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風暴之後,台灣金融業也即將面臨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預料,在這場巨大的調整之中,所有金控、銀行的勢力大小,都將重新洗牌。在這波金融版圖重整後,誰能勝出?
台灣金融市場版圖,即將「被迫」出現結構性的轉變。這是繼一九九○年開放新銀行設立、○一年《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後,另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這次的轉變,將會伴隨巨大的痛苦與不安,無疑是對大股東、政府,以及所有往來客戶一場無情的考驗。
今年下半年全球金融風暴,受傷最慘重的恐怕就屬大型金控的大股東了。所謂的「吳吳辜辜蔡蔡」——台新吳東亮、新光吳東進、中信辜濂松、開發辜仲瑩、國泰蔡宏圖、富邦蔡明忠六大金控家族,在這波意外劇烈的金融風暴當中,無不受傷慘重,實力大幅削弱。
作為台灣金融業龍頭的國泰金控,過去五個月之內股價幾乎腰斬,國泰金控股價從○二年底每股三十四.五元開始起漲,花了五年的時間緩步上揚,最高來到九十四.三元。但是今年從五月至今,短短不到五個月,竟然跌回四十三元附近,把五年的漲幅跌掉四分之三,股價總市值瞬間蒸發新台幣四千億元,蔡宏圖家族長期持有國泰金控四成以上的股權,等於一口氣少掉一千六百億元的淨值。
金控財團實力折損 大股東傷重
國泰蔡家被公認是所有金融財團當中最為殷實,財務操作最為穩健,大股東也鮮少進行股票質押等融資行為;持股市值瞬間蒸發,雖然很痛卻還可以忍受,對其事業的經營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其他實力較弱、企圖心更強、財務操作更為積極的金融財團,能否挺過金融風暴的吹襲,就令人擔憂不已了。
最令人擔心的是,現今台灣上市上櫃的金融股總共有四十五家,其中二十二家——也就是二分之一的上市櫃金融股,股價跌破十元面值;如果單獨將十四家金控公司調出來檢視,也有六家金控股價在面值以下。
這其中有過去形象優良、被視為金融模範生的大型金控公司開發金、玉山金、台新金,以及永豐金;也有長期體質偏弱、多次增、減資仍然難以扭轉劣勢的日盛金、萬泰銀等;當然也不乏股東實力雄厚的中小型銀行如聯邦銀、遠東銀、京城銀、台中銀等。
這些金融機構,有不少大股東在過去幾年以高度的財務槓桿操作購併,或者憑藉自身的實力硬撐經營權;而今有不少金融機構董事長、大股東質押股票早已跌破追繳的下限,又遭逢百年僅見的經營困境,挑戰之高,難以想像。
金融大股東實力的衰敗,將會是觸發金融版圖重組的最關鍵因素。
猶記得○一年底開始,華南金控、富邦金控、國泰金控、開發金控、玉山金控、中信金控等十四家金融控股公司陸續成立。
不西進 台灣金融實力大衰退
這些總資產超過新台幣一兆元的大型金融機構一一站上舞台,每一家金控公司都宣稱,在資產規模大幅增長之後,台灣金融業要瞄準亞洲市場,跨出台灣,成為亞太區具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
不料,八年後的今天回頭一看,台灣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地位不僅沒有提升,反而因為民進黨政府持續的禁止進入中國政策,把台灣的金融機構全部關在島內互相殘殺。
七年來,跨出台灣國門的,只有國泰人壽與產險在中國設立子公司;富邦金控透過購買香港港基銀行,終於在今年進入了相對偏遠的廈門;其他的商業銀行,諸如永豐銀行曾大力拓展兩岸三地業務,而今卻在降低成本的考量下縮編,其他金融機構則幾乎都繳了白卷。
八年一覺揚州夢,此時回看台灣與中國金融實力的消長,真令人不禁潸然淚下。
舉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來說,中國的中國民生銀行在一九九六年成立,比台灣所有的新銀行都要晚了五年。二○○○年元月,民生銀行在上海A股上市,當時的總資產人民幣三六六億元,比台灣的中國信託銀行要低,稅後純益只有人民幣二億多元——還不到新台幣十億元。
民生銀行經過八年的成長,今年上半年的總資產已經成長到人民幣一兆元;今年中國股票崩盤,民生銀行股價從十八元暴跌至目前的每股人民幣五元;但即使股價在跌掉七成後,總市值還有人民幣一千億元(約新台幣四六八○億元),是中國信託總市值新台幣一五四六億元的三倍。
