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勢如破竹之勢打敗伊拉克之後,對中國而言,將成短多長空格局;不但美國獨霸之勢已成,中共在國際發言權會受到制約,連吸金大夢也將隨之破碎。
美國自準備對伊拉克用兵開始,中國即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表面說的都是冠冕堂皇的話,但骨子裡卻有兩個老大不願:一是不願美國成為超級強權,二是不願美國成為石油的主宰。因此,戰爭開打,中共就一路唱衰美國。中共當然知道以美國的實力一定會贏,但只要美國此戰付出沉重代價,陷入另一場越戰式的人民戰爭泥淖,對中國來說,就是另一個機遇。
大陸不少戰略專家即曾在各種媒體上毫不諱言的表達了上述觀點。而軍事專家也認為美國這次鐵定是踢到鐵板,死傷將超過一萬人以上。沒想到美國卻打得超乎想像的順利,僅用了二十餘天,就擺平了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伊拉克,使中共極不想見到的兩個「不願」都成為事實。
雖然說,對伊問題上中共不是反美的主角,美國不至於對中共還以顏色;反過來,中國還會因油價回跌而受惠,甚至撈到一些重建的油水。但中共當局卻心知肚明,美國的大勝,不管會不會把矛頭指向中國,對中國而言,都是短多長空,弊多於利。這包括:
第一、中共在世界發言分量減輕,對台的強勢也將受到制約。
美國在不理會聯合國和法、德、俄、中的聯合杯葛下出兵,以其「超強」的實力,否定了中共一再強調的「多極論」。讓中共清楚地了解到,美國這樣做,等於是向世界宣告它才是真正的老大。而這個老大,既可以在沒有法源和輿論的支持下「侵略」伊拉克,當然更可以在有「台灣關係法」的依據下,必要時對台灣伸出「黑手」,「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
這中間不一定需要理由,但一定需要實力,中國要達到這一實力,至少也得幾十年以後。換句話說,通過這場戰爭,讓中共看到了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難處。中共既沒有能力把美國「打個稀巴爛」,又沒有實力和美國搞軍備競賽,剩下的,當然只有調整對台的強硬態勢。
不過,這些話中共絕不會公開承認,是屬於只能做不能說,打落門牙往肚裡吞的那一種。
第二、中國的吸金大夢也將隨之破碎。
中國近十年的快速崛起,一般認為不脫三大因素:一是政策正確,政治穩定。二是大賣國有資產,將固定資產盤活。三是外資的投入,成為源頭活水。
尤其是外資對中國的貢獻是立即且顯著的。到目前為止,外資對中國的總投入為五千六百多億美元,由於這些投入主要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因而產生的乘數效應是驚人的。今日大陸的出口,超過六○%來自於外資和合資。大陸的稅收,也有四成來自於外資和合資。中國的中產階級,更有半數和外資有關。而中國的城市就業人數,外資也至少占了三成。
近年世界經濟不景氣,各國都出現衰退和趨緩,唯獨中國仍保持七%、八%的增長,其主要原因之一,即是外資大量移入,為中國帶進了源頭活水。以去年為例,外資投入中國五百二十七億美元,為世界直接投入生產事業國家的第一名,今年中國第一季就出現了九.九%的增長,也是世界第一名。外資對中國經濟的拉動由此可見一斑。
五千多億美元外資對中國貢獻已然如此,如果能把世界上二兆六千多億美元游資進一步引入中國則更可宏圖大展。這些游資滯留美國最多,「九一一事件」雖然跑了一些,仍不算太多。照中共的想法,如果美國這次對伊用兵不利,陷入另一場越戰,且激發世界回教徒的同仇敵愾,演變成宗教戰爭,美國的赤字勢將直線上升,美元就必然大幅貶值,屆時,世界游資就會逃出避險。
這些資金會流向何方?中國官方始終相信,中國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最後一塊待開發的大市場。既是經濟增長的國家,又有穩定壓倒一切的既定國策,只要保持改革開放的路線不變,必將是世界游資最佳的去處。
然而,這一美夢隨著美國的一舉攻克伊拉克而告吹,美元不但沒有大貶還微幅升值。重建後的伊拉克政府也必然是親美政府。伊拉克地廣人稀,又有兩河流域地理優勢,加上制裁解除,重建必遠勝海珊政府,贏回民心不難。再加上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幾乎控制大部分石油資源,國力更將再上一層樓,游資有利可圖,當然就不會流往半封閉的中國。
第三、吸金夢醒,亞元的大夢也必將滯後。
