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幣升值以及勞力成本增加,使得外包業者在中國的製造成本上漲,而這也使得其他國家,例如墨西哥,更具吸引力。
身為日本汽車供應商高田(Takata)北美部門的採購經理,弗瑞德.席根(FredHeegan)過去經常感受到把製造移往中國的壓力。可是當顧客提到某種較為廉價的中國零件時,席根就會大談品質、物流和工程上的改變所造成的麻煩。「把供應鏈延伸到中國的隱藏成本很可觀。」席根說。他們公司是在美國和墨西哥製造汽車零件。
如今看來,席根還挺有遠見的。有愈來愈多的公司在計算「整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of ownership),以決定要在哪裡生產時,不再像平常一樣,是以勞力與原料成本為考量。這項成本是指跟儲存與延期之類的事有關的理貨費用。在每樣東西上,從臥室家具到電信設備,所謂的中國價格似乎永遠比美國成本低至少四成。
但從這個角度來看,它並沒有這麼低。根據一項新的調查,在某些產業中,中國過去在製造方面的巨大優勢幾乎已經消失。該調查是出自密西根州南菲爾德市的阿利克斯合夥人(AlixPartners)公司,它專門在研究及輔導外包業務。
阿利克斯合夥人調查了五類機械產品,從需要龐大勞力的大型引擎零件到所需勞力極少的小型塑膠元件不等,成本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二○○五年時,阿利克斯合夥人發現,當貨品抵達美國的港口時,中國製的零件平均比美國生產的零件便宜了二二%。可是到○八年年底時,平均價差已縮減到五.五%。而這個差距多半不夠大,所以不值得大費周章地跑到半個地球外去製造。
中國價格優勢逐漸消退
與去墨西哥的成本相比,結果更令人吃驚。三年前,在中國製造物品的總成本比在墨西哥便宜了五%左右,如今在中國製造則貴了二○%以上。而與美國比起來,去墨西哥所省下的錢則從一六%擴增為二五%。幾年前,外包給中國是想當然耳的事。阿利克斯合夥人的常務董事史提芬.毛爾(Stephen T. Maurer)說。情況不再是如此了,他說。
這項劇變的最大因素是幣值波動與勞力成本。從○五年下半年起,人民幣兌美元升值了一一%左右,工資則是一年上漲了七%到八%。還有,為了抑制會造成汙染的產業,北京針對一些重工業產品取消了出口業者的租稅減免。
這表示,中國的製造優勢依然可觀。中國大陸的平均工資是一小時一.二六美元,所以在玩具和服裝之類的勞力密集產品上,它依舊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而像在太陽能模組和汽車等產業上,由於國內的需求強勁以及政府的獎勵條件優渥,中國也正在迅速崛起。
即使價格優勢逐漸消退,但在某些產業中,中國仍是無可匹敵的零件與原料供應地。它依舊是消費電子與個人電腦的製造龍頭。這個產業麻煩的地方在於,現在整個供應鏈都在亞洲。電子製造服務商天弘(Celestica)的北美經理麥可.安德拉迪(Michael Andrade)說。而把這種生態移植到北美要花上好幾年。
而且由於經濟衰退,大部分的美國製造商目前都擱置了重大的遷移行動。無論轉移生產能省下多少錢,在重新安置有效率的現代廠房,以及有經驗的經理人和訓練有素的員工時,所耗費的成本與心力可能都不划算。此外,毛爾說:「你可不希望把一切都移到墨西哥後,就看到人民幣大跌,使中國又便宜了起來。」
再者,對成本的重新評估也遏阻了羊群心理(總是集體行動)。在五到十年前,有許多美國公司就是因為這樣而跑去中國,結果只賺到了蠅頭小利。「有很多從墨西哥移往中國的作業或許都不該移過去。」毛爾說。
墨西哥的語言、地緣優勢
天弘的安德拉迪說,像電信交換機和電腦伺服器這種高階電子產品的生產,正開始回流美洲,使供應能離美國客戶近一點。
精簡庫存的需求日益提高也使中國處於劣勢。貨物平均要花四十五天才能送抵美國。由於經濟衰退使需求變得比較難預測,因此製造商只好把沒賣掉的產品在倉庫裡放得更久。而從空運費到昂貴的貨車費用,在中國應付緊急供給需求的成本勢必比較高。這些因素使高田的席根更加相信,從離最後組裝地比較近的地方購買零件會比較好。他以汽車線束為例,這種成束的絕緣導電體一個可能要賣一美元,而且一次會生產好幾百萬個。
席根說,他或許可以用比墨西哥低一五%的價格向中國購買線束。但假如有一批中國製的線束已經從上海上了船, 此時才變更設計,那公司就必須支付多達六周的運費,並處理廢棄的零件。而且其中還牽涉到時區、語言障礙和交通時間等複雜的情況。說英語的墨西哥供應商則可以在幾小時內就趕來美國的工廠。
(By Pete Engar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