類似的比較,還有深圳發展銀行與台新銀行。私募基金新橋資本公司在○四年入主經營困難的深圳發展銀行,一年半後以新台幣二七○億元的資金投資台新金控並且進入董事會。
四年之後,深圳發展銀行股價從當時的每股人民幣十元暴漲到四十八元,又跌回十五元,目前市值人民幣三六八億元;而台新金控則從每股新台幣二十一元跌到目前的六.一九元。新橋投資兩岸的金融機構吃足苦頭。
從中信金與台新的情況,充分顯示兩岸金融實力消長的態勢。
中國信託與台新金,都還是資產品質良好,市場地位領先的前段班;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折磨,也早已出現師老兵疲的窘態。
利差太薄 管制太多
台灣金融機構的困境,說穿了也就兩點,其一是金管會抓小失大,把應是大學生的金融機構,管得變成小學生;其二則是新台幣利率長期疲弱,銀行鎖國競爭,已經完全沒有利潤。
金融主管機關對於金融機構的管理,可以說是巨細靡遺,從股東結構到經理人資格、到分行主管派任、到小客戶的開戶細節,金管會的管理無所不在。
但即使以這樣嚴格的管理,金融機構照樣年年出大事;從雙卡風暴到現在的連動債,只要是大問題,金管會全都無法事先防範。
沒有遠見的金融監理,不斷抓小放大,台灣的銀行失去創新的能力,只能淪為跨國銀行的銷售據點。
四年前,金管會曾一度推動「績優銀行事後報備制」,鼓勵銀行創新業務,然而不久就陷入二次金改弊案,金融管理回到上古時期,一切從嚴從緊。三年多以來,台灣金融業的創新可說是沒有成績可言。
沒有新業務,銀行就只好回頭去擠壓老客戶,說好聽點,是發展財富管理業務,說難聽點,則根本是成為被壓榨的金融殖民地。
台灣的金融機構苦無獲利管道,只能拚命賣跨國銀行的三流產品;產品越差手續費越高,銀行表面上賺到手續費,實際上卻是把幾十年來培養的客戶一個一個推上斷頭台。
銀行業的另一個殺手是中央銀行;由於長期將新台幣利率維持在極低的水平,台灣各主要銀行的存放利差長期低於二%,扣除銀行的人事與經營費用,銀行不僅無利可圖,而且承受風險的能力已經趨近於零。
尤其是這幾年,企業金融幾乎沒有新增業務,偶爾出現一兩個大型的聯貸案,就引發銀行不計血本殺價放款;二、三十年的房貸利率殺到三%以下,寬限期滿後銀行仍然無力調高,因為馬上有另外一家銀行願意以超低利率爭取客戶。
相對於中國的商業銀行高達五%的存放利差,以及美國至今仍然維持四%以上的整體存放利差;台灣的銀行每天被中央銀行放出來高達四兆元的爛頭寸,困在島內找不到客戶,只得不斷以超低利率,承作風險與報酬不成比率的放款,終至體質日益衰敗,風暴一來就搖搖欲墜。
跨國外商、中資銀行虎視眈眈
台灣金融機構已經走到被迫轉型的十字路口;事實上,去年渣打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以及新加坡發展銀行陸續吃下問題銀行,已經非常明確指出未來的方向了。
這些外商銀行接手台灣的銀行一年多,正致力於企業文化融合。在這波風暴當中,這幾家外商銀行的存款餘額都有顯著增長,客戶基礎日益茁壯,業務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一九九○年政府開放新銀行設立,當時占了國內存放款市場七成以上的國營銀行與省屬行庫,面對新銀行的競爭,是大獅子對抗小老虎的態勢。十年之後,新銀行取得三成的市場占有率,存放利差從五%殺到三%以下。小老虎長大、大獅子也沒有餓著,大家還都有一口飯可吃。
而今台灣的銀行業體質衰弱,大股東搖搖欲墜者比比皆是,面對體質超強的外商銀行兵臨城下,實在不知如何應戰。
更何況,還有近年快速成長的中國銀行業者,經由兩岸協商不斷在門口叩關。前幾年,我們還可以宣稱要去中國入股當地的商業銀行;但經過這波洗盤,台灣的業者有能力去中國的已經屈指可數,反倒是金融業的大股東們還得靠對岸的大哥伸出援手。形勢比人強,誰要我們自己把金融業越管越弱,要怪,只能怪自己!
今年將是台灣金融業步入另一個結構重整的開始,三年以後,台灣的金融產業結構將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未來幾年,將會發生多次合併、重組,以及外商入股的事件。
結構重組能不能帶給台灣一個更為健全的金融市場,或者,金融版圖會不會淪為外人主導的下場,都還在未定之天。惟一可以確定的是,金融市場一定會變,而且會變得讓人驚呼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