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老謝開講》台股加深邊緣化危機! 滬港通北水南下 港股資金行情噴發

老謝開講》台股加深邊緣化危機! 滬港通北水南下  港股資金行情噴發

2015-04-16 14:10

港股四月八日上演跳空大漲,單日成交量達二五○○億港幣,創下新高;港股通單日淨額使用爆額,是滬港通創立以來首次;滬深兩市表現也很火爆。這波大行情仍在發燒,中港金融市場勢必深度連動,台股是否將受衝擊?

四月八日,正當「滬港通」(滬港股票互聯互通機制)宣布即將屆滿一周年前夕,在七日午後兩點,一○五億人民幣的每日港股通淨額已被搶光,港股出現跳高開出的大漲走勢,一開盤即跳空大漲四三二.六點,此後步步走高。

下午盤港股更進一步大漲,而且巨量拉升,終場恆生指數大漲九六一.二二點,收在二六二三六.八六點的最高位置,令人驚嘆的是,港股爆出二五○○.三一億港幣的成交量,這是港股罕見的天量,換算新台幣約一兆○一七六億元。

而就在港股大漲這一天,台股同一天成交量只有九一九.八五億元;也就是說,港股的成交量是台股的十一倍。如果也把國企股算上去,四月八日國企股成交五八一.二八億港幣,也有二三二四億元新台幣,港股這一天的大漲讓香港股民大感吃驚,大家在收盤後,逐漸感受到港股「大時代」即將再現。

港股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之後,開啟了大多頭的新時代,眾多游資湧向香港,造成恆生指數年年都大漲,從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之後的最低點八三三一.八七點,大漲到三一九五八.四一點,這是香港股市大多頭的時代。伴隨港股大漲的是紅籌股與國企股,國企指數從○二年的一七四五.九點大漲到二○六○九.一點,之後港股隨著陸股走低陷入調整。

 

滬港通

 

爆量》滬港通北水湧港 A股先發 H股強勢補漲


滬港通實施後,原本大家以為擁有稅負優惠的港股可能一飛沖天,沒想到率先受惠的卻是上海股市,上證指數從去年七月最低的一八四九.六五點,到去年底拉出了五二.八六%的驚人漲幅,深圳股市去年也大漲三○.九三%。

今年深滬股市更是拉出驚人漲幅,今年以來,上證又大幅上揚二四.九%,而有深港通(深圳證交所A股及港股)題材發酵的深圳A股,今年更是一口氣寫下二二八一點新天價,今年以來漲幅高達五四%。

更驚人的是,創業板及中小企業板今年都創下比深滬股市更大的漲幅,創業板本益比平均已達九十倍以上,中小板本益比也高達六十倍以上,沉寂六年的中國股市就像火山爆發一般。

更可怕的是成交量,上海股市在去年十二月創下十一.五○兆人民幣的超級天量,今年三月再出現十一.二九兆人民幣,而去年十二月深滬兩市合計成交十八.○三兆人民幣,今年三月深圳股市成交量爆出九.四九兆人民幣天量,兩市合計約二十.七八兆人民幣,量能再度寫下歷史紀錄。

深圳股市自谷底驚爆一九七%的大漲幅,上證也拉出一一八.四三%的大漲幅,當上海A股指數漲到四○○○點以上的時候,多數中國A股估值已偏高,過去在香港的H股偏多數高於在中國掛牌的A股,但A股大漲後,H股對A股的折價正不斷拉大。

像浙江世寶H股約十五港幣,A股卻漲到三十九人民幣,H股折價超過六○%;山東墨龍H股不到六港幣,但A股卻漲到十四.七九人民幣,H股折價也超過六成;折價五成的H股包括東北電氣、洛陽玻璃、第一拖拉機、洛陽鉬業、儀徵化纖、兗州煤業、天津創業環保等。

過去H股比A股高的,現在情勢倒轉,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石油,過去在香港掛牌的中國石油股價都高於A股,如今A股中國石油漲到十三.二六人民幣,H股的中國石油卻只有九港幣,H股與A股的價差拉大,給了港股補漲的機會。

