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以為曾在海外待過、然後回歸中國的人,都能被列為「海歸派」。在中國,尤其是精明的上海,要成為「海歸派」得通過這個公式的驗證:海外高學歷文憑+數年在大公司工作的經驗=黃金身價。
然而,就在同樣的五年間,中國社會對「海歸派」的評價卻和電腦等資訊產品的價格一樣,下跌得又快又兇,甚至還鄙夷地將他們改稱為「海龜」。最近,這鄙夷的力量已大到部分創業家不敢聲稱自己是「海歸」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原本高貴的「海歸」變成了諷刺與敵視交加的「海龜」?主要關鍵有二。
一是「海歸」人口快速增加,尤其在美國發生網路泡沫破滅、九一一事件等危機,在中國則出現經濟高成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等商機下,吸引了大批在矽谷等各地的華人回流中國,「海歸派」不再稀有,光環自然褪色。
第二點則是,難以融合的文化背景。按理「海歸派」與本地中國人是「同根生」,應該很容易就能打成一片。但問題是,政府與企業在給與「海歸派」高薪與高規格待遇的同時,也拉高了「海歸派」的身段。儘管「海歸」們在國外受高等教育、擁有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熟悉國際商業與市場規則,加上他們那一套自信滿滿、直行不拐彎、凡事講規則的行事風格,不但沒替「海歸」的人緣加分,反而與本地中國人之間製造了對立與隔閡。
更糟糕的是,在中國的達康( dotcom )熱浪中,擔任網路公司創辦人或高階管理人的「海歸派」可是主要推手,但當風潮退去,人們卻也對「海歸」們留下了「光說大話,不幹實事」、「洋墨水寫不出中國字」的負面印象。如今負面印象深化為刻板印象,可苦了後來的「海歸派」。
首當其衝的苦果就是薪水下滑。據中新社、揚子晚報等媒體的訪查,現在回中國就業的「海歸」薪水只能拿到以前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其次則是「高位」不再,原本「虛位以待」的經營管理席,現在多半給了既有海外工作資歷,又有與國內合資企業合作經驗的人,少了經驗的「海歸」們,就只能把頭低下來或是接受中層主管的位階,或是趕緊到合資企業實習補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