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讓iPod、iPhone、iPad席捲全球;
馬斯克用PayPal、SpaceX、Tesla實踐改變人類世界的夢想;
松下幸之助「以人為本」的企業精神,造就了今日的Panasonic
貝佐斯結合「人文╳科技╳商業」打造了亞馬遜帝國……
當今迅速變化的社會和經濟環境中,「創新」是推動時代進步的關鍵字。
若問足以代表日本的經營者,那當然非松下幸之助莫屬,甚至松下幸之助還享有「經營之神」的美譽,而且在中國也與京瓷的稻盛和夫得到相當程度的尊敬與喜愛。
那麼,松下幸之助可以被稱為企業家嗎?
將SONY創辦人井深大稱為企業家,應該不會有人提出異議才對。
電晶體收音機絕對是足以代表日本的創新,之後日本又陸續推出了特麗霓虹(Trinitron)電視或是家用錄影系統Betamax 這類新商品。
那麼松下幸之助又有哪些成就呢?
他在年輕的時候發明了雙燈泡插座與自行車燈泡,創立了松下電器產業,不過松下電器產業沒多久就被冠上「愛仿冒」的惡名。相較於不斷推出新商品,總是挺身而出,充當白老鼠的SONY而言,松下電器徹底實行所謂的「老二策略」。
不過,若從熊彼得的定義來看,松下幸之助才是偉大的企業家,想必各位讀者已經知道個中理由了。
首先我們知道的是,「發明家」與企業家可說是沒有半點關係。
在家用錄影系統方面,SONY的確率先開發了Betamax這套系統,而松下陣營的日本JVC公司也以VHS這項規格緊追在後,而且在這場家用錄影系統之爭倖存的,是被認為技術相對落後的VHS,得以囊括全世界市場的是松下電器。
所謂的企業家就必須具備這種讓產品「 成為社會實質規格的能力」, 而從0→1的實驗就交給愛當白老鼠的SONY負責就好,至於後續的1→10階段才是PANASONIC展現「企業家」精神的時候。
這份信念源自松下幸之助提出的「水道哲學」。
我們得先將時針轉回一九三二年,松下幸之助在第一次創業紀念典禮提出下列的想法。
「企業家的使命在於克服貧困,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生產物資,讓財富不斷地膨脹。雖然自來水在經過加工之後就必須標價售出,但路人喝了這種加工之後的水,不會提出任何抱怨,因為這些加工之後的水非常大量,而且價格非常便宜。企業家的使命正是不斷地生產物資,讓物資能夠如同自來水一般,源源不絕地提供,如此一來,整個社會才能擺脫貧窮,為每個人帶來幸福,打造如同天堂的世界。這正是我們公司的使命。」
以價廉物美的方式,讓自家公司的商品像是自來水管這種社會基礎建設普及。
這可說是讓商品的價值於社會扎根的終極商品化戰略,這也是松下幸之助的「志向」。
於一九一八年創業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松下電器也已改名為「PANASONIC集團」,但創業者的志向仍然得以代代相傳。
於二○二一年四月就任執行長的楠見雄規就大大描繪了「PANASONIC GREEN IMPACT」(綠色共生)這個願景。
「我們的目標是讓生活與商業達到碳中和。」這種以環保為主軸的理念,完全吻合PANASONIC的企業理念,也讓我們期待下一代的企業家能讓「環保」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
那麼,各位讀者的「志向」又是什麼呢?
