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另類電商思惟》不拚倉儲規模、經營自媒體 搶下心占率首席 蝦皮出奇招黏住消費者

另類電商思惟》不拚倉儲規模、經營自媒體  搶下心占率首席  蝦皮出奇招黏住消費者

譚偉晟

科技線上

攝影/蕭芃凱

1223期

2020-05-27 11:13

布局不過四年時間,蝦皮購物的商城事業,已是momo、PChome兩大電商巨頭的強勁對手。採取不同的經營策略,蝦皮如何一步步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網購第一首選?

本是富邦媒體(momo)、網家(PChome)兩大龍頭之後的後進電商,如今蝦皮卻已成為二者最強的勁敵。在今年四月資策會的調查報告中,蝦皮成功超越momo、網家兩大電商龍頭,成為網友最愛的B2C網購平台。

 

從二○一五年拍賣起家到一七年推出商城服務,蝦皮能用四年時間迎頭趕上,靠的是特有發展策略。從倉儲發展規畫、結合娛樂的社群操作,甚至是最根本的操作介面,都能看見蝦皮與眾不同的差異。

 

策略一:不積極擴張倉儲

 

這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蝦皮從商城推出以來,一直採取和緩的倉儲空間擴張。一八年三月,「蝦皮24h」快速到貨服務推出時,曾一度被同業看衰。原因在於,當時的顯學是快速到貨服務,要廣設倉儲。

 

那時蝦皮的倉庫僅約兩千坪,遠不如對手一個物流中心就超過萬坪的規模,曾有電商業者認為蝦皮會做愈多,賠愈多。

 

但蝦皮品牌行銷部長廖君凰回應,從去年開始,蝦皮在台灣的業務已經擺脫虧損。蝦皮策略暨數據分析總監梁日威指出,即使推出二十四小時到貨服務,蝦皮並不積極擴張倉庫總容量。這與momo、網家都將營運重點放在倉儲升級管理不同,背後有著不同思考。

 

梁日威說明,對蝦皮而言倉庫的需求,是為了支援蝦皮二十四小時到貨服務,提供部分日用品的快速到貨,但並非所有商品都需要二十四小時。

 

凱絡媒體商務長、曾任燦坤行銷營運長的陳顯立分析,這源於策略上的根本差異。他以網家、momo兩大電商龍頭為例,「他們比較像通路;蝦皮比較像媒體。」與強調供應鏈管理、快速配送與價格優勢的傳統作法不同,蝦皮並不將重點放在廣設倉儲上。

 

「你看同一個商品,有多少個賣家就知道。」陳顯立解釋,蝦皮把拍賣與商城整合成同一平台的作法,產生了就算某個商城沒貨,其他賣家也能銷售的效果,「蝦皮把出貨的能量,交給商家去處理。」

 

策略二:直播、遊戲衝流量

 

相反的,蝦皮做了許多與銷售無關的事。像是線上猜謎、虛擬果園、轉播中華職棒球賽,盡可能吸引用戶目光。梁日威解釋,最終目的是要獲取流量,「因為用戶停留時間愈久,會有更多的交易金額。」

 

「我們的社群小編有自己的節目。」梁日威以五月二十日推出的配對直播節目為例,一小時活動中成功湊出三對情侶。該節目最高有四千人同時觀看,「我不知道,其他電商有沒有想要做這樣的事情。」

 

從去年三月推出直播服務,至今年四月,每周用戶停留時間已增加三成。蝦皮最新的「蝦蝦果園」遊戲,甚至每天有超過四百萬次的遊玩。

 

靠娛樂吸引用戶的成果展現在流量上。根據App Annie的統計,今年第一季蝦皮穩占台灣Android電商類App流量榜首;即使是電腦與行動版網站的總流量,根據similarweb五月一日的統計數據,也是台灣電商類網站第一。

 

此外,根據消費市場研究機構東方線上的報告,今年二月蝦皮消費者的月平均到訪次數近三.五次,高居電商第一。該報告指出,蝦皮使用者黏著度高,平均月貢獻總額約二三○○元。

 

抓緊流量的策略,陳顯立指出有助於蝦皮取得品牌賣家,「B2C的關鍵是B(商家),但B是為了C(消費者)去的。」有了巨大線上人流,蝦皮儼然成為賣家眼中的消費者集散地,亦更樂於登上蝦皮平台進行銷售。

 

策略三:高用戶數吸引賣家

 

這背後,少不了從蝦皮拍賣服務以來,所打下的厚實基礎。從一五年進入台灣,蝦皮購物先是靠「免運費」一招打響名號,接著強化超商取貨的服務,迅速累積起大量用戶。

 

最重要的,是蝦皮原生自手機的操作介面。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張筱祺說明,手機下單已成大趨勢,「電腦和手機下單的比率已是五比五。」有別於不少電商平台仍存在「跨網頁」的操作模式,「蝦皮就是一支App作所有事情。」陳顯立解釋。

 

「當我們推出商城,也是一個『登大人』的時刻。」梁日威指出,想擴大取得品牌客戶,勢必得推出商城服務。也因此,在商城推出時,蝦皮立刻用「三百萬開店行銷金」計畫,吸引其他平台賣家目光。

 

蝦皮的資料顯示,從一八年至今,品牌電商數量成長逾兩倍。為助攻品牌擴大聲勢、吸引消費者,蝦皮也不斷透過「購物節」、「超級品牌日」方式,擴大在商城的吸睛能力。

 

在今年第一季蝦皮母公司Sea的財報中,雖然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獲利)仍虧損二.六億美元,但電子商務調整後營收年成長達一一○.五%。人多就能聲勢大,儘管不曾揭露過台灣市場營收規模,但靠著用戶眼中的「心占率」,蝦皮正高速擴展其商城服務。

 

蝦皮

▲點擊圖片放大

 

蝦皮

延伸閱讀
拼便宜、到貨快、敢犯錯!mono 靠大數據縮短配送時間、距離
拼便宜、到貨快、敢犯錯!mono 靠大數據縮短配送時間、距離

2020-03-18

2019年電商上半場結算:momo蟬聯雙冠王、PChome集團翻身
2019年電商上半場結算:momo蟬聯雙冠王、PChome集團翻身

2019-08-15

悠遊卡、PChome、街口…也能吃網銀大餅
悠遊卡、PChome、街口…也能吃網銀大餅

2019-08-07

蝦皮靠這2個方法,在台灣開始賺錢...獲利背後卻藏著一大隱憂
蝦皮靠這2個方法,在台灣開始賺錢...獲利背後卻藏著一大隱憂

2019-05-22

不玩補貼業績反逆勢增溫?蝦皮營收年成長幅度竟飆1541%!
不玩補貼業績反逆勢增溫?蝦皮營收年成長幅度竟飆1541%!

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