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Libra 許一個跨國數位貨幣的未來
想像一個情境:出國旅遊、跨國貿易,不再需要特地和銀行兌換外匯,不用負擔外幣兌換的高額手續費、也不需要擔心匯率波動風險,這樣的情境是否很美好?
事實上,臉書正緊鑼密鼓籌備中的加密貨幣Libra,作為一個無國界、有機會讓廣大人口使用的貨幣,或許真的能幫助這樣的場景實現;只可惜,它恐怕不會太快發生。
十月十八日,剛剛落幕的G20金融首長會議,傳來兩則重磅消息:「在潛在風險疑慮消除前,不應該對『穩定幣』放行」,以及「我們期待在二○二○年,再做檢視」。
- 穩定幣:指有真實貨幣作為價值擔保的加密貨幣。
G20所稱的穩定幣,無疑是指Libra貨幣,從臉書六月公布計畫白皮書至今,始終未淡出螢光幕;而G20留待明年再議的決定,也讓原本計畫二○二○年發行的Libra顯得處境尷尬。
疑慮未解 各國嚴格檢視穩定幣
對於日前接連有成員退出的Libra協會,可說是雪上加霜;該協會原先共二十八名創始會員,目前剩下二十一名,退出成員包括PayPal、eBay、Visa、Mastercard⋯⋯等等,監管壓力是導致他們紛紛撤離的主因。
目前市面上的加密貨幣上千種,唯獨Libra遭遇各國首長如此嚴陣以待,甚至強硬封殺,原本主流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幣等等,都沒有過這般對待,Libra究竟做錯了什麼?
一三年底,台灣央行發布了一則新聞稿,直白地以「比特幣並非貨幣」為標題,將比特幣定調為商品,內容提及:「比特幣非為社會大眾普遍接受之交易媒介,且其價值不穩定,難以具有記帳單位及價值儲存之功能,不具真正通貨(real currency)特性。」
交易媒介、記帳單位、價值儲存,央行用一行文字,精準帶出構成貨幣的三元素,替比特幣定調。然而,不同於目前仍是加密貨幣之首的比特幣,同樣以這三元素檢視,Libra或許真的具備成為貨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