馬斯克的志向是「為全人類做出貢獻」
放眼全世界,恐怕再也沒有像伊隆.馬斯克這般適合被稱為企業家的人物了。二○二一年十二月,美國的《時代》(TIME)雜誌將伊隆.馬斯克選為「年度風雲人物」。
「再也沒有像馬斯克這般能夠對地球上的生命或是地球之外的潛在生命造成如此影響的人物。」
「總是帶領整個人類社會挑戰破壞性創新,並為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巨大轉變。」這些都是與伊隆.馬斯克有關的讚美。
馬斯克在創立電子支付PayPal的時候,恐怕大家還不太知道這號人物,但是當他創立特斯拉(Tesla)汽車,一躍成為全世界電動汽車的主力廠商之後便聲名大噪。特斯拉的總市值在二○二一年底曾為豐田汽車的三倍多。
伊隆.馬斯克在創立特斯拉汽車的前一年,也創立了SpaceX。這間企業提出讓人類移居火星的雄心壯志,也是馬斯克特別重視的企業。在連續三次發射火箭失敗之後,這間企業陷入了單手掛在懸崖邊的險境,沒想到第四次火箭發射成功, 也總算實現了讓一般人也能漫遊宇宙的壯舉。如今SpaceX正在開發於行星之間漫遊的超大型火箭。
之後伊隆.馬斯克也接二連三引爆了不少話題,比方說,超高速運輸系統Hyperloop或是讓人腦與電腦連接的Neuralink神經科技公司,甚至還大手筆花了五兆多日圓收購推特(X),引起全世界一片譁然。
到底是什麼一直驅使馬斯克前進呢?
馬斯克曾說,他自幼就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為人生目標,最近他也提出「我的各種想法源自能源問題。能源總有一天會枯竭,我想讓人類擺脫這種危機」的志向。
美國《連線》(WIRED)雜誌曾請教年輕企業家「最尊敬哪一位經營者」這個問題,而他們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馬斯克。
「馬斯克讓我們知道在為了世界做出貢獻的同時,又能創造利潤的方法。」
「伊隆.馬斯克正在彌補上個世代犯下的過錯。」
由此可知,馬斯克想要解決地球問題,甚至是宇宙問題的遠大志向,緊緊抓住了年輕世代的心,而這個志向也潛藏著熊彼得所說的「利他之心」。在距離熊彼得辭世一百多年的現在,熊彼得口中的企業家正在為了全人類拓展未來。
與其害怕失敗,更要害怕不夠認真
松下幸之助留下了無數的名言,下列是幾則與企業家精神有關的名言:「與其害怕失敗,更要害怕不夠認真。」
「所謂的成功就是要不斷努力,直到達成為止;所謂的失敗就是沒有一直努力,直到達成為止。」
同樣地,伊隆.馬斯克也說過下面這些話:
「如果這件事對你來說真的很重要,就全力以赴去做,不要害怕失敗。」
「失敗不過是一次的選擇,如果不曾失敗,你就不會有機會創新。」
這些名言都是要我們勇敢挑戰,不要害怕失敗,也希望我們知道從失敗中學習有多麼重要。話說回來,前述的柳井正也寫過《一勝九敗》這本名著。
企業家精神在矽谷被奉為「Try & Learn」(嘗試與學習)。
在日本,比較常說的是「Try & Error 」, 但如果只會犯錯,卻無法從錯誤學到任何東西的話,就只是不懂反省的人,如果變成「Try & Ein(小孩的哭聲)」(嘗試之後大哭)就是純粹的笑柄。
我在教導日本學生「Try & Learn」的時候,日本學生聽成「Try & Run」, 同學們也瞬間哄堂大笑,因為這是「試了就跑」的意思,也是最糟糕的結局。
矽谷很流行「Fail Fast, Learn Faster」這個概念,意思是「早點失敗,早點學習」。如果審視這個概念,就會發現這是相對論也無法解釋的概念,不過各位讀者應該能了解我想要說什麼才對。
從失敗之中學習與不斷進化。我將這種模式稱為「以學習為優先的經營方式」。對此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拙著《以學習為優先的經營心法內部開始改變呢?》。
誠心希望肩負未來的各位讀者能期許自己成為熊彼得口中的企業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提出遠大的夢想,然後不斷堅持,直到夢想達成為止。其中的行為準則便是「Try & Learn」。如果是這樣,明天應該就能付諸實行了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