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銀行掛牌首日就大漲,除了低股價因素外,購併題材亦是吸引關注的原因。成功從興櫃轉上市,王道銀將迎來轉型的最終章:購併未來獲利金雞母——中華票券。
王道股價從掛牌七元到收盤九.二八元,首日大漲三二.五%,背後關鍵除了低股價、低股價淨值比之外,購併利多題材更引注目。
十年前 標下14萬張股 奪實質主導權
順利從興櫃轉上市,原本就是王道銀行前身、也就是台灣工銀轉型計畫的一部分,王道銀行的下一步,是將獲利金雞母中華票券併入旗下,完成轉型三部曲。
華票去年稅後純益十六.三三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一.二二元,目標達成率一一二.八一%,主因積極拓展票券承銷業務,在市場利率持續低檔下,拉升養券利率,使得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均順利達成目標。
華票穩定的獲利表現,使得購併題材一直是王道銀行最為人期待的成長動能,目前王道銀行持有華票二八.三七%股權,兩家公司也已合作許久,一家是屬於長期授信投資業務,一個則專攻短期信用商品,彼此業務互補性很高。
時間拉回至○七年,行政院國發基金釋出十四萬張中華票券股票,當時已是華票第一大股東的台灣工銀,以每股八.二七元全數標下,持股從二○%拉升至二八.三七%,拿下華票的實質主導權。
十年來 歷經轉型三部曲 步步為營
十年來,台灣工銀將華票併入的計畫未曾停歇,原本台工銀打算以一股換發中華票券一.二四一股,但其間歷經金融海嘯衝擊,台工銀投資雷曼兄弟失利,華票認為應該調降換股比例,提議改為台工銀一股換華票一.二一四股,但台工銀無法接受因而暫緩合併計畫,後來又卡在法令問題,台工銀並非上市公司,且屬於工業銀行的性質,依相關法令規定,不能直接進行合併,這一拖延,時間就不斷延宕下去。
直到一五年,金管會終於點頭同意台灣工銀改制商銀,之後轉上市,再合併華票共三部曲,據王道銀行內部規畫,華票併入王道銀行後將成為銀行兼營的票券部門,這也是王道銀行積極申請上市的主因。
然而華票究竟有何利基優勢,吸引王道銀行娶親?
眾所周知,在貨幣市場,票券公司就像短期資金的媒人,撮合資金供給、需求兩方。
非「卿」莫娶 業務互補、零壞帳是誘因
在過去幾年利率水準不斷走低的情況下,更使發行短票的成本低於短期放款利率很多。發三十天商業本票的利率為○.六五%,加上固定的手續費及保證費,最高的發票成本只要一.五%,相較於目前銀行業的基本放款利率,最低也還要四.七五%,高度的利差使得企業紛紛轉從貨幣市場籌措資金,票券業務儼然是在低利年代的黑馬。
由於王道銀行一向擅長中長期的企業金融業務,華票則提供短期的企業融資服務,可預期的是,兩者合併後,業務有互補的綜效,長遠來說,對華票的成長潛力有加分作用。
對王道銀行來說,華票的「零壞帳」更是一大誘因,加上與華票已磨合五年多,除了將華票辦公室遷進內湖總部,台工銀人馬也早已進駐華票,雙方早已你儂我儂。此外,王道銀行沿襲台灣工銀企金客戶,擅長長期融資業務,投資華票可彌補短期融資工具的不足。
但企業購併向來不是想併就能併成功的。王道銀行去年稅前淨利十八.六億元,若扣除因應轉型商銀的個金投資約五億元的支出,稅前淨利達二十三.五億元,仍較前一年成長一七%。每股淨值為十二.二九元,上市每股承銷價僅七元,但掛牌三日股價重摔,蜜月行情似乎已提早結束;反觀華票股價受利多題材激勵,近期已站上十五元大關。可見,對駱錦明來說,要完成合併的最後一哩路,取得合理的換股比例,股價得先要隨之合理的對應。這麼看來,王道銀行接下來的股價走勢值得關注。
只是,掛牌後正全力以提振銀行業務為優先的王道銀行,要啟動正式合併,可能也是明年的事了。
吳正慶曾任富邦票券董事長,2007年轉戰中華票券,一路當上董座。(圖片/攝影組)
中華票券
成立:1978年
董事長:吳正慶
資本額:134.29億元
近年獲利:
2016年EPS為1.22元;
2015年EPS為1.2元;
2014年EPS為1.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