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二日中午,在澎湖馬公復興航空機師休息室內,兩位機師正吃著便當,看著報紙上斗大的兩岸直航新聞標題,兩人對看了一下,冷笑著說,「哪可能?」其中一位機師笑著說,「接下來,一定有國內航空公司開始籌備直航的事務,機師將開始模擬訓練飛航上海機場的新聞……新聞連續劇又要開始了。」
台北上海包機還是子虛烏有
據悉,遠東航空確實曾對大陸機場、塔台的術語作模擬訓練,訓練的機場是福建的福州機場,這樣的舉動絕不是為三通做準備,而是防範飛機被劫所做的加強安全措施。因此在國內機師界,談到三通新聞,大家都只當作笑話一則而已。
三通話題在中共副總理錢其琛提出是「兩岸航線」議題後,報章媒體順著熱潮刊出陸委會已經規畫台北上海包機航線,最快將在明年春節開航,以專機接送在滬台商回國返鄉,並以此作為兩岸正式通航前奏的訊息。陸委會主委蔡英文眼看這樣的報導,感到非常訝異,特別要求副主委陳明通發布新聞稿澄清。
陸委會表示,有關三通的規畫目前尚未完成技術評估,陸委會目前仍正會同交通部等主管機關,就兩岸直航積極進行評估及規畫,預定將在今年十一月底完成技術面的評估規畫報告。陸委會重申,兩岸通航關鍵在協商,希望中共採取具體步驟,積極促成兩岸協商恢復,我方未來會配合兩岸條例的修正過程,凝聚各界共識,並適時啟動兩岸直航談判。
儘管直航談判混沌不明,陸委會所抱持的原則還是十年前「先海後空,先貨後人」的基本原則,不過是否會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採包機方式突破這樣做法,許多期盼直航已久的台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
黃金假期返台是台商的噩夢
上海台協祕書長謝力君強調,根據上海台辦的統計,目前長住在上海的台灣人有一萬五千人,所謂「長住」指的是固定居住三個月以上,領有「長住證」的台灣人,至於往來於上海市的台灣人,約有二十萬,往來於上海和其周邊地區,也就是包括昆山、蘇州等「大上海」地區的台灣人,約有三、四十萬;總體而言,大上海地區的台商人數不斷增加,長期往返兩岸間的台灣人次,更是逐年攀升。
近幾年來,只要一碰到黃金假期,尤其是「五一」、「十一」、農曆春節,機位一位難求,最遲得在一個月前訂機位才訂得到,但多數台商或台籍幹部大都在春節前兩星期才能確定返台時間,往往錯失返鄉時間。像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他到大陸十年,卻有七次在上海過年,因為諸事纏身,臨時訂返台的機位都訂不到,乾脆就不回台灣了。就他所知,很多台商和台幹根本無法在除夕夜回台灣,拖到初一、初二才回台的比比皆是,要搶到一張機票殊為不易,讓這些有心返台的台商噩夢連連。
謝力君強調,去年上海台協為解決台商返鄉過年一票難求的現象,特別協調兩岸航運界,增加聯運航班輸運台灣返鄉人潮,「上海航空」與「復興航空」由上海飛澳門再轉運至台灣的方案,在雙方合作條件符合經濟效益情況下達成增班協議,多少紓解機位不足的現象,如果能採用包機直航的返鄉方式,他們更是樂觀其成。
他們估計,依據目前兩岸往來情形,每年有三百多萬人次往來大陸,每天三、四十個航班由香港轉機到上海等大陸城市,如果改成直航,不包括等待的時間,將至少帶來四百億元台幣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兩岸直航對台商確實有必要性,但牽扯政治問題,謝力君說,在大陸談起政治,總會變得敏感,「不談政治,只談經濟」是上海台協協會的宗旨,「在商言商,談政治是不踏實的,政治一談下去就不得了」。他強調,兩岸直航是政治問題,據他們估計,想在今年底明年初談出結果,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一位在大陸工作十年的台商強調,兩岸直航的議題,最後決定權一定在江澤民,中共十六大開會在即,領導班子尚未確定,中共副總理錢其琛現在的談話只是放風聲,當個風向球,要進入實質談判的時間還早,大家對兩岸直航的期待,別跟著新聞熱潮走,那很不切實際。
領導人隔海放風向球試探──雙方缺乏交集
儘管兩岸直航的商機對不景氣的航空業者是一劑強心針,不過碰到政治議題,仍然無解。華航董事長李雲寧強調,華航會配合政府政策。遠航公關經理曹冰瑩則強調,該公司確實看好兩岸直航的商機,只不過在政策不明確的狀態下,先前的評估與模擬都只是紙上談兵,如果要以包機的方式進行試航,依據過去國際上包機的流程,航空公司作業時間不到一個月就可以完成,因此只要政策開放,包機往返台灣及上海間絕不是問題。
航空業者表示,兩岸三通問題,不只是台灣、大陸的問題而已,其中還有美國的因素,因為美國航空業不景氣,對亞洲的黃金路線的商機也非常有興趣,航空業向美國政府施壓,遊說台灣與中共政府,希望能夠把美國的航空公司也納入兩岸航線經營,以「可以延長國內航線」的理由說服中共,並且願意對等開放內陸航線營運權給大陸,讓大陸的航空公司也飛美國內陸線,不過中共很難接受外國介入兩岸航線成為「國際航線」,致使雙方的交涉過程只不過是領導人隔海放風向球試探,並沒有交集。
目前國內媒體對三通議題呈現兩極反應,贊成者強調如果無法三通,台灣就失去競爭力,台灣經濟不景氣,都是出在三通問題。反對者認為,三通加速台灣資金流失,經濟會更差,香港的不景氣就是回歸大陸,兩地直接三通後,資金流失的最好例子。無論抱持哪種看法,顯然都是依據各自的意識形態解釋問題。
儘管三通問題無法由台灣單方操作,因此扁政府也提出簽訂美台自由貿易協定(FTA )的構想,為紓解三通所造成的經濟壓力做準備,甚至設法解套。四月十一日,陳水扁總統在會見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阿爾唐納斯時說:「為避免中國大陸的磁吸作用,台美日三方有必要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才能確保彼此的共同利益」。因而美台日間是否建立起自由貿易區,以減低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轉移工商界的投資重點,釜底抽薪地解決三通的壓力,也同樣會成為影響三通進程的一個因素。
兩岸三通議題──牽扯台美中三方戰略部署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唐耐心在《華盛頓季刊》撰文指出,兩岸經濟逐漸融為一體,雙方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將大為降低,甚至可能實現某種程度上的統一,如果美國坐視不管,台灣早晚會被中國大陸併吞掉。唐耐心這樣的言論已經產生影響,因此才有美國西北區四大商會支持台美簽署 FTA 的連鎖效應。
其實兩岸三通議題,牽扯台美中三方關係的戰略部署。如果僅止於單純地以經濟角度來看三通,可能會陷入以管窺天,樂觀的錯誤評估,可能增加自己投資成本,而導致投資損失,這點台商務必得謹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