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融業不但有前途,而且,幾年之後會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大有前途。外在環境越是惡劣,金融業的收縮越劇烈,將來產生的新金融集團的實力就越堅強,這是一個「大爆炸」( Big Bang ) 的開始。預計在今年六月底完成立法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將是啟動大爆炸的「奇點」。
物理學上的「大爆炸」,是宇宙或是星系開端的起點,「大爆炸」也是一個星系誕生的開端,在此之前是「黑洞」的「奇點」,宇宙或是星系極度收縮,任何拋進黑洞的物質都會在奇點處遭到毀滅,此時,宇宙或星系的體積趨近於零,溫度卻是無限熱。大爆炸之後的一秒鐘,宇宙的溫度高達一百億度,是太陽核心溫度的一千倍,而後逐漸降溫,尋求新的平衡,並且創造出豐富的生命與萬物。
這是一個大破大立的過程,更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時代。更重要的是,查爾斯達爾文指出, 在物競天擇的淘汰賽裡, 「最強與最聰明的( Strongestor Smartest (並不一定能存活, 只有最能跟隨環境快速調整的『最適者』(Fittest (,才是最後的贏家」。
財政部大魄力
事實上,在媒體一片謾罵聲中,台灣金融市場「適者生存」的生存革命已經悄悄發動了。財政部在過去一年之內,把十幾年來遲滯不前的「金融再造五大措施」逐一落實,鋪好金融整合的寬廣道路;具有實力的國內金融集團,不論是中信銀、霖園、富邦、中華開發等,或是規模較大的公營銀行,內部莫不鴨子划水,積極進行集團企業的整合與控股公司的規畫。
腳步最快的證券業,更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合併與整合,「只有前五大得以存活」已經是證券業界的共識。加上外在環境的推波助瀾,體質弱的金融機構紛紛不支倒地,台灣的金融體系承受強烈的收縮,壓力之大,二十年來僅見,這一切,都在為即將來臨的大爆炸做準備。
在財政部強力的推動之下,去年完成銀行法修正條文,打開了銀行跨業經營的大門,以轉投資的方式,跨業經營證券、投信、證券金融等金融行業,還可以設立保險代理人公司出售保險商品;去年十一月底,立法院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將困擾銀行業數十年的法規障礙一掃而光,不僅排除各種稅制障礙(例如印花稅、契稅免徵,土地增值稅可以計存(,而且提供多項租稅優惠(合併產生的商譽分五年攤銷、費用分十年攤提,不良債權分十五年認列(,這是劃時代的進步法案。
然而財政部連氣也不喘地,立刻在今年三月二十一日將金融控股公司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同時積極推動已經送進立法院的保險法修正案,放鬆多年來對保險業者的束縛。行政院喊出的「金融改革年」並不僅是一句口號,更透過連珠炮般的法令修改來具體落實,這是從未見過的大魄力。
過去一年,財政部長顏慶章受到外界強烈的批評,他對外宣示「年後會有大型銀行合併案」的說法遭到媒體訕笑,宣布台銀、土銀與中信局合併案,又被外界批評是毫無綜效、硬湊的組合;其實,顏慶章與主管金融的財政部次長陳沖,以驚人的企圖心連闖險關,完成過去數十年、多任財政部長無法達成的工作,所主導的銀行合併,從整體金融市場的宏觀角度來看,也是必然要走的道路。
金融記者不用功
筆者深深體會到,財政部金融改革的深度、速度與決心,早已超出大多數金融業者的想像;部分金融記者連財務報表都看不懂、也沒花時間讀讀金融法規,只知道拿著麥克風罵人,製造負面的輿論。這種主管機關帶頭衝刺、業者在後面急忙追趕、還搞不清楚狀況的記者與投資人仍然原地踏步,是過去二十年來僅見的奇特現象,後續的效應值得仔細觀察。
金融產業「大爆炸」的威力極強,而且一旦觸發,將會是延續十年以上的重大變化。英國在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在柴契爾擔任首相的時候,大膽引爆金融市場的 Big Bang,最令人屏息的結果是, 當時英國前二十大的證券商,有十九家就此被迫或是主動購併,成為其他金融集團的一員。
英國的金融機構因此進入一段極為劇烈的調整期,行諸百年的「傳統秩序」不再適用(例如各種費率協議被廢除(,市場遊戲規則重定,外國競爭者進來爭搶客戶、股票與公債交易所由人工撮合改為電子交易、大批的傳統交易員必須轉型;還有,許多公司都必須在進行內部調整的同時,完成向外合併的策略,還得進行各種反購併的防衛;已經合併的機構則必須排除整合的各種障礙;所有的金融機構,從後勤作業、資訊系統、分公司執掌、最前線的業務員、到最高層的決策模式,全部必須重新思考。
當然,全球的經濟變動不會停下來等你,當英國的一切都還在劇烈震盪的時候,不到一年就發生一九八七年的股市大崩盤;政治局勢也勢必因此更具挑戰性,更何況柴契爾所革命的對象,正是保守黨的傳統票倉。
要提醒台灣金融業者的是,這些劇烈變動,並不是政府安排好、逐一發生,而是一切同時發生,業者只有靠一連串快速與正確的決策來應變,勇敢面對殘酷的挑戰。