 

滬港通

 

效應》深港通升溫 中港金融市場加速開放


於是北水湧港,當港股通的額度首度被搶光之際,港股開始出現巨量長紅的大漲勢,四月八日恆生指數大漲九六一.二二點,成交值是二五○○.三一億港幣,國企股也大漲七三三.四七點,成交值高達五八一.二八億港幣,當天最具代表性的個股是港交所大漲二十四港幣,漲幅達一二.二四%,創下二二○港幣的新高價,港交所的大漲代表了港股的好兆頭。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就表示,成交額攀升是好兆頭,意味了港股正朝正確方向邁進,中港兩地金融市場正加速開放,精采好戲才正要開始。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也說:「深港通正在醞釀中,我們期待在上半年見到政策宣布,下半年就可以推出。過去五個月,滬港通營運順暢,提供機會,空間(額度)就會向上調整。」這一席話,代表對深港通的熱切期待。

去年滬港通宣布造成滬股大漲,上海股市從○七年最高的六一二三點跌下來,打底有六年之久,藉著滬港通帶動資金大潮,上海股市不到一年光景,居然大漲一倍多。

今年深港通備受期待,雖然政策尚未明朗,但深圳股市,包括創業板、中小企業板,今年漲幅都十分驚人,加上深圳B股已使用港幣交易,使得這一波從上海股市大漲,牽動深圳股市大漲。這兩市創下驚人漲幅之後,A股偏貴,加上中國證監會允許中國內地基金來港投資,不必再申請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這是港股大漲很重要的催化劑,於是四月八日成了港股非常重大的轉折點。

這一天驚爆二五○○億港幣的巨額成交量,最具代表性的集中在科技股,例如以金山軟件為首的軟件股。金山軟件八日大漲二四.二%,其他的中國軟件單日大漲四○%,金蝶軟件漲一七%,中國擎天軟件漲一八.二%。另一大漲焦點在電信股,像中興通訊大漲二一.八五%,TCL漲一三.八一%,酷派漲一六.二%。

其他大漲的還有聯想、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瑞聲科技;H股折價較大的,如浙江世寶大漲二三.五六%,洛陽鉬業、天津創業環保、第一拖拉機、洛陽玻璃、東北電氣都拉出二○%以上的漲幅,還有受到電子商務壓縮,股價慘遭腰斬的高鑫控股,也拉出二一.三二%的大漲幅。

四月八日港股啟動大行情,次日再度出現驚天巨量大漲,恆生指數盤中一度大漲一六八五.八一點,最高衝到二七九二二.六七點,成交量更爆出驚人的二九一五.二八億港幣;而國企股盤中一度大漲九八三.九點,成交量也爆出七一三.九四億港幣,四月十日港股又見二二一一.四五億港幣巨量,恆指再漲三二八點。

港股連續三天大量,使得當周成交量寫下七六二七.○四億港幣的歷史天量,全周恆生指數大漲一九九六.七五點,國企股也出現一七八一.○四億港幣的大成交量,全周大漲一三二四.四一點。

 

滬港通

▲香港是全球資金唯一投資A股的直接窗口,在A股暴衝下,更顯物美價廉。(圖/法新社)

 

亮點》成交量集中科技股 軟件、電信 領頭大漲


其實港股在四月二日的當周已經有了動意,那一周交易量達五二四七億港幣,這比起平常一周三、四千億港幣成交量,已有顯著加溫的現象,而且那一周有兩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一四○○億港幣,這是港股發展的新里程碑,且恆生指數創下七年新高價。

這大漲的一周,股價表現最搶眼的,包括港交所全周大漲五十三港幣,創下二五○港幣新高價,金山軟件全周大漲六.九港幣,漲幅達二九%,中國軟件漲了四四%,比亞迪電子創了十三.○八港幣的上市以來新天價。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股王騰訊單周大漲十二港幣,盤中最高價一七○.四港幣,收盤是一六一.五港幣,市值是一.五一六五兆港幣,約一九五六億美元;若以最高價計,市值達二○六○億美元,與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已在伯仲之間。

