的公司幫忙,沒時間看著她,學校教加減乘除四則運算,這個環節沒扣好,答案連連出錯,在學校被老師罵,回到家裡沒人教,過了一陣子,連笑也不會了,媽媽發現時已經得去看心理醫生,她媽媽說:「看了三四次,現在跟醫生聊聊比較笑得出來了。」
上海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醫師強調,父母要加強和孩子溝通,盡量和學校老師同學多聯繫,才能讓孩子課業和人際各方面保持心理均衡。
課業壓力重得讓這些在當地學校念書的台灣孩子抬不起頭來,建議父母在這裡先別望子成龍,只能祈禱孩子站穩了腳跟才最重要。
也有台媽們戲稱,若是捨不得花錢,就得要有吃苦當吃補的精神。美玲的兒子念浦東私立學校初中二年級,教務長問美玲對孩子教育有何期許,她說:「我希望孩子能夠快樂的學習。」教務長聽見這樣的說法,很認真的把美玲思想改造了一番:「學習是認真而勤勞不懈怠的事情,一天都不可以輕鬆的。」
美玲嘆了一口氣說:「如果家長想放孩子一馬,學校還是不斷的要求,我只期待孩子成績維持在中等就好,總不能為了成績而丟了快樂。」
學風不同──競爭心態高於團隊合作
至於課堂中穿插的以黨國為主的意識形態也讓孩子矛盾,濟弱扶傾,包容善良和黨國有什麼關係?希望作文得高分的張靜婷曾經困惑不已的問媽媽:「我是不是必須寫一些很噁心的話才能得高分?」台灣早已擺脫八股作文,而大陸的作文還在歌功頌德。
大陸一胎化的孩子們比較自我,不太為別人著想,加上成績競爭激烈,營私的心態較重,在人際關係上和台灣孩子重視團體的想法也有出入。
王小莉從美國回來念上海的重點初中,由於英文好,天資聰穎,很快成為班上的前三名,課業不是問題,問題卻出在她跟媽媽要求補英文,「英文可是你的強項啊。」王太太說。小莉的理由是:「因為大家都在補,我也要補。」她希望跟班上同學同步學習,王太太只好答應她。下課回家卻看她愁眉苦臉,一問之下才知道,沒有同學願意告訴她去哪家補習班好,她說:「我不喜歡這樣的環境,大家都好自私好會勾心鬥角。」
這幾年大陸教育一直強調減壓開放,學習寬容良善,但是教育和社會風氣並非朝夕就能看出成效,這些都是台商帶子女來到大陸必須先有的心理準備。
也有愈來愈多的父母願意用更開放的心胸來面對教育觀念上的落差,並且引導孩子正面思考問題。
玉華隨丈夫來到上海不到一年,因為經濟小康,兒子依照上海教育委員會根據居住地址分發,進入重點的上海育才中學初中念一年級,這所公立學校學費才八百多元,兒子入學考,數學二十分,英文跟語文不及格,她跟學校要求不降級:「孩子才剛到上海,希望學校能給他機會跟上,我相信上海教學品質和教育水準,一定能夠讓孩子的成績進步。」這番誠懇動聽的話,讓學校同意不必降級。
念了半個學期,玉華承認,數學老師教法靈活,第二次考試兒子就考八十五分,英文跟得也快,語文因為簡體字的關係,仍然在及格邊緣,玉華豁達的說:「我覺得ok啊,學校作風挺開明靈活的,學校第八堂是選修時間,還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課去上。」
兒子和同學之間也常打電話,相處得不錯。玉華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遇到衝突吵架的時候要教育孩子,這是異鄉,別人不好可以去跟老師報告,但不是意氣用事,很多事情不要主動挑起事端。她說:「既然來了,痛苦過也是一天,快樂過也是一天,做父母有責任帶著孩子一起成長。」
隨著西進的腳步愈來愈快,為了教育問題還在猶豫不決的隔海家庭,得先評量快樂的定義,金錢和快樂是否必須畫上等號,如果不是,那麼就必須學習適應,不花錢也能得到快樂的新大陸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