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者獨自拄著白手杖、緩步踏上公車,小心翼翼確認車次深怕搭錯...在旁人眼中或許是當天一段小插曲,卻可能是視障者每天會發生的事。科技部推動「輔助視障者公車搭乘計畫」,補助跨領域學研人員組成的「EyeBus」團隊攜手打造公車動態App,讓視障者抵達站點後透過App預約公車,避免搭錯或錯過車輛,打造安心搭車環境。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台灣視障者共有5.6萬人,約佔台灣總人口0.2%,其中,雙北市視障者佔全視障者約4分之一。以台北市來說,城市具備捷運、公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系統,交通方便,近年也陸續推出等公車專用App、建置無障礙設施、接送服務等,提升搭車便利性。
「化繁為簡」打造App預約公車 視障者不再害怕獨立出行
不過,由台科大設計系唐玄輝教授、余能豪助理教授,以及交大資工系張永儒助理教授,與多名研究員及設計師組成的EyeBus團隊,發覺多數無障礙設施及服務仍以明眼人角度為考量設計,對視障者來說實在不便。
比如說,公車業者雖訂定預約服務,是讓視障者先致電業者進行預約,並告知自身特徵,業者透過車機發送訊息,通知司機接送站點及視障者特徵,司機於該站停靠後,再透過車外廣播確認視障者搭車路線,視障者上車後,由業者致電確認狀況,即將到站下車時,再由司機透過車內廣播提醒。服務流程耗費人力,非但業者甚少接獲預約需求,視障者也鮮少聽過。
在候車的現場,因民眾反映車外廣播擾民,司機趨向關閉廣播。此舉導致視障者難以聽聲辨位,搭車難度更高、感到卻步,需要他人給予協助;部分視障者更不希望每次出行都要麻煩他人,希望能靠自身力量搭車。透過EyeBus服務系統,不僅能滿足視障者獨立出行之需求,也能強化社會服務。
EyeBus團隊以黑底白字、藍黃二種顏色作為Eye Bus動態App介面主色,透過線性排列呈現重要資訊,搭配旁白提供報讀,讓視障者操作時較易上手。EyeBus團隊並以台北市作為優先測試地點,與公車及車機業者配合,選定公車路線「南京幹線」,於其中3個站點鋪設「前門優先上車區」、候車區前方加裝反光條,進行測試。
測試前,EyeBus團隊先與公車司機溝通、進行培訓,讓司機們先行了解計畫主旨、整體運作流程,熟悉操作再上路,每回測試一結束,團隊會向司機詢問當日測試狀況,確認過程中皆有收到訊息、聽到提示聲,或是確認過程中有先前未盤點到的情境事件。
另一方面,每回測試前也會先向視障者指導、說明App與候車區的使用方式,引導視障者至公車站牌後,由視障者實際操作,選擇公車路線進行預約搭乘。搭車途中,若已接近預計下車站點,會透過App給予提示,測試結束後,團隊同樣會向視障者蒐集反饋,了解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
▲符合視障者需求,易學好用的公車動態App。(圖片來源:EyeBus團隊提供)
視障者反饋成前進動力 盼EyeBus服務擴大應用至雙北
EyeBus團隊透露,整體服務歷經一年多的時間,經過反覆修改、測試,收到許多人的鼓勵與反饋。
比如說,曾有視障者在測試過App及候車區之後,向團隊表達,獨自出行能夠不用再麻煩他人的感覺很好,也有視障者認為,EyeBus App不僅好上手、預約公車也是一大突破設計。
甚至有視障者在得知或體驗過Eye Bus預約服務後,特地寄手機簡訊及email向EyeBus團隊道謝,感謝團隊願意以實際行動改善視障者搭車問題,鼓勵視障者勇敢出行,不再只敢於熟悉的區域活動;同時向團隊透露,將會與視障夥伴分享計畫資訊,若有需要可協助團隊進行計畫。
EyeBus專案經理謝維安曾說,進行此項計畫時,「只有你超級超級奮力去做,大家才會願意來幫助你。」而每一次的測試與反饋,不僅讓EyeBus團隊相當感動,更成了激勵團隊持續向前的一大動力。
透過完成百餘場使用者測試,與30場、服務成功率94%的場域驗證,EyeBus團隊從對視障者的陌生到熟稔,對整個公車及車機的不了解到App誕生、甚至可預約公車,逐一將整個計畫從紙上搬到現實。
更於今年9月間舉辦的「Design for Taiwan」展覽中,向大眾展現-科技並不冷漠,而是可以貼近人性,與大眾分享,以「人」為出發點為考量的搭乘計畫。
展覽當日,唐玄輝教授透過演講,分享EyeBus從無到有的誕生歷程,並期望能將預約服務的應用範圍,由現在的南京幹線,逐步擴大應用至台北、新北其他公車路線。
科技不冷漠從「人」出發 找出可能性將服務延續
儘管唐玄輝教授認為,公車服務不會有做到最好的一天、只有不斷修正至更好;但在視障者與大眾眼中看來,團隊所打造的EyeBus公車預約服務,對於現今打造「無障礙」搭車環境仍有成長空間的社會而言,已是一項新的嘗試與優良範本。
未來該如何有效運用?不僅可依照EyeBus 服務的設計與成果持續進行,相關業者或許可藉由App使用人數、常用站點等數據資料,從中找出雙北地區視障者較多的區域,或是較常有視障者搭車的站點,針對其區域及站點深入了解,若有需要改善之痛點則可加強管理。
比如說,假設中山區視障者人數較多,相關業者應可針對該區域設置無障礙空間或設施,協助改善視障者生活環境,讓視障者獨立出行時能更加安心,同時,讓政府將有限的資源優先投入可發揮最大公共服務之處,達成將公共服務延續下去的目標,以及點燃改變社會的可能。
此外,EyeBus團隊透過網站,將視障者搭車現況與族群差異、公車司機服務現況列出,曝光App、車機系統、候車區等設計過程,以試行成效說明團隊如何讓服務更貼近真實、闡述此計畫中的核心理念與目標。
並期許,社會設計是100人共同走一步,慢慢帶來改變,每個人都可先從自身做點小改變、進步,慢慢地會有愈來愈多人跟上,最後變成一群人共同為同一價值、同一件事努力,每個人各出一份心力,共同讓服務持續進行不中斷。
EyeBus視障者搭乘公車服務完整介紹,請見:https://www.eyebustw.com/
▲EyeBus成果網站。(圖片來源:EyeBus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