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何壽川以「榮譽董事長」名義退居幕後,但永豐金內部的人心裡都清楚,何壽川大一統的時代,才真正要來臨。而首當其衝第一炮,就是「去高薪化」,由董事長陳?、總經理蔡友才領軍,大砍自己的年薪做起!
今年六月六日永豐金控董監改選,永豐金最大股東何壽川以超過三○%持股,擁有超過三分之二絕對多數席次的優勢,確立了何壽川大一統時代的來臨。
儘管之後何壽川以「榮譽董事長」名義轉居幕後,不過,永豐金內部的人心裡都清楚,何老闆並沒有因為退居幕後而改變他的影響力,「相反的,影響力是更加集中、穩固!」
一連串高層地震鋪天蓋地而來,首先是陳?、蔡友才的董、總大位就任,再加上長年追隨何壽川的嫡系人馬,也是金控副執行長游國治,確立了短期之內由三人共治的金控架構,並且成立為推展組織改造工程的組織強化委員會,所有的改造就此展開;至於原本負責金控對外資投資人聯繫,被視為盧正昕人馬的林永貴,日前已不再負責主掌此項工作。
另外,在前金控發言人、也是前執行長盧正昕的愛將張立荃請辭之後,其所留下的永豐金證券董事職缺,正是由深獲何壽川信任的特別助理,祕書處副總張晉源接任。張晉源曾是大華證券資深副總及董事,在當年辜仲入主開發金,以及之後的開發金購併金鼎之役,張晉源均是辜的大將。
而在何壽川與其妻張杏如過去擔任開發金董事期間,對張晉源就留下好印象,因此特別延攬張晉源為其打理創投相關事務,如今為其坐鎮證券子公司董事會。此外,何壽川從開發金延攬來的人才,還包括請謝俊擔任銀行總稽核,以及安排蕭世仁在董事會秘書處,為何壽川打理投資相關事務。
精簡人事開銷為改革第一步
人到位了,緊接著就是政策大改造,而開門見山第一項,也是蔡友才幾次在內部會議上宣稱的,足以讓所有員工屏氣凝神的「cost down」。
在盧正昕執政時期,永豐金走的是典型外銀風格,員工說,盧正昕切實執行「花一塊錢去賺回兩塊錢」政策,但是很多錢「花得讓何老闆很心痛」。
如今文化大逆轉,接近何壽川的人士坦言,「蔡友才的主張其實說出了何老闆的內心想法」,因為在金融界景氣歹歹,賺錢不易的當下,「少花一塊錢,等於多賺一塊錢!」正是何壽川內在非常重要的一項邏輯。
據了解,這項cost down大計是徹頭徹尾執行,第一刀就是砍向董事長、總經理的年薪。
過去盧正昕的「行情」在金融業頗負盛名,據悉約在四千萬至五千萬元之間,但這個行情隨著盧的離開,在永豐金已成為歷史。目前陳?、蔡友才兩個人的年薪加起來,據說「還比不上一個盧正昕」。
這是建華、北商銀體系合併三年來,金控首度進行大規模、全面性降低營運成本行動,董、總自己率先減薪,緊接著,不少中高階主管也都皮皮剉。
為了強力執行cost down,蔡友才還擋回了工會提出的加薪案;永豐金工會日前向蔡友才要求,現在通膨問題嚴重,應該是時候為好幾年沒加薪的員工加薪了。工會提出,只要為五職等以下,占永豐金員工人數達七成以上的員工加薪;在爭取福利時,也特別說明連公股銀行都藉由考績差異的晉俸制度來幫員工加薪,希望蔡友才也能比照,不過蔡立場堅定地告訴工會:「公司沒賺錢就加薪,這樣對不起股東。」
新經營高層勇往直前的執行cost down,還有一個經典畫面,就是金控執行長暨銀行董事長蔡友才在主持高層主管業務會報時,經常不解:「每個單位都講自己有賺錢,為什麼一湊起來,就發現沒賺這麼多?」蔡認為,獎金發出的總量,與績效總量相對比,似乎並不對稱。
政策改造為剷除舊勢力?
蔡友才此言其來有自;一位永豐銀的資深員工就以獎金制度的前後變遷說明了cost down前後的差異。這位資深員工指出,過去,永豐銀的獎金發不少,特別是跨單位發放的情況非常普遍,有時甚至是一件放款大案,「只要公文流程上有簽到名的,統統有獎。」
例如國內的某家分行仲介到香港分行來做,過去的制度是從國內分行到香港分行統統有獎,但未來一件案子「人人有獎」的情況恐怕再不復見。
過去,前永豐金執行長盧正昕來自花旗,所建立的人事薪給制度也大量師法外籍金融機構,特別是篤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邏輯。另一方面為防止優秀人才被挖角,對中高層主管的獎金與薪資,一向豐厚。
豐厚的獎金制度,在市場景氣好、公司獲利佳的時候可順行無阻,但倘若公司營運不佳,使獲利情況不足以負擔人事成本,薪給獎金就是頭號被檢討的目標。
而政策的改造也難免造成一些政治敏感,例如陳?、蔡友才都力陳應該精簡海外,特別是港澳平台的人力開銷,更是新經營高層進行人事費用精簡的另一大目標。
日前蔡友才在內部會議時已向主管表達,「派到港澳地區的人員太多了,可調回一些人!」偏偏港澳平台頭頭的銀行總經理、同時也是企金事業群的陳柏蒼背後代表的是盧正昕在永豐金的最後一股勢力,陳柏蒼將如何應對,引發外界關注。
而未來這波cost down持續執行,也將繼續左右永豐金敏感的人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