目前阿里巴巴仍陷入淘寶出售假貨的風暴,面臨投資人求償的難題,但是馬化騰的騰訊穩穩向前行,去年全年營收七八九.三二億人民幣,淨利達二三八.一億人民幣,EPS(每股稅後純益)二.五八人民幣,獲利可圈可點,假如港股的資金行情持續下去,騰訊有機會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第一大市值企業。

港股四月八日大漲創多項紀錄,包括當天漲幅逾一○%的個股有二八七檔之多,港股通額度首日用盡,而且香港連三日成交量都超過○七年,最高漲到三一九五七點的二○九八億港幣天量紀錄。若以量先價而行的角度看,成交量攀升,這是港股要締造紀錄好的開始,港股市值逼近三十兆港幣,也是新的里程碑。

市場成交量是很重要的指標,港股去年六月成交量只有一.○二兆港幣,去年十月只有一.三九兆港幣,十二月及今年元月都超過二兆港幣,四月才剛過三分之一,港股成交量已累積九九七七億港幣。後續若量能可維持在高檔,單月成交挑戰三兆港幣並非不可能。

這一波中港股市頻頻引爆大資金行情,深滬股市這一周表現都很火爆,上證單周大漲一七○.三八點,單周成交三.○七兆人民幣,而深圳股市單周大漲六十八.七一二點,成交二.五三兆人民幣,兩市合計五.六兆人民幣,折算新台幣約二十八.四九兆元。

台股去年一年成交二十二兆新台幣,這意味了深滬股市交易一周,超過台股一年成交量。而香港股市一周成交七六二七億港幣,約三.○七四兆新台幣,大約是台股一個半月的成交量,對照台股當周成交三八一○億新台幣,台股真的有邊緣化的危機感與壓力。

這種資金大潮不斷蔓延的現象,除了港股引爆四月八日大攻勢之外,中國深滬股市的B股,也在四月十日這一天出現驚天大行情,上海B股指數大漲二十八.八二點,漲幅高達九.○六%,當天上海B股絕大多數個股都拉到漲停。深圳B股在四月十日也大漲八○.一三點,漲幅也有六.七二%,也就是說,深圳B股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個股都是拉到漲停。

 

滬港通

▲港股獨有、A股從缺的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成資金南下買超主流。(圖/法新社)

 

滬港通

 

隱憂》台股邊緣化 中國拚當老二 吸金力更強


回頭尋找這一輪中港股市大漲的路徑,從中國A股到香港H股,再到深滬B股,代表資金不斷在尋找物美價廉的標的,資金豐沛地正在股市流竄。

中國股市的崛起,背後代表多重意義,這得從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戰略談起,習近平登上總書記大位,第一步是掃除敵對勢力,他與王岐山合作無間,反對他的周永康、令計劃、薄熙來等紛紛中箭落馬,掛冠求去的貪官更不計其數。

「安內」告一段落之後,習近平進一步推出「一帶一路」,到這次主導亞投行,這是中國以基礎建設之名走向世界的關鍵一大步,也代表中國正式奠定在美國以外的老二地位。

股市大漲,一方面是引爆炒房的資金轉向股市,因此讓中國民眾富起來,也給企業籌資更方便的管道,股市周轉率提升,拉高本益比,讓中國企業有更大籌碼在國際上展開購併。可以說,股市大漲給了中國經濟調結構的籌碼,也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

從中國股市大漲,如今資金湧向香港,港股可望出現新一波資金大行情,此時台股卻黯然失色,九○年台股已寫下一二六八二點的歷史新紀錄,且九○年就創了二一六四億新台幣大量,二○○○年台股也創出三一九四億新台幣天量。

但證所稅帶給台股傷害太大,台灣除了很多大企業轉化成外資,很多大戶這兩年出走,有的轉向港股,有的專攻深滬股市,資金一去不復返。台股這幾年深陷低量危機,雖然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以提升台股成交量為己任,但惡質化的稅制不調整,台股恐難見生機,邊緣化壓力也愈來愈大。

 

