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國泰金控副董事長蔡鎮宇接手第一信託,流失了半數人員,如今他掌理併入國泰的國泰世華銀行,歷史可能重演嗎?作為台灣最大金控集團,蔡鎮宇又是如何看台灣市場?
對外界的疑慮,主掌國泰集團銀行事業版圖的蔡鎮宇拍胸脯保證,國泰世華員工的福利只會增不會減,國泰有誠意讓世華員工用一年的時間來調適,「我們提供的舞台絕對夠大,讓員工能夠盡情發揮」。
至於目前房地產業回春,漲勢不斷,蔡鎮宇從民國六十八年就接掌國內營建業龍頭的國泰建設,他卻認為這只是「假象」。現在營建股的漲,只是回到合理價格。但台灣在人口成長減少,年輕人不喜歡置產的現況下,空屋只有新空屋和舊空屋的差別,將一直存在空屋率的問題。以下為《今周刊》針對金融、地產業現況專訪蔡鎮宇的摘要:
台灣市場胃納過小 追求規模難以開源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財政部希望找好的民營團隊去經營三商銀,國泰金有沒有興趣?
蔡鎮宇答(以下簡稱答):三商銀最好找外商銀行合作,因為台灣沒有一家本地銀行扛得起,問題不在於人、也不在股權,是資產數字的問題,本地民營銀行很難去背這個包袱,因為實在太大了。
國泰世華銀行資產九千億元,假若跟第一金合併的話變成兩兆多元,占台灣整體銀行總資產二十三兆元的一○%,極具經濟規模。但到時消金業務的市占率能夠拉高到多少?台灣的市場就這麼大,我們要去哪裡做那麼多的生意?我們不可能在消金市場有三、四成的市占率,如果消金與企金占一家銀行獲利的比率是三比七,一旦消金獲利無法拉高,整體獲利來源將不穩定,這是市場胃納量的問題,不是單純追求規模就可以解決的。
問:你認為國泰世華銀行最適合的規模是多大?
答: 希望資產維持在一兆兩千億元,超過的話會經營得很辛苦,因為台灣消金市場就這麼大, 會影響整體獲利,資產規模大太會影響你的 ROA (資產報酬率)
,看銀行我比較注重 ROA,因為 ROA 最準,我們明年 ROA 會達到一.三到一.五左右。
問:國泰銀行目前資產規模九千億元,未來會透過購併或其他方式追求成長?
答:如果能快速合併最好,如果不行的話,我們目標是每年有一○%的自我成長。因為時機壞,才有人談合併;時機一好,怎麼會有人談合併,大小間銀行都在賺,誰會想被併?去年鴻海精密大舉合併,那是因為景氣前景不明,所以有合併機會,現在看起來未來五年景氣都不錯,我認為,合併的機會將會減少。
問:市場傳聞國泰金有意購併群益證券,是否屬實?
答:其實台灣的金控分兩類,所有金控中只有國泰金與新光金不一樣,保險業務比較大,其他金控,如中信金、富邦金、台新金等,都是商業銀行獨大,在金控底下銀行獨大,他們又沒有壽險、資產公司,所以他們不得不發展證券業務。
但對我們客戶來講,證券業只是多一層服務,對國泰金控盈餘貢獻度並不是太大。我們國泰人壽的投資部門加強一點,銀行的放款品質加強一點,多賺的部分就會比證券多了。
所以,現階段我們對於證券業的態度是會先成立一家國泰證券,世華原本就有期貨,兩家可以結合起來,加上又有一些投資銀行的業務,變成一家完全以法人為主的企業理財業務,至於合併其他券商則還要再看。
小:台灣人口變少 房地產榮景是假象
問:你認為台灣最適合幾家金控生存?
答:這不是適合的問題,若把台灣市場看作一塊大餅的話,餅就這麼大,就看你要把這塊餅切成十二塊、八塊或是四塊,你惟一能省的,只是合併以後多一個通路,或是多餘的人員可以砍掉一部分,但這兩個都只是節流,卻沒有開源。依我看,人均國民所得若沒有超過一萬六千美元,幾家金控都一樣。
問:你從六十八年做房地產到現在,你認為這波房地產景氣會起來嗎?
