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居國內網路下單龍頭的公誠電子券商,在過去兩年全力衝刺網路市場後,最近暫時放緩在網路的步調,回頭從傳統著手,除了增加營業員人數至一百名以上,創下公誠營業員人數的新高水準外,同時也加強新商品的結合與開發。
一般來說,網路公司的經營模式多是先靠減價搶客戶,並以大量的廣告打知名度,藉以提升市占率;等到市占規模到達一定程度後,便可攤平固定成本,進而創造營收及利潤。林俊良認為這樣的發展模式並沒有錯,只是受到大環境的限制,以致市場無法如預期般成長;同時價格一旦殺下去之後,從來沒有再調高回來的例子。
既然沒辦法在短時間衝出營收,純e的公司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自己回頭搞實體,做出能創造營收的東西;另一條路就是藉著先前收到的錢去買一些實體公司,再把營收灌進來。
在台灣做網路下單的業者,每一家券商做的東西都一樣,很難靠服務品質及差異化做出市場區隔,以進一步提高收費價格;其中主要的原因當然是源自於台灣散戶結構比重過高。
公誠從去年五月開始意識到這樣的環境結構後,將純e的商業模式改變成複合式的虛實並存; 林俊良舉 e*Trade 的例子強調,這家全球網路下單的大哥大也是在談了很久之後,今年才開始做出第一個實體通路,最近又宣布要將實體通路擴充到二十家。
而公誠的發展模式與 e*Trade 一樣,先打價格戰, 進而以上網工具吸引投資人,如當年的單機雙螢幕便立下大功,對客戶的下單量有很大的幫助。如今在網路環境碰到瓶頸下,公誠除了在北中高三地成立實體通路,其他原有的分公司也開始發展線上下單的業務,虛實並進、合力出擊。
尤其在過去衝刺網路下單之際,被忽視已久的第一線營業員,又開始受到公司的關注;因為光是靠證券經紀這塊餅已經愈來愈難填飽肚子,林俊良持續加強公誠的其他業務發展,包括期貨、債券、基金,未來還考慮把保險也納進來。由於營業員的業績可預測性高,公誠甚至逆勢增加營業員的名額,人數已超過一百名,創下近年來的新高水準。
對於去年以來,台灣券商一窩蜂往大陸探路的熱潮,林俊良認為,大陸的經濟固然長期看好, 但是台灣業者前進大陸,靠的仍是廣大的台商企業 IPO 或籌資等業務。在線上交易這一塊,台商的經驗比大陸業者懂得多,短中期可以成為台灣業者在當地發展的重要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