那麼,究竟該如何用它為資產配置加分呢?郭俊宏指出,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由於風險承受度較高,應以百分之百的股票配置較為適宜;這麼說來,其實不必有「股債配置」的考量。可惜,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有些年輕新手的投資屬性較為保守,面對股市波動時,輕則影響心情、重則輕率殺低,在此之下,用債券ETF降低財富波動,就成了合理選項了。

 

對於這類保守型的年輕新手理財族來說,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建議,「新手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中,可以增添2至3成的債券,作為股市波動時的下行支撐。」

 

他強調,由於這部分的配置完全是為了「讓整體組合降低與股市的連動程度」,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時,必須留意其與股市的相關性,「例如高收債與股市走勢為中度正相關,就沒有辦法達到避險的效用。若希望降低投資組合風險,投資等級債與美國公債會是比較適合的選擇。」

 

目前台股市場可買到明確標榜為投資等級的債券ETF,共有22檔。至於最具避險效果的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也有7檔可選擇。

 

挑對商品、設定好股債的分配比率,並開始執行後,投資人還須定期回頭檢視資產配置的狀況,適時進行「資產再平衡」;也就是說,隨著價格變動,若股債的資產總值脫離原本設定的比率時,就有「再平衡」的調整必要。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高收益債券ETF  中年理財族的資產配置良伴

 

在此部分,郭俊宏以「時間」作為調整投資組合的分界。「一般來說,半年至1年的調整,會是比較好的區間。」張勝原則認為,應以股債比率的動態變化作為訊號,「當各類型資產比率偏離原本設定的5%至10%時,就應及時調整,使投資組合維持穩定的配置。」

 

說到「再平衡」,就得回到債券ETF「透明度高、容易掌握」的優勢了。實務上,往往遇到股市大幅波動,就必須迅速調整投資組合,而債券ETF因能在證券市場上直接交易,且為即時報價,讓投資人對價格變化能有更直觀且即時的了解,也能迅速執行交易,完成資產再平衡的動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投資理財,投資人的本金也會有明顯增長。隨著本金倍增,投資風格也趨向穩健。郭俊宏與張勝原皆表示,「為了使資產不至於有過大波動,中壯年階段的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應增添約達5成的債券配置。」而這樣的資產配置比率遇到極端狀況時,也應隨市場情況調整。

 

郭俊宏指出,「例如3月股市位於低點時,投資人可以趁此逢低加碼,將股債比拉高至7比3。反之,股市位於高點時,也應反向調整,將債券比重拉高至7成,以應對未來股市下行的風險。」

 

相較於年輕族群,雖然此時債券的比率增加,但是距離退休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在保持本金的穩定後,也應該有一些較積極的操作。因此,郭俊宏建議,「挑選含息年化報酬率約2%至7%的債券,將每月領到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股票型基金,就能達到『以債養股』的目標。」換言之,標榜「高收益」的債券ETF,就是此階段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良伴,目前市場上亦有7檔商品可供選擇。

 

投資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  屆退族穩穩滾出養老金

 

打拚半輩子,當退休時日愈來愈近,風險承受度也隨之下降。相對於追求本金的成長,這個階段的投資人更需要的是,在保持本金穩定性的同時,創造每月的現金流供退休所需。郭俊宏表示,「對於屆退族來說,由於本金龐大,投資的績效目標設定,可以設為被動收入達到合理月收的7成,甚至是1至2倍。」而在資產規畫中,百分百的債券配置較能滿足投資人的需求。

 

「此時的投資人,本金大多至少已累積了3百萬至6百萬元以上。一般來說,全債券的投資組合,每月就能有不錯的收益。」若投資人仍想參與股市,他也建議股票比率最多不宜超過兩成,且本身必須對金融市場有一定的認識。

 

在投資標的的部分,郭俊宏認為,應以投資等級債為主,高收債為輔,「透過『以債養債』的方式,將投資等級債的配息收入,再轉投資高收債,不僅本金的穩定性得到一定保障,也能有足夠的收益。」但若是本金較少,希望在退休前「衝一波」的投資人,他表示,「為了達到含息年化報酬率7%以上,可能就須配置5至8成的高收債或新興市場債,才能有較高的殖利率。」

