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上海商銀目前只能在未上市市場中交易,但掩不住的光芒,仍成為許多投資人首選。不但年年都讓股東賺錢,還能拿到優於同業的現金股利。
投資股市是希望能幫助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夢想,而長期投資一家好公司,更能幫自己帶來數以倍計的獲利。今年五十六歲的王炳惠,原先只是進口貿易商,五年前他花了二七二○ 萬元買了八百張的上海商銀,經過這幾年配股配息、認購現金增資股份,儘管中間還經歷一次讓全球投資人都心驚膽戰的金融風暴,但現在他手上的上海商銀已經有三三一○ 張,以目前股價三十九元計算,市值高達一.二九億元,創下將近四倍的驚人報酬,以下是他的投資見解:
我雖然不是金融業,但因為工作關係也認識一些金融界高層,我發現他們都不買自己家的股票,反而去買有競爭關係、但卻未上市的上海商銀,引發我開始注意這檔股票。研究後發現,這正是我一向最喜歡的現金殖利率六%以上的股票,於是又更深入研究。
資產潛在開發價值驚人
在我仔細評估上海商銀財務狀況後,我發現這是一檔很棒的資產股。在台灣的所有行舍都是自有資金購買,一九八九年,上海商銀花了二十六億元買下當時的美琪飯店作為總行,就是現在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交叉口的大樓,至今價值都沒有重估;若以現在行情估計市值,總行大樓至少四十億元,漲幅五七%。若以此推估,其他行舍的增值也相當可觀。
而總行大樓土地有八一一.九一坪,估計市值每坪五八二萬元,價值四十七億元,加上建物,當地仲介估計至少八十七億元,增幅超過兩倍。
香港上海商銀也是如此。台灣的銀行到香港開分行,多半是租用商用大樓某單位,但香港上海商銀在一九五○年創行,當時買了許多一樓店面做行舍,總計當時帳上價值二.六億港幣,至今都沒重估過;根據銀行內部人員告訴我,如今香港房地產飆漲,幾乎每棟行舍市價都超過台幣十億元,漲幅已經很難估算了。
坐擁兩岸三地通路優勢
不僅如此,它還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投資的銀行。它在台灣、香港、大陸三地都有分行,資產規模雖然比不上國內大型銀行、金控,但卻間接持有香港上海商銀五七.六%股權,目前帳上價值近台幣四百億元;香港上海商銀又持有三%中國上海銀行股權,這是國內最具有兩岸三地通路優勢的銀行。
以當時時空背景,台灣的銀行只能到香港設分行或辦事處,上海商銀是唯一在兩岸三地布局的銀行,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是我決定在二○○六年初買進八百張上海商銀,這決定讓我資產大躍進,也發現大股東榮家厚道持家,治理無人能及,例如每月五日,我的桌上一定準時放著一份上海商銀的月財報,從來沒遲到。這雖然只是小細節,卻可看出一家公司長期的經營原則。
其實當上海商銀股東是件很幸福的事,而長期擁有一檔好股票,更能為自己帶來無法想像的獲利。
在我買後不久,上海商銀決定首度現金增資五十億元,每股十元讓原始股東按比率認購,我手上的股票透過現增,快速增加到一二八○張,而且上海商銀似乎怕我們拿不出錢,先發三.二元現金股利,讓我們不需要掏出太多錢認股。
我拿到二五六萬元現金股利,只要再拿出二二四萬元,就可以買到四八○張股票。除權後股價漲到三十多元,若以三十五元算,我這四八○張市值一六八○萬元,但實際上我才拿出二二四萬元認購,幾乎漲了七倍之多。天啊!這簡直是賺錢賺到要吊點滴(意指賺翻了)。
不只如此,○九年上海商銀減資五十五.九億元,但減的是庫藏股,並非一般股東持有股份。減資後不久,又增資六十三億元,那次我認購六十五張;五個月後,上海商銀連新認購的股份都發放現金股利二.五元。
今年上海商銀再度增資一百億元,原本股東只能認購四四.五%,但部分老華僑沒認購,約有二.八%的股份再度開放給全體股東按比率認購。一般而言,只要現增認購不足,大多上市公司董事會會自己吃下,但上海商銀卻和全體股東分享,這讓我相當敬佩。
而且上海商銀辦理現金增資並非缺錢,它是要厚植自己資本;它的財務狀況也讓所有股東放心,沒有關係人放款。
穩健經營形成危機絕緣體
銀行最怕的就是呆帳,但根據我的研究與向該銀行高層詢問,確定它沒有發行現金卡,因此躲過二○○六年雙卡風暴,更沒有雷曼兄弟連動債、歐債等;連現在讓銀行頭痛的雙D產業呆帳,上海銀行也沒有放款給相關企業。仔細翻開財務報表,目前逾放比僅○.二%,呆帳覆蓋率六五○%,意思是有十億元呆帳,提存六十五億元;至今年第三季為止,信用卡備抵呆帳提存率也高達一四○四%,等於是倒帳一百元、提撥一千四百元。
其實,我的投資經驗超過三十年,要大賺的股票不是沒有,但通常這種賺翻的股票都是投機意味十足,但上海商銀偏偏又是一檔財務狀況良好,業務發展穩健的好公司。上海商銀總經理邱怡仁曾跟我說,上海商銀就是一個「穩」字,真是一點都沒錯。這幾年經濟波動加劇,但我手上的上海商銀卻像金雞母一樣不斷幫我下蛋,不僅在亂世中安穩守護我的資產,也讓所有投資人家產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