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是否發生軍事衝突,最近引起投資人高度關注。十日國內股市大漲二百四十一點,重新站到年線以上。同日李登輝總統說兩國論鬧得愈大愈好,現今中共所能做的只有「神經戰」而已。顯示國內投資人逐漸恢復信心,政府當局則老神在在,不時拉高姿態放放砲。到底中共當局會就此罷手嗎?台灣金融市場是否真已轉危為安?
首先,中共過去所一再宣示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武力。說穿了,就是對外(即外交上)圍困台灣,讓台灣走不出去;對內則通過經貿投交流,進一步「消化」台灣。過去多年來雖然台灣一再抗拒,採「務實外交」與「戒急用忍」政策,但實際上整個局勢大致照中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尤其去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時,在上海表示支持中共的三不政策,更顯示中共的一貫政策得逞。照這個趨勢下去,台灣只有束手就範一途,中共當然也不必對台灣動武。這正是李登輝總統宣布「兩國論」的最主要原因。讓中共、美國以至全世界各國知道,台灣不會照中共安排的模式束手就擒。
那麼「兩國論」一出,是否造成中共對台用武呢?短期而言,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兩國論與台灣正式宣布獨立還不能完全畫上等號,動武有些牽強,美國也會干預,中共的實力還不足抗衡。更重要的是,對中共而言,李登輝是最難纏、最不好打交道的對手,而中共已經忍耐了十二年未動武。在李登輝總統任期只剩下八個多月的情況下,為什麼不再等一段期間呢?尤其新總統將在明年三月選出,無論是連戰或宋楚瑜,中共都還存有「期望」,認為連或宋都不會比李登輝總統難搞。照連及宋的個性與談話,這樣的估計也不太離譜。因此,除非台灣還有其他大動作,例如將兩國論「入憲」,否則中共應不致動武。在總統大選期間,無論大規模軍事演習甚或動武,也很難為國際社會所接受。中共唯一能作的,是不斷釋放軍事調度、部署、軍機起降、飛彈試射等消息,透過香港媒體「恐嚇」台灣選民,希望壓低民進黨候選人當選總統的機會。我們可以推估,在明年總統大選前,汪道涵訪台的機會微乎其微,兩岸緊張、對峙局勢也難化解,一直要到明年三月總統大選之後,兩岸僵局才有化解可能。
總統大選及兩岸對峙,無疑會使金融市場不安。由於本工資金比較不能承擔風險,估計會有若干資金外流,但因央行外匯存底豐厚,新台幣應不致貶破三十三大關。長短期利率會微升,但央行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充分釋金。
金融市場抗壓性逐漸增強,其所受衝擊,應比上次總統大選時輕微,股價指數也不致回到四、五千點的水準。
現今台灣的總體經濟係處於「外溫內涼」的情勢,貿易順差擴大,工業生產、外銷訂單與其他經濟指標均指出景氣邁向復甦,預料在明年三月統總大選結束之後,政治面不確定因素消失,股匯市會作較大幅度揚升,利率亦可望回降。但長而言,中共併吞台灣的野心昭然若揭,台灣朝野若不團結一致,勤修內政,很難抗拒中共「促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