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將滿九十歲,一生從事製造業、建築業和金融投資,每天上午五點五十九分起床收聽新聞、打高爾夫,你想必覺得,這位老爺爺的人生再傳統不過。
但李嘉誠自己可不這麼認為。他掌理事業理智冷靜,幾次危市中,大膽入場及搶得先機的功力,迄今仍是市場傳奇。已逝的香港《信報》專欄作家曹仁超,有「民間股神」之稱,他曾深入點評過李嘉誠,認為其驚人商業嗅覺以及關鍵時刻的決定,才是長和集團一次次安度市場風浪,財富躍升的主因。
李嘉誠厲害之處在於,他身處舊新時代交疊之中,不但能靠舊經濟賺錢,以地產事業、港口基建等傳統產業累積驚人財富;但同時,他也關注新科技,並且眼光卓越,新經濟的財富,也是囊中物,譬如五分鐘就決定投資臉書,短短五年就取得五○○%投報率,如此與時俱進,九十歲老人扣緊時代脈動的超凡能耐與智慧令人折服。
「舊經濟」起家 趁股災大膽進場 轉進地產致富
舊經濟時代,李嘉誠每在眾人恐慌時,做出冷靜的決策。最明顯的例子是一九七三年,香港股災,恆生指數從一七七四點跌至一五○點,跌幅創世界紀錄,曹仁超當時重押十萬股和記黃埔(以下簡稱和黃),股價慘跌差點破產。
▲點圖放大
面對風聲鶴唳的市場,李嘉誠大膽進場,大幅認購長江實業(以下簡稱長實)發行的新股,承諾三年不向公司領股息,喊話奏功後,他拿著增資資金趁機大幅收購當時廉價的地皮,日後大賺地產財,這也是他第一次靠地產致富。
八二年,香港確定將在九七年回歸中國,英國四大洋行之一的怡和集團決定撤資,此時李嘉誠立刻出手收購怡和旗下、香港唯二的電力公司:香港電燈(以下簡稱港燈),將港燈的舊發電廠遷往離島,空出來土地改建推案,再次靈活運用資金和土地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