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很多外派大陸的外商經理人,都是因為小孩教育銜接的問題,不得不留在大陸繼續工作。」研華公司協理李麗文感觸地說。
人潮跟著錢潮走,當外商與台商隨著投資機會而「出走」,外派到台灣之外的國家工作,變成個人職涯規畫中必然的選擇。 尤其在加入世貿組織( WTO 〉 之後,彼岸中國龐大肥美的市場,引起眾多國際企業覬覦,而這些外商過去在台灣培養的專業經理人,在語文與文化相近的優勢下,自然也成為外派中國開拓市場的第一人選。
然而,這些在台灣歷經許多陣仗的專業經理人們,在外派前進中國時,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來自家庭,尤其是子女的教育問題。由於自己的工作,使得孩子得跟著父母過著移動的人生,因此如何讓子女能夠快速適應並接受這樣的變遷,是許多外派專業經理人最大的課題。
國際學校最沒有銜接問題
今年已經四十好幾的李麗文,是位十足的國際性企業專業經理人,從她的臉上就可以看出對工作的認真與執著,過去十年內,她歷經了網康( 3Com 〉 、智邦與易利信等國際企業的外派工作,一路從台灣、舊金山到香港、上海,都有她工作的足跡。
然而,對國際性行銷業務有著充沛經驗的她,在這十多年外派工作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的寶貝兒子 Morgan 的教育問題。為了不讓 Morgan 的學業有任何中斷,在接任每個外派工作之前,李麗文第一個要搞定的就是,「兒子的下一個學校在哪裡?」
不過,在外商擔任經理人的好處就是,只要被公司選定為外派人才後,公司會補貼外派人員子女的教育經費,因此李麗文在為 Morgan 選擇學校時,就不太受到經費上的限制。和多數外派人員一樣,李麗文通常為 Morgan 選擇的是國際學校。「不管在美國還是中國,國際學校還是我們這些外派人員第一優先的選擇。」李麗文說。
根據所有外商企業的慣例,所有外派經理人很難一直待在一個地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職位輪調。這時候,如果是幫自己的孩子選擇念國際學校,將會讓他們更容易適應下一個新環境。「基本上,美國、香港、上海和台灣,國際學校給我的感覺都很類似,唯一有差別的大概只是課業的負擔吧!」從國一開始就隨著母親從台灣移往舊金山、香港、上海等地生活、念書的 Morgan 比較說。
小孩年紀愈大愈不適合念當地學校
儘管現在 Morgan 和媽媽又「移」回到台灣了, 但因為長久在國際學校受教,Morgan 已不太可能回到台灣體制內的教育, 所以最後選擇在天母美國學校繼續念書。像李麗文這樣的外派經理人其實很多,李麗文的一位朋友,在結束美國總部的工作,帶著家人回台灣,小孩則回到台灣的學校就學。結果原本在美國才藝表現十分優秀的小孩,與台灣學校裡的學生格格不入,而在學習力調整不過來的情況下,最後根本沒機會進入台灣的主流學校念書,使得這位朋友對孩子愧疚不已。
「所以,為什麼有許多外派經理人還會繼續接受外派,就是考量子女教育銜接問題。」李麗文說。
但近來,隨著中國市場的壯大,也有不少外派大陸的外商經理人,開始考慮把小孩送到大陸當地學校就讀,好讓孩子早點融入中國,更重要的是建立長期的人脈關係。「不過,這還是要看小朋友的年紀,如果過了小學,還是選擇國際學校比較適合。」李麗文建議。
因為年紀大一點的小孩在大陸念書,在文化與社會的認同還是比較難以調適,就算是在當地念國際學校,但真正跟大陸當地人接觸,還是有非常大的鴻溝。「不是我不願意融入,而是他們都把我們念國際學校的人當作外人看待。」曾經被大陸人當作異類,因而不太喜歡上海的 Morgan 說。
正因為 Morgan 本身對在大陸念書有疑慮,也讓李麗文奉勸所有想送小孩去大陸念書的外派父母,要先建立小孩對當地的「認同感」。不管小孩年紀多大,在中國念書,如果沒有學習到當地的思考模式與價值觀,根本就無法打入中國的社會,更別談建立關係,「畢竟,中國就是中國,任何不能融入中國的人,還是會被當作外人看待。」李麗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