當時,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都沒有這樣的經驗,許多英國的老銀行家無法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 學不會新把戲的老狗(英諺: Old dogs play no new tricks.(,只好退出市場,但是,能夠通過考驗的機構則具備了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實力,還有,由於市場制度改革的吸力以及香港回歸中國的推力,吸引了包括匯豐銀行( HSBC (在內的銀行遷冊英國,美國與歐陸的大銀行也紛紛加大在倫敦的投資。現今的英國倫敦,仍能穩坐金融中心的寶座,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金融機構,以及最具創新能力的金融從業人員。
花旗勇於認錯是最適者
美國在八○年代面臨金融風暴,也是靠著快速應變能力來再創新局。當時美國遍布各地的信用合作社( Saving & Loans, 一稱儲貸會(胡亂放款造成巨額呆帳, 問題與台灣今天面臨的幾乎如出一轍, 而且發生的原因, 聯邦儲蓄保險(FDIC (自己就難辭其咎, 因為 FDIC 提供所有金融機構每個戶頭十萬美元的存款保險,遭到 Saving & Loans 以及大型銀行的濫用,後者在大都會裡以十萬美元做單位, 大量發行各種定存單,將資金轉存到鄉下的 Saving & Loans,造成鄉下的信合社資金氾濫,突然爆發的信合社負責人把大筆資金拿來買直升機、蓋主題樂園、開發自己住的別墅,最後造成的倒帳,全部成為聯邦政府的負擔。
如此不可思議的錯誤,美國政府與國會雖然互相指責,但是仍然在最短的期間內採取了最快速的措施,一口氣從政府預算撥出四千億美元的資金,責令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倒閉清算,最高峰的時候一年收拾掉二千家問題機構,前後不過五年,美國的金融體系重新恢復健康,而且還讓體質優良、反應快速的銀行獲得快速壯大的機會。
大家熟悉的花旗銀行就是其中的贏家。花旗在八○年代末期,同樣面臨企業倒帳、中南美洲放款一去不回,延續到九○年初期的景氣低迷,更讓花旗銀行的金雞母||信用卡業務出現一二%的逾期放款,內外交征之下,花旗銀行採取果斷的措施,一口氣認列壞帳,早早把位在曼哈頓的企業總部賣給日本人,自己搬到河對岸、猶如工廠區的皇后區重新開始。
花旗銀行的整理在九二年開始展現成績,股價從此「以仰角向東北角移動」,九年下來股價大漲二十五倍,花旗銀行的例子充分說明,只要勇於承認過去的錯誤,積極抓住成長契機,金融業的成長將會極為驚人。
過去長期在政府保護與管束之下,國內的金融業總是感嘆空間太小,而今政府帶頭衝刺,清除障礙,局勢已經大不相同。面對即將來臨的「大爆炸」,金融業者要趕快做好攻擊前的準備,切記,「最強」與「最聰明」的不一定能存活,只有「最適者」,才能通過物競天擇的嚴苛考驗,成為最後的贏家。
美國在八○年代面臨金融風暴,也是靠著快速應變能力來再創新局。當時美國遍布各地的信用合作社( Saving & Loans, 一稱儲貸會(胡亂放款造成巨額呆帳, 問題與台灣今天面臨的幾乎如出一轍, 而且發生的原因, 聯邦儲蓄保險(FDIC (自己就難辭其咎, 因為 FDIC 提供所有金融機構每個戶頭十萬美元的存款保險,遭到 Saving & Loans 以及大型銀行的濫用,後者在大都會裡以十萬美元做單位, 大量發行各種定存單,將資金轉存到鄉下的 Saving & Loans,造成鄉下的信合社資金氾濫,突然爆發的信合社負責人把大筆資金拿來買直升機、蓋主題樂園、開發自己住的別墅,最後造成的倒帳,全部成為聯邦政府的負擔。
如此不可思議的錯誤,美國政府與國會雖然互相指責,但是仍然在最短的期間內採取了最快速的措施,一口氣從政府預算撥出四千億美元的資金,責令經營不善的金融機構倒閉清算,最高峰的時候一年收拾掉二千家問題機構,前後不過五年,美國的金融體系重新恢復健康,而且還讓體質優良、反應快速的銀行獲得快速壯大的機會。
大家熟悉的花旗銀行就是其中的贏家。花旗在八○年代末期,同樣面臨企業倒帳、中南美洲放款一去不回,延續到九○年初期的景氣低迷,更讓花旗銀行的金雞母||信用卡業務出現一二%的逾期放款,內外交征之下,花旗銀行採取果斷的措施,一口氣認列壞帳,早早把位在曼哈頓的企業總部賣給日本人,自己搬到河對岸、猶如工廠區的皇后區重新開始。
花旗銀行的整理在九二年開始展現成績,股價從此「以仰角向東北角移動」,九年下來股價大漲二十五倍,花旗銀行的例子充分說明,只要勇於承認過去的錯誤,積極抓住成長契機,金融業的成長將會極為驚人。
過去長期在政府保護與管束之下,國內的金融業總是感嘆空間太小,而今政府帶頭衝刺,清除障礙,局勢已經大不相同。面對即將來臨的「大爆炸」,金融業者要趕快做好攻擊前的準備,切記,「最強」與「最聰明」的不一定能存活,只有「最適者」,才能通過物競天擇的嚴苛考驗,成為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