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儲蓄率上升及股市反彈,一種新的消費模式逐漸在美國顯現,民眾正回歸中庸之道,具有物美價廉形象的公司正快速崛起。
六月四日去了一趟美國,十二日才回來,主要目的是去參加兒子的畢業典禮,當然也趁著這個機會去體驗一下金融海嘯後的美國經濟,比較上一次去年十月到美國的時候,正好碰上金融海嘯調整最激烈的時期,美股每天漲跌都很大,我到波士頓第一天,美股一度大跌逾七百點,而那一段時間,道瓊指數在多空激烈交戰之後,不久即寫下六四六九點的新低點。
那個時候,全美經濟充滿了肅殺之氣,售屋的招牌到處都可看到,今年道瓊指數已經彈升了三四%,且收復了二○○八年最後一天的收盤價。換句話說,○九年的美股已是一個漲勢的市場,股價大漲超過二千點,正如台股大漲三千點之後,帶來的財富效應,確實對美國經濟有很大的改善。
這一次看到房屋銷售的招牌比起以前少很多,美國街上購物人潮也比去年改善很多。六月十一日,我在電視新聞頻道上看到美國公布五月零售銷售上揚○.五%,比起四月從原先負○.四%,修正為負○.二%,已經改善很多,只有一個令人不安的數據——失業率達九.四%。
在CNBC的新聞中,我看到美國公布五月非農業職位減少三十四.五萬,較預期的五十二萬,及四月經修正後的五十.四萬少了很多,顯示經濟下滑的速度已經減緩,企業削減職位的速度也正在減慢,顯見,股價上漲三成後的財富效應是正面的。
現象一 美國人借貸消費的習慣已改變
不過觀察美國這一年來的新變化,我認為有幾個現象是值得注意的,一是美國民眾在樓價上漲的時代,拚命借貸消費的習慣,已經明顯改變了,樓價下跌後,美國人減少開支,積極償債,民眾開始有居安思危的危機感,很多人開始勒緊褲腰帶,扎實過生活。
最明顯的是美國儲蓄率正節節升高,四月美國儲蓄率又拉升到五.七%,美國財長蓋特納在電視上接受訪問時強調,美國儲蓄率還會繼續再上升,美國的儲蓄率在○五年一度創下負二.七%的紀錄,這種寅吃卯糧的現象,這回金融海嘯讓大家學乖了。
這一期出版的《Barron's》雜誌引述蓋洛普的調查,公開指出美國人瘋狂消費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美國人去年平均每人開銷減少四○%,不過第二個現象更值得注意,美國人雖然縮衣節食,但不代表完全不消費,重點是美國人的消費模式已經改變,我住的飯店旁邊就有一家Dollar Tree,生意好得不得了,難怪股價會大漲,《紐約時報》最近就以「衰退下Wal-Mart式的消費」為題,引述Wal-Mart採購總監的話說,美國人的消費模式已從蛋白質轉化為碳水化合物,意味他們「要將一元使到盡」。
四月美國個人消費支出下滑○.一%,不過從組成的內涵卻可看出更加有趣的現象,最顯著的是美國民眾DIY的項目大受青睞,最明顯的是縫紉機銷售上揚二.五%,成衣、皮鞋修補增加○.一%,這顯示美國人過去用過的東西就丟,現在自己裁縫衣服、修補皮鞋比率上升,另一方面,手錶、時鐘、珠寶的維修也增加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很多美國零售商在五月都進行削價銷售,這當中價格偏高的零售品,即使大幅削價仍難以刺激買氣,消費者有轉攻廉價品的現象,如服裝零售商GAP,五月銷售就成長三%,反而是高檔的百貨公司如SAKS、Nordstorm的銷售大幅下挫,這也意味了經歷了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人開始學會精打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