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控股公司鳴槍起跑,除了董事長、總經理以外,財務長似乎是最特別、最受矚目的角色,原因無他,台灣企業過去甚少有財務長這個職務,還有金控公司的資金動輒數百億元,操作如此龐大資金的人,除了專業要夠以外,也一定是老闆信任的人,要不然就是「橡皮圖章」,幫大老闆的決策做背書。
老 臣是老闆最愛
還有一種是老臣,像華南金吳清玉、新光金李後利、國票金嚴和平,都是華南銀行、新光人壽與國際票券的老臣,與大老闆互動時間相當久,其中吳清玉在會計室二十餘年,李後利退伍後考入新壽,分發在財務投資部至今,都是名副其實的財務「老總管」,企業過去的歷史與未來可能的走向,問這些耆老的意見不會差到哪裡去。
第二種是親屬,像中信銀金控財務長陳俊哲是辜濂松的「半子」,相當了解老丈人的脾氣與行事風格,加上和總經理辜仲諒同為美國華商頓學院畢業,及專業財務經理人的財務背景,過去中信銀集團打下的雄厚底子,金控團隊運作起來默契十足,奠定良好的運作基礎。
第三種則是挖角而來,代表類型就是國泰金控許婉美,許婉美今年三月才由和信集團跳槽到國泰集團。業界指出,許婉美是台積電財務長張孝威一手提拔出來的財務人才,從交通銀行、大華證券、中華開發,到和信電訊,張孝威跳槽到哪裡,許婉美就「跟」到那裡,一直到和信電信兩人才「分道揚鑣」。
國泰金控如此大膽起用新人,不像其他金控從內部財務人才升上來,也有不得不的苦衷,由於國泰人壽內部人員幾乎都來自壽險體系,一跨出保險領域,銀行、證券體系等金控重要發展部分,人才就顯得稀少,這也是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向外借將的主因。
至於目前還未確定財務長的幾家金控,將來不排除比照國泰金作法,用挖角方式填補財務長空缺,但是,挖角一定要有相當代價,挖到數一數二的人物才有意義,因此,除非金控規模很大,才養得起「大菩薩」。
大廟才養得起大菩薩
第四種是內部財務人員兼任,這種類型是目前金控的最大宗,也是金控成立後時間急迫下的權宜之計,找到的人有的適任、有的不一定適任,當然更有人不願意挑起大梁。不過,像這類從公司財務人員舉才的類型,大老闆會盯得很緊,等於大老闆在幕後操盤的跡象明顯。
預計在六月十二日股東會後才會確認財務長人選的交銀金控,目前傳出財務長內定為交銀會計處處長林瑞雲。林瑞雲是董事長鄭深池指定、負責主談金控子公司收購與換股比例的核心人士之一,而一直待在公務人員系統的林瑞雲與鄭深池過去並沒有接觸,她也是專業勝出的代表。
最近,這些財務長不是已完成一波對外籌資,如富邦金、國泰金與開發金,或準備籌資的動作,如建華金與台新金,就是先將子公司配發的現金股利收到手;至於轉投資的標的,則仍延續去年底籌組金控的戰況,繼續爭奪國內具有通路且績效良好的銀行、證券與保險業,其餘依金控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可投資的金融相關業務如期貨業、創投等等,並不是這些金控財務長現在的標的,因為「金融主要板塊還沒搶完」,所以「初期搶到的資金要用在搶主要通路上」的綜合效益,的確還需要再等一年才能進行較精確的評估。
一位不具名的金融投資業者就指出,以目前金控公司旗下組合,市場占有率與獲利來源就是很好的衡量方式,但以「人」衡量,這十三家財務長絕大多數是從所謂的「內勤」──財務會計部轉任,就算是打仗,也多半與投資等先鋒單位聯合作戰,很少人真的具有個人「為公司賺進多少錢」的投資實戰績效可以檢視,這也是據聞多數財務長現在正被大老闆每天盯著「急急操練」的主因。甚至傳出有部分因為過去操作的財務較為單純,如今立即面對複雜難度高、又要跟市場鬥智的金控母公司財務,要扛下成敗,「責任太重」,不願出任財務長一職的經理人。
財務長角色:澆水、施肥、除蟲
在金控公司鳴槍起跑的第一年裡,主管資金籌措、投資與風險控管的財務長如同園丁,必須配合大老闆的決策,仔細拿捏著澆水施肥與除蟲的分量與時間,才能讓金控公司與子公司茁壯茂盛,以避免落在長程賽跑的領先族群之外。長年觀察與協助企業財務操作,並參與台新與新光金控籌設的眾信會計師事務所顧問吳統雄強調,金控財務長應該意識到自己已不再是單一一家金融公司的財務主管,未來面對的是相當複雜與難度更高的財務環境。
從金控公司最基本的功能:籌資投資分析,控制股本與成本,創造最大每股獲利與提高償債能力,這是所有財務人員的工作守則,但這項簡單守則的實際操作,卻因個人對事件的研判周延度不同,而產生極大的差異,財務長個人特質成了金控成敗的重要關鍵。
吳統雄舉目前金控公司最流行的籌資方式 ECB 為例指出, 財務長不能光趕流行而忽略了上述財務長的基本守則:因 ECB 涉及轉換標的股票, 對投資人是否具吸引力,又能讓發行公司賺錢且股本被稀釋程度最低,財務長就必須先預測 ECB轉換到期時的轉換股價在市場上會不會上漲, 甚至 ECB 所增加的債務能否自償,這些因素考量清楚之後,還要懂得包裝精美上市,以吸引投資人購買。
要當大老闆的親信
由於衍生性金融商品複雜多樣,財務長必須了解各項金融與證券商品,更必須熟悉相關財經與稅務法令,但後者似乎是目前所有財務人員最弱的一環。
例如特別股的發行,有一陣子很多公司鎖定多金的保險公司發行收益穩定的特別股,然而成效不彰,原因是財務長未考量到特別股一旦上市,保險公司就得評估投資損益,反而增加保險資金運用上的困擾,這就是財務長不熟悉財經法令與稅法的結果。雖然財務長可以靠著公司的法務人員輔助一部分,但如果財務長本身對財經與稅法的認識廣度不夠,也難以將法令迅速整合。
另一項也讓吳統雄頗擔心的問題,就是財務長與大老闆之間的互動狀況,所以他反而贊成財務長在專業之外,還應該成為「大老闆的親信」。
由於金控公司未來
的獲利主要來自於被投資公司,投資不當會造成嚴重虧損,然而在過去,很多企業的投資多半是老闆做決策,忽略財務長在這一方面的重要性,而且子公司或公司投資研究單位也只針對單一部門或商品做研究,這時財務長的功能,就是要以整體資源進行機會成本評估,以及短中長期投資收益搭配的角度,覆核所有的投資決策,以避免落得「寅吃卯糧」或「卯吃寅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