答:不會!第一,台灣人口變少了,不增反減,在需求量減少下,台灣年輕人跟過去日本十五、六年前一樣,又認為消費比較重要,不會把錢放在房地產上。第二,從基本面看,現在房地產漲是合理的漲,大幅度成長根本不可能,因為沒有通膨的可能,要通膨要等很久。
目前房地產大漲是假象,當然這幾年的低利貸款,讓空屋消化一部分。但若買新房子,是不是舊房子就空了,新成屋空屋確實減少,但舊空屋卻多出來,沒有新的人口去填補,加上整個金融體系的錢大量壓在房地產上,所以我認為,這波房地產會緩步上升,但沒有大行情。
問:可是像中部地區最近房市似乎復甦得很快,難道景氣見底後不可能重新彈升?
答:各縣市都在做土地重劃,土地的供給量一直出來,大家忙著加工蓋房子,即使賣掉五、六成,你還是會剩下三、四成餘屋,加總起來的餘屋量就很可觀了。如果你到各區去看,哪裡的房子蓋得最漂亮,就表示當地房地產景氣最差,因為如果房子賣得出去,為什麼要蓋這麼漂亮,就跟女人水(美︶為什麼要化妝,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在台中的土地就最少,過去只要一拿到土地就賣掉,只留下幾幢而已,因為那時台中釋出的土地一望無際,一期到七期重劃區的土地太多了,我在七十八年、七十九年就跟公司講,台灣的房地產到此為止,很多人都說我們老闆是不是吃錯藥,頭昏昏的亂講話,現在印證是對的。
小:改制第一信託造成大地震 聲明絕不減少世華福利
問:你從花旗手上接掌第一信託後,走了不少人,是什麼原因?
答:信託改制成商業銀行的話,一定要有企金業務,消金占總資產的比重不能太大。以前第一信託在消金方面,包括信用卡、汽車貸款、房屋貸款都不錯,但沒有企金,我要把第一信託改制成商業銀行,資產配備要有企金,員工開始要去拜訪客戶,很多人不習慣,當時他們就跳槽去台新銀行。當時台新為什麼可以接,因為,新銀行成立五年後才可以做消金,消金費用很高,要有一定的量才能顯現利益,所以台新剛好可以挖走第一信託的人。事實上,我沒有逼走任何一個人,這是改制使然,外界不了解,把人離開的帳全算在我頭上。
那時候所造成的誤會,我一直沒有解釋,事實上,一些分行經理走的時候,都有來跟我打招呼說他們沒辦法適應。反正我被傳壞的比較多,傳好的比較少,但是沒關係,我們公司還是有一些幹部留到現在,我不想去解釋,自己顧好自己的本業比較重要。
當時因為環境的關係,我不得不這麼做,必須要趕快改制,否則只是單純的信託公司,怎麼可能活到現在。在決定改制後,我定了一個五年計畫,改制小組一個月開一次會,總共開了六十次的會議,為了符合財政部的規定,還要把股權分散,並規畫股票上市等等。那時我從最終目標達成日倒算回來,看我每個月要做什麼,每年要完成什麼,把計畫一一做出來,這是很辛苦的。
問:從第一信託合併的經驗到世華,你會做一些調整?
答:不一樣,那時候是改制,要加進去很多東西,現在是有很多重疊的東西,必須要進行整合,其實人絕不是問題,只要環境夠大、舞台夠大,哪怕人才太多呢?事實上,組織愈大愈有位子,小廟反而容不下太多人,金控本來就是靠人在做的,國泰不可能讓世華的人離開,再去找另一批人,幹嘛多此一舉。
更何況,台灣這種社會要裁員很難,一定會有人反彈,而且一裁掉,以後你還會要雇人,想利用裁員來達成節流,成效很有限,反而應是怎麼樣利用這些人去開源才比較重要。裁一千人能省多少錢?但如果好好讓這些人才去開源,他們卻可能創造很多生意。
問:國泰銀行與市華銀行的福利如何接軌?
答:世華如果有十項福利,國泰有八項,看起來國泰是少了兩項,但因為兩家銀行的福利內容不一樣,我們就把它加起來,總共變成十五項,兩家福利都沒有動,反而是都增加了,連世華的福利都只會增不會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