亞元的提出是隨著中國經濟強盛後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思惟。大陸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之所以強大,很大的因素是「美國在花全世界的錢」。他們指出,美元作為世界的通用貨幣,最早是和黃金儲備掛鉤,所以稱為美金。其後,因過度發行,用於儲油、越戰、赤字預算,使美金貶值,已偏離了金本位而變成了美元。儘管如此,美國本身的經濟不曾受到影響,反而愈來愈強,原因就是利用貨幣優勢轉嫁到全世界去了。
歐洲不甘願被轉嫁,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奮鬥,終於以共同市場發行了歐元,不讓美國獨占鰲頭。中國現在強大了,人民幣已在亞洲部分地區流通,下一步的目標是整合大中華經濟圈,然後隨著中國進一步地發展和貨幣的自由(目前僅經常帳),以及大陸中華經濟圈的成形,在人民幣相對基數龐大情況下,就可以成為亞洲的流通貨幣,進一步再發展為亞洲共同市場的代表幣──亞元。如若亞元得以發行,台灣就無可避免的成為亞元一分子。如此,不但台灣問題可以藉經濟手段化解,美、歐、亞三分天下後,作為亞洲的龍頭,中共更可以和美國分庭抗禮了。
當然,中共也看到整合亞洲共同市場的困難度,朱鎔基稍早努力穿梭於東協,撮合東北亞論壇,就是著眼於亞洲共同市場。但這樣還不夠,還要有世界性的動亂來作推手,「九一一」給了中共一次機遇,這次中共原預想是一次更大的機會。但人算不如天算,美國勢如破竹的兵敗伊拉克,掌握了世界第二大油庫,保證了美元的強勢地位不變,照此發展,如果沒有意外,可以預見,十年之內,只怕中共的亞元大夢,仍只能飄在「半夢半醒之間」。
第四、石油命脈被控,制約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但石油資源卻僅占世界總量的三%。由於中國工業以前不發達,用油量很小,所以一個「大慶油田」、一個「勝利油田」就足以讓它驕傲四十年。此後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成長,已無法自給自足,於一九九三年開始進口,到目前,中國進口石油占其用油量的三○%以上,專家估計,到二○一○年時,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將達到五○%以上,二○二○年時將超過八四%。
二○○○年,是中國進口石油最多的一年,總額達七○二七萬噸,比一九九五年增長了三一○%,此後兩年分別是六○二七萬噸和六九四一萬噸,成為僅次於美國、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而進口的來源,有半數以上來自於中東地區。
資源的匱乏和對進口的依賴,這在許多國家都早已存在,譬如日本和亞洲四小龍都是如此,但這些發展中國家有一大優勢即全是臨海,腹地縱深不大,運輸成本相對便宜。即使如此,這些國家仍處心積慮地力求轉形,轉為耗油低的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
而中國則剛好相反,不但地大,內陸運輸成本高,同時還在不斷地接收發展中國家汰換的高耗能傳統產業,這一行為,本身即存在高風險。何況油源又集中在某個地區,等於是把自己的原動力,交在別人手中。中國反對美國對伊用兵其理即在次此,偏偏如今噩夢極可能成真。
在美國的潛意識裡,中國是美國目前的唯一強敵。不管是「中國威脅論」或「圍堵中國」,其實都是從此一潛意識出發。中國進步愈快,美國感到威脅也與日俱增。從美國的實際出發,要與中國打仗很不現實,中國也肯定不會如伊拉克那麼不堪一擊。因此,最佳的方法就是圍堵,軍事上的圍堵太過張揚,外交上的圍堵又太過艱困,目前最佳的選擇當然是經濟手段,既然石油成了中國發現經濟的原動力,美國又豈會錯過這個本小而利厚的機會。
美國去年對阿富汗的用兵,今年對伊拉克的用兵,表面上的理由雖然是反恐,剷除恐怖陣營的老巢,骨子裡其實是對中國的圍堵。中國想要從西邊埋油管通到中東,阿富汗是必經之路,美國就打下阿富汗,建立親美政權。中國向伊拉克示好,賣武器、賣物品,想從該國得到穩定的油源,美國就打下伊拉克,再建立一個親美政權,看你中國還有什麼戲唱。
中國有句話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人可能不會背這句成語,但做出來的事,卻正是如此。
或許外行人看門道,不了然其中的奧祕,但中國有那麼多的社科院,養了那麼多「智囊」,又豈能看不懂?只是實力不如人,玩不過美國,除了繼續「臥薪嘗膽」,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