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進大陸,不再只是台積電、聯電、台塑這種大企業的專利,受到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後,開放基金業的影響, 台灣投信業也前仆後繼地西進探路,尋找合作的機會,期望能在世界最大的華人市場中搶得一席之地。
來來回回做不好事情
「你要去大陸,很好,但要把妻子、小孩一起帶去!」自稱有「戀巢症」的張夢翔, 在聽了 ING 安泰台灣集團總裁潘燊昌的話後,就毅然決然地決定要把全家一起帶到大陸去,因為他知道「來來回回做不好事情」。
張夢翔跟大陸的投信業真的很有緣,早在十年前,張夢翔還任職於光華投信(現改名為荷銀光華投信)期間,就曾經多次到大陸考察基金業務,並與大陸基金公司有許多技術支援,也是台灣人最早到大陸了解基金業務的人。張夢翔還開玩笑地說,「大陸目前的基金管理規則,還是當初我們從旁協助,提供意見的,所以裡面充滿『 台灣味』。」
像張夢翔這樣舉家移民的人投信界還是少數,但前往大陸去探詢商機的人可就相當多了,最積極的要屬怡富投顧董事長宋文琪,六年前就來往於兩岸之間了,常常可以在來往台灣、香港、大陸的飛機上看到她的身影。怡富目前的技術合作對象是大陸數一數二的基金公司||華安,並且已在去年十月發了第一支開放式股票型基金。
荷銀光華投信總經理章嘉玉近半年來也相當積極,往返於大陸與台灣間,日前,也安排了荷銀光華投信的前董事長李湘偉擔任中國區負責人。光華曾是國內最早前進大陸的投信,因前老闆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關係,早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就已經拿到大陸第一張投信辦事處的許可證,但因前年易主給荷銀,這張許可證就被大陸證監會收回了,如今重新開始,荷銀的腳步當然要更積極。
保誠投信總經理曹幼非,在京華投信賣給英商保誠人壽後,在中國區的業務分量日漸加重,當然也是大陸的常客。
宋文琪、章嘉玉、曹幼非、蕭一芳都是兩岸常客
另外,像建弘投信總經理蕭一芳、群益投信總經理陳欽源等人,自然對大陸投信業務有興趣,也都先後到大陸去「考察」過。但礙於大陸開放外資的門檻太高,必須具有一千億美元以上規模的國際級資產管理公司,才能進入,因此台灣沒有一家合乎標準,目前都還是外資的天下。
到底大陸基金市場有多大?有多熱?為什麼台灣投信與外資資產管理公司要如此拚命前往?張夢翔表示,雖然大陸平均國民所得才一千美元,但卻擁有十三億的人口,只要有五%的人口買基金,就有六千五百萬人,大陸的胃納量很大又很深,市場相當可期。
從二○○一年九月,大陸基金公司發行第一支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華安創新基金,募集五十八億元人民幣以來,陸續又在十月募集南方穩健成長基金八十億元人民幣、華夏成長基金五十億元人民幣後,總共有三支開放股票型基金,共一七○億元人民幣,折合台幣七三一億元。
大陸人民買基金可是要排隊的,還要抽取號碼牌。大陸人對於投資的熱中,還有凡事都要搶第一的積極態度,可以從他們買基金的盛況看出來。
大陸從九一年十月發行第一支基金以來,因政治關係曾經停滯四年,九六年又重新開放,截至二○○一年九月為止,已有十四家基金公司、四十七支封閉型基金、三支開放基金,基金戶數約一百多萬人,規模共七九八億元人民幣,約三四三一億元台幣。
相較於去年台灣的冷颼颼,投信每發一支新基金幾乎下限都訂在十億元以下,有時還差點募不滿。而且台灣基金市場發展已有十九年歷史,截至去年十一月止,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才只有一九五七億元,相較於台灣的市場激進飽和,大陸基金市場卻正要開始,成長動能相當可觀,也難怪投信業要對大陸市場趨之若鶩。
給自己五年至十年時間在大陸奮鬥
大陸投信業對台灣來說,是看得到吃不到,但台灣投信卻是國際資產管理集團前進大陸的最佳跳板,除了同文同種外,大陸人跟台灣人比較「對味」,許多規則包括證券、壽險與基金等,幾乎都跟台灣相似。也因此,近幾年來,外資搶進台灣投信業,就是著眼於大陸市場,外資要派往大陸的人,也選擇台灣人。
不過,目前外資到大陸還處於「投資資金」的階段,依據大陸與世界貿易組織的協議,基金將分三個階段以中外合資方式進入,初期開放外資投資三三%、三年後增為四九%、五年後可達五一%,也就是說,五年後,外資才會真正擁有主導權。
雖然如此,張夢翔對於大陸基金市場還是充滿了期待,他經歷過國內投信一股賺一股的光榮時代,如此到大陸開創,就好像回到十年前草創基金市場的台灣,重新開始。四十二歲的他說,「我要給自己五年至十年的時間在大陸奮鬥。」他要到大陸尋回對基金事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