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極負盛名的新吉士餐廳有兩家分店,一家在桃江路,另一家在新天地。有人把新吉士譽為第六代上海菜的代表,菜的質精不說,傳統的菜色也加進一些新的味道,頗受歡迎。我試過接近傍晚才訂位,新天地那家一定早已滿座。
但是這幢樓卻爭議大起。這個月《南方週末》採訪屋子的何姓老主人,表示當初是因為房子規畫要拆遷,屋主才不得已讓出房子。但等到他們搬了出去,事隔一年,才發現房子根本沒拆,而搖身一變為夜夜滿座的高級餐廳。新吉士餐廳向新天地租用的這幢樓,地址是黃陂南路三三○號,剛好位在「新天地一號」私人俱樂部的對面,每年的租金大約在四、五十萬元人民幣。
何姓前屋主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他們向媒體質疑新天地運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屋子的產權。如果是為了商業的發展,新天地大可與他們商量,用合理的價錢來購買或租用,但是在拆遷的名義下,他們不但不能分享發展的龐大利潤,當時他們還必須付出幾十萬元人民幣,以住進上海市邊緣的新居。
說起來,石庫門並非中國傳統建築形式。是太平天國亂起,外國建商蓋給江浙富有鄉紳作為在上海的避難宅院,後來反成特色。熟稔上海發展的人,可以從這裡講出整套驚心動魄的現代史。不僅新的白領顧客與烹調傳統在此交會,文化與商業、西洋與中國、大都會與鄉村、戰爭與和平的交纏,也在這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我所不知道的是,黃陂南路三三○號樓起並非偶然。蓋樓的何家先祖,年輕時在藥房做事,愛上不該愛的人||大戶人家的女兒,由於階級差異太大,老丈人一怒之下,宣稱除非窮小子有家產,否則休想有嫁妝。一九二三年,窮小子在二十年的努力後,耗盡財產,終於蓋了這幢令人大開眼界的石庫門洋樓,讓老丈人承認這個女婿。因為得來不易,當初為何家立下的祖訓就是:「凡我子孫,此房不典、不賣、不租」。
新天地旁的人工湖樹影搖曳,美麗精緻,發展商瑞安集團在淮海中路後面的發展計畫還沒完沒了,聲望如日中天。相較之下,何家的祖訓實在太微弱了。
每有朋友從台灣來,我一定約他們在這裡碰面,做為他們感受上海的第一站。只是我現在不知道,下一次在黃陂南路三三○號前,我應該說些什麼。還有,我覺得我同時失去了進去吃飯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