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北京城安定門外大街上,映入眼簾的醒目大樓──長新大廈,彷彿是台北市敦化北路宏國大樓的重現,這兩棟大樓都出自建築名家李祖原的設計。這棟已成北京市北區地標的「無敵鐵金剛」,鮮少有人知道,幕後老闆正是巨債留台灣的鴻禧集團負責人張秀政。
台灣退票王──彼岸淘金
去年底,張秀政在北京的「長新高爾夫球場」曝光,大家才知道,在台灣留下逾五十億元台幣退票紀錄的張秀政,搖身一變,成了北京「鴻禧長新集團」的富商,除斥資近二億人民幣興建北京長新高爾夫球場之外,安定門外的長新大廈也在九八年底完工,上海浦東高達五十三層的「上海銀行大廈」,也都是張秀政所屬傑作。
六月下旬的北京市,因為 SARS 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警報,北京朝陽區安定路上的地標長新大廈戒備森嚴,除了佩帶工作證的大樓員工之外,任何人都無法突破大樓保安人員的嚴格監督。
在保安人員的帶領下,我們走訪了長新大廈的物業管理單位。根據長新大廈委託的法律顧問北京中嘉法律律師事務所表示,長新大廈是屬於中外合作的開發案,除了台灣的新聯陽機構,中方合作單位是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團及建工開發集團,由彼此投資成立的「北新房屋開發公司」興建。從長新大廈的資料可以發現,除了北京北新房屋開發有限公司之外,張秀政的「長新集團」,才是整個開發案的主導者。
位於北京市北三環的長新大廈,是北京市東城區最高檔的寫字樓,建築面積三萬九千平方米,占地五千二百平方米,地下三層,地上十六層,目前是北京市北三環的指標建築。從九八年底完工之後開始出售,到了二○○○年才開始由北京第一太平戴維斯綜合物業顧問公司管理。以每平方米超過二萬元人民幣的市價計算,這棟樓價值少說也在十億人民幣以上。不過,鴻禧集團發言人翁崑山強調,鴻禧早期確實從新聯陽建設買下「長新球場」的股權,至於「長新大廈」,應屬外界的誤會與聯想。
大廈成為金雞母──球場巨商雲集
「北京鴻禧長新球場:風過柳絮飄,水光雲影映──在這裡,你可以欣賞獨特的江南園林風光。球場布局變化曲折,層次豐富,但又渾然一體,脈搏相通。由北京、台灣兩大集團合作投資,由美國著名設計師 Scott Miller 操刀執筆。這是北京地區距市中心最近的球場,在巨商名流雲集之都,這裡的確是休閒洽商的理想之所。」這是北京的經理人生活資訊中,所刊載的鴻禧長新球場介紹,這座占地達一五三公頃的球場,規畫的用心遠勝於桃園大溪的鴻禧高爾夫球場。
許多大陸台商都曾是台灣鴻禧球場的老客戶,發現在台灣一張上百萬元的球證,在北京不但有更好的設備,成立之初一張球證也只有二萬元人民幣,立刻都毫不猶豫地加入會員;如今北京鴻禧長新高爾夫球場,已成了台商與當地富商名流的最愛,附近興起的大樓、別墅建築,規模不亞於鴻禧桃園大溪開發案。而張秀政在大陸的投資,手腕似乎也與台灣「開山」時期如出一轍,權貴、富商都成了他的活廣告。
除了大樓與球場之外,張秀政與上海銀行、上海仲盛房產公司合資興建的「上海銀行大廈」仍未完工。這棟五十三層的大樓,鴻禧集團原規劃擁有三分之一的樓面,在房地產一面看好的上海浦東,張秀政光靠這筆投資就不知道能賺多少錢!但是,翁崑山強調這起事件是個「烏龍」,當時只是一位個人與上海銀行、仲盛房簽約,意向書上卻用了「鴻禧機構」的名字。
印球券換鈔票──錢進北京
反觀台灣的鴻禧集團,除了新店秀岡山莊因為大片土地積欠銀行龐大的債務遭到拍賣之外,因為積欠銀行本息而遭到假扣押的鴻禧球場,這些年來不斷「印球券換鈔票」,張秀政對於銀行的假扣押根本置之不理,而跨越台灣海峽走到對岸,他和陳由豪都成了對大陸經濟有高度貢獻的繳稅大戶,頗受禮遇與推崇。
在台灣,鴻禧集團旗下的鴻禧育樂、鴻禧開發、秀岡開發以及張秀政、張益周等個人,都已經是銀行退票大戶;張秀政個人及掛名董事長的「中華文物協會」,在二○○一年十一月也發生存款不足的狀況,但他的大陸事業版圖卻持續擴充,原本只有九個洞的北京長新球場,也是因為資金到位,目前已經陸續完成十八個球洞。
眼看著張秀政在彼岸風光不已,翻開此間的銀行呆帳資料,張秀政與鴻禧集團欠各家銀行的債務,真是「罄竹難書」。面對這樣的落差,精明的張秀政照常優游於兩岸之間,至於銀行及民間的欠款,就留給債權人自己傷腦筋,再不然,成為呆帳後還有全體台灣人共同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