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盛世時平均每二七○名百姓供養一個公務員,而今天的中國,平均每七十六名百姓就得供應一個公務員。
所謂「中國特色」,就是那些自己人個個懂,但外人永遠也弄不懂的東西。
外人要了解中國特色,一般需要在中國住滿十年;七年就能了解中國特色的人,肯定是位高智商人士。
九○年代某一年,在報上看到一條大標題,把我嚇了一跳,「人車會話」。當時,大陸的汽車工業還沒有起來,我想難道有哪個單位發明了駕駛人用語音控制汽車?
人、車、會、話吃掉國力
一看內容,原來是一篇批判的文章,批評政府官員的四大開支吃掉了國力。這四大開支就是:人——人事浮濫;車——每個領導都要買好車;會——全國公家單位都藉著開會名義公款旅遊;話——公款購手機、付話費。
人、車、會、話可以吃掉國力?有那麼厲害嗎?二○○二年媒體界曾炒過一個話題:學者經研究後得到一個結論,清朝盛世時平均每二七○名百姓供養一個公務員,而今天,平均每七十六名百姓供應一個公務員。
以十三億人口計算,那就是一七○○百萬名公職人員。事實上,狀況還遠不止於此。二○○四年五月,中央開始動手清理各式各樣「挂靠」在政府單位周圍的「准單位」,如公會、協會、社團等「民間單位」,因為這類單位中的許多已成為不事生產的浮濫收費地盤。
○四年六月,占據主流媒體最大篇幅的一個新聞就是「審計風暴」。素以鐵面無私著稱的審計署署長李金華在人大常委會上公布了本年度的審計黑名單,媒體一致稱為「怵目驚心」,從長江大堤工程財務弊端到中國銀行資金流向,到廣東吳川市教育局平均每人每年吃喝公款三萬元等數十項違規犯法案例。
永遠算不準的政府預算
政府體系的經濟成本究竟有多大?一份報告指出,○三年中國政府的總體人事、費用支出是一兆人民幣,而當年的國民總產值是十兆人民幣。這項計算,想來只記錄了有帳可循的部分,而無帳可循的部分有多少,就沒有人知道了。
當前中國政府正努力於政務改革,縮減公職編制,想來也意識到了,再不行動,經濟真會被政府體制吃垮。政界如此,企業界呢?
所有剛到中國的人,都會遇上一個奇異的場面。在餐館吃完飯,若開口要發票,有時服務員會問你:「開多少?」在北京坐計程車時,倘若和司機談得投機,他會哥兒們地把前人未取的發票都塞給你:「拿去報帳吧!」
這種「中國特色」的成本,正在以各式各樣明顯的、隱微的形式發生在所有的組織中。
會算的,會把這種成本計入總體預算中。不會算的,將會發現預算永遠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