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近三億的人口中,約有三十萬從事保險業務;但僅有兩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保險從業人員居然也高達三十二萬人;台灣保險精英不堪待在擁擠的小池塘裡,在紛紛西進之際,卻面臨了更大的危機,將近半數在中國慘遭被掏空的命運。
中國保險業近年在開放外資的刺激下,進行內部大幅改革,正好鄰近台灣的保險業已發展了二、三十年,早邁入成熟穩定期,因此向台灣借將挖角,成為保險業這幾年最熱門的話題。中國壽險業的巨鱷--平安人壽保險還因此一連推出了十期的「 龍騰(逐鹿)計畫」 ,以一期五十位名額,計畫性的從台灣引進資深專業人才,不過諷刺的是,能夠「 龍騰五嶽、逐鹿中原」 的台籍精英卻寥寥可數,絕大部分的下場都是鎩羽而歸。
兔死狗烹/再上層樓難於登青天
參與龍騰計畫第七期的杜姊,在台灣有十多年的保險資歷,她被分發到素有「中國猶太區」之稱的浙江溫州開發市場,雖然兩年間業績一路長紅,但處處受到上級領導的掣肘,生活經歷就像是一場惡夢,「我還算幸運的,據說同期被調往浙江金華、東陽的同學,天天被同事告密,連衣服稍微穿得露一點,也會遭到非議。」
「台籍保險經理人經常遇到一種情況,就是自台灣休假返回工作崗位後,發現電腦資料凌亂不堪,顯然遭到侵入審查過。」杜姊形容在大陸工作,「對外打仗,對內也要打仗」,台籍保險精英的處境,頗似槍林彈雨中匍伏前進的感覺。
「中國平安保險把台灣壽險人才的位置放錯了!」和杜姊同期的吳承律也是台灣保險業界的老手,吳承律早期在新光、南山人壽服務,經驗相當豐富。「大陸保險業的主管層級,自上而下依序是總經理、省經理、支經理、區經理、部經理;而來自台灣的精英都被放在最底層的部經理,目的就是要我們拓展市場,傳授銷售保單、組織團隊的技巧。」吳承律感嘆的說,打仗時,資淺的大陸主管不給資源就罷了,還一直提防台灣同事,怕搶了他們的位置,所以整個架構是在矛盾中運作的。
雖然平安保險內部高層推說,龍騰計畫不夠成功的因素,是某些招募來的台幹並非想像中專業,但吳承律認為,光這批五百多名台籍保險專才的投入奮鬥,就足讓中國保險業有十年的跳升,「只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台幹要認清現實,能夠存活下來是相當艱辛的。」吳承律和杜佳知均在合約未滿便提前返台,他們都慶幸自己抉擇得早,所以返台後趕緊卡位,仍有發揮空間,「很多同學現在中國大陸進退失據,苦於有家難回。」
台灣壽險業是一個高密度的行業,從業人員高達三十二萬人,安泰人壽資深處經理劉約崙說,其實兩萬人就足夠了,也難怪這麼多的保險精英紛紛西進,「很多三十歲不到就擔任處經理職務的年輕人,在台灣已經找不到戰場,西進是唯一實現夢想的地方。」很多赴大陸工作的同業和劉約崙解釋的理由都是,「大陸隨便一個都市就有百萬人口,潛力無窮,所帶領部屬更是數以百計,陣仗驚人,絕非台灣的小貓三兩隻而已。」
進退失據/市場雖大好看不好吃
不過,保險業西進很難回頭卻是不爭事實,「你一走,別人就卡上來了,台灣保險業的特色就是人多。」在忠孝東路負責一個營業處的劉約崙,數年之間見到太多失敗個案,「據說西進的兩千多名台籍精英中,三分之一專業已被掏空返台、三分之一遭到內部調整職務,只剩三分之一還在打拚。」照此估算一下,可說有一半多的保險精英在大陸職場上並不如意。
雖然前輩的教訓歷歷在目,但前仆後繼的台灣保險精英仍向潮流般湧進中國大陸,因為每個人都認為「中國的市場太大了」,而這句話也害死不少人,因為大家似乎都忘了「看得到,不見得吃得到」這句話。一位剛返台還正在謀職的保險業林姓經理,就遇到很誇張的一種狀況,即不斷地被調換戰場,「剛打下一個據點,就被要求轉到下一處繼續進攻,起初覺得很光榮,後來想想真的太笨了,因為打天下的人,永遠坐不了天下。」
類似情況並非只在中高層的台籍保險精英才會遇到,負責太平洋安泰人壽在中國打天下的總經理張全福,在業界也是號頂頂有名的人物,才打下大陸的整片市場,就被調回台灣總部任職資深副總經理,雖對外宣稱是內部輪調制度,但總是讓同業感到不勝唏噓。
來回不定是心酸台幹拚搏兩岸職場的寫照,「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上京城」,有人在大陸機場懊惱的等待返台,有人卻滿臉喜悅的迎向中國大都市。今年初,中國平安保險公司高薪挖角了前英國保誠集團大中華區執行總裁的梁家駒,擔任企業董事長兼CEO(執行長)一職,成為保險業界今年排名第一的話題。平安的董事會對於梁家駒的加入充滿信心,認為可將平安帶往國際化發展,似乎已經完全忘了之前才消耗掉三百多名龍騰精英的偉大計畫。
傍晚五點,夕陽映射在上海浦東金茂凱悅大樓,整個東側樓面被照耀得如同上了一層金色粉彩,端坐於辦公桌前,埋頭批公文的中宏人壽總經理林重文對於身後的落日美景,卻無暇多顧。屬於加拿大資金的中宏人壽保險集團在國際上頗富盛名,而林重文也稱得上是台灣保險業的大老級前輩。
面對事實/提升專業拚高階主管
「在台灣很會賣保險的業務員,通常英文都不怎麼樣。」林重文低沉的語調,不徐不緩的說話速度,卻帶著一股震撼力,他一語道破台灣保險業西進的問題癥結,「很多台幹從中資轉到外資企業工作,表現都不錯,但唯獨語言能力太差。」面對上海這個國際性市場,林重文認為保險精英想要拚搏中國,先把語文基礎打好。
「如果語文好,就能留下一條通外資企業的機會。」林重文建議想要西進中資企業的保險精英,最好能待在企業的內勤編制中,擔負營銷管理的工作,同時兼代業務處業務,而不只是專責業務開發,「這樣還有三年的時間可以活」。由於大陸的中層幹部已經逐步躥起,目前真正缺的是高階管理的專業人才,因此林重文認為最好的方法應該是,「跨往精算、保單行政、財務管理、投資規畫等領域,才能保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每年都返台覓才的林重文,至今已經有七八位所帶領的幹部,分別在一級省市區域獨當一面,「西進來從事保險的人實力要夠,才能與大環境一同成長。」林重文不諱言,同級的大陸區總經理每月只有兩萬多人民幣薪水,台灣人當個顧問都能拿八萬人民幣,難怪大陸人都卯力向台灣人學本事,最後,再有志一同的把台灣人幹掉。
雖然已經有數十年的豐富保險業界經驗,甫抵達上海擔任中國區總經理的林重文,一樣不敢掉以輕心,「上班第一天,第一件事就訂了兩份當地報紙、兩份本土雜誌,還頻頻問秘書,大陸人最愛看、最暢銷的是哪幾本?」林重文說,「壽險這一行,在中國大陸想要一直跑在別人前面,確實是一項很嚴厲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