 

張勝原也認為,為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屆退族的資產配置應以債券為主,「以一名70歲的投資人為例,他的資產規畫中,比較適合的配置是7成的低波動資產,例如國庫券或投資等級債,剩下的3成,才能分配給風險較高的高收益債券或新興市場債。」這樣才能在降低本金波動風險的同時,也能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新興市場債ETF是目前各類債券ETF的主流之一,計有22檔可選擇,其中有15檔為中國政府公債相關。

 

了解各年齡層的資產配置比率,再來要注意的就是挑選債券ETF的訣竅。由於現行法規對於ETF設有最低規模標準,若規模太小易被清算,因此,張勝原指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投資人應盡量挑選大型的債券ETF,確保投資標的的穩定性。」以規模來說,他建議挑選規模在30億元以上的標的,「因為這個規模的債券ETF,在投資部位上比較可以完整布局,且經理費率會更低。」

 

掌握3原則  挑對穩配息的債券ETF

 

郭俊宏也提出三個對於債券ETF規模的衡量標準,「目前法規中,ETF若近30日的平均規模不到1億元,就符合下市門檻。另外,債券ETF的交易日均量應大於2百張,且持有該檔ETF的投資人至少要在3百人以上,才會是比較穩定的投資標的。」

 

除了規模外,由於債券ETF是在證券市場上交易,與股票一樣會有流動性問題。對此,郭俊宏建議投資人可從以下三點做挑選,「一般來說,債券ETF的買賣價差不宜超過1元,折溢價也須低於3%,每月平均成交量也要達到1千張以上,才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張勝原則認為,投資人其實不需要過度追求極大的成交量,「因為一般投資人的交易金額通常不大,只要該檔ETF每日成交量達到自己投資部位的10倍或20倍以上,也就足夠。」

 

此外,由於目前市面上的債券ETF多以季配息或年配息為主,若希望每月都能有一筆被動收入,郭俊宏提醒,「投資人在挑選債券ETF時,可以錯開各檔的配息時間,達到分散效果,使獲得配息的時間分攤到每月。」

 

當然,相對於債券ETF,主動式的債券基金仍有「可能超越大盤表現」的優勢,在透過債券ETF熟悉股債配置的門道後,轉進債券型基金為收益創造更多價值,亦是讓財富加速累積的理想途徑。

 

低利時代,「尋求收益」是門夯學問,無論如何,廣泛涉獵金融商品、學習更多理財觀念,才能一步一步打造穩中求勝的投資組合。

 

債券ETF

▲點擊圖片放大

 

最多元、實用的理財觀念,都在2020「台北.金融博覽會」

延伸閱讀
陸港股市4月表現都優於美股,但不能只看月線!謝金河:20年來豐收的反而是台股、美股、印度及日股
陸港股市4月表現都優於美股,但不能只看月線!謝金河:20年來豐收的反而是台股、美股、印度及日股

2024-05-01

「快時尚」節節敗退,港股大跳水!謝金河點名下1檔恐大江東去:潮水退了,沒穿褲的一家一家跑出來
「快時尚」節節敗退,港股大跳水!謝金河點名下1檔恐大江東去:潮水退了,沒穿褲的一家一家跑出來

2024-04-11

香港的慘可能出乎預料!經濟學人評「不再像國際化城市」…謝金河:港股越跌越深,如溫水煮青蛙
香港的慘可能出乎預料!經濟學人評「不再像國際化城市」…謝金河:港股越跌越深,如溫水煮青蛙

2024-02-02

歷經31年,台股、港股再度黃金交叉!指台灣、香港最遠距離「主權」,謝金河:明年大選有關鍵性意義
歷經31年,台股、港股再度黃金交叉!指台灣、香港最遠距離「主權」,謝金河:明年大選有關鍵性意義

2023-11-29

滬港通的巨大威力不容忽視——兩岸三地股市新機遇
滬港通的巨大威力不容忽視——兩岸三地股市新機遇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