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微軟孫基康的耐挫力 從送報童爬到最年輕總座

微軟孫基康的耐挫力 從送報童爬到最年輕總座

2019-01-30 16:40

二十七歲當上美商國家儀器台灣總經理、三十七歲被提拔為法商施耐德電機台灣區總裁、三十九歲又當上台灣微軟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經理,孫基康的職場之路走得既快又成功,不禁讓人好奇,在職涯發展的規畫、工作階段的選擇,他究竟有哪些獨特的策略?

然而,所謂的規畫與策略,卻不是孫基康自認能在職場順利逐夢的關鍵,「我不覺得自己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我只是喜歡去克服我面對的挑戰。」簡單有力的言詞,是孫基康從工程師、業務行銷,走向管理工作的心法與心路。

 

二○一七年被微軟大中華區總裁柯睿杰(Alain Crozier)找上,正式接任台灣微軟總經理一職,孫基康的職場表現也成為外商圈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他十歲時擔任送報童,當時就能了解客戶服務滿意度的重要,比一般人更早體會商業世界的運作。

 

在大學畢業後踏入職場的時刻,則是孫基康極為重要的提升階段。「我發現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我需要加速學習。」十歲後就在美國生活的他,回想起○二年從美國回到台灣、從工程師轉戰業務代表,孫基康笑說,當時太多的「無知」鬧了很多笑話。

 

他舉了一次拜訪客戶的例子,當他經過警衛室被攔下,對方問說是不是要「洽公」,他聽得一頭霧水,直說「不是」,但對方問他來做什麼,他又回答「來拜訪、介紹產品」,結果雙方就在警衛室雞同鴨講好一陣子。

 

「當時對台灣的環境、文化,我都沒有基礎。」為了快速補足自己的不足,孫基康每天清晨五點起床,花一個小時透過網路進修,「我不覺得學習過程中有一兩件多偉大的事情,因為你的思惟是不斷地在克服挑戰學習。」

 

即使如今擔任台灣微軟總經理,這個習慣也沒有停下過,畢竟,當初他可是從一個不懂IT(資訊科技)產業的基礎,決定接下微軟這個IT產業要角的管理工作。

 

事實上,這也是孫基康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關鍵,也就是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不斷強調的成長式思惟。「每個人、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挑戰,重點是我喜歡去克服我面對的挑戰。」孫基康指出,他的職涯規畫並不特別,他只是喜歡接受挑戰、克服挑戰,「不是我選擇了微軟,是機會來找我的,而我接受這樣的挑戰。」

一直抱有進修念頭的邱詩瑜,有一天在上網備課時偶然看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進修課程,「當時一看到『聲譽管理』,覺得這就是我要的。」她進一步瀏覽進修課程內容簡介,發覺聲譽管理在台灣還是個非常新穎的概念。「到現在為止,台灣對聲譽管理的討論還是非常少,在形象管理的理解上相對狹隘。」

 

為了深化禮儀的概念和運用,邱詩瑜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進修課程。2014年暑假,趁著學校演講邀約的淡季,她飛往丹麥,進修「企業聲譽管理」與「行銷策略」,正式展開進修之路。

 

禮儀x商管x行管=無可取代

 

原本英語就不錯的邱詩瑜,到了哥本哈根商學院上課更是如魚得水,上台簡報、撰寫報告都不成問題。「語言能力好,幫助我更快搜尋到想找的資源。」商學院的進修經驗,讓邱詩瑜懂得「從企業的角度運用禮儀的專業」。爾後受邀到企業講課,她會先了解公司的工作程序、培訓員工的目的,從而設計較符合企業需求的形象管理方法。

 

她以某知名進口汽車的企業培訓經驗為例,企業方認為只需培訓好員工的禮儀,便能減少與客戶的衝突。「但我會去找出問題的來源、研究德國原廠的標準作業流程是什麼,再把國際禮儀融入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客戶問題。」

 

為了研究標準作業流程,甚至必須閱讀英文原廠資料,「因為翻譯後的資料,往往會與原意有出入」,她解釋,並表示進修課程讓她對禮儀的應用,上升到聲譽管理的層次,「或許這是我和其他講師不同的地方,因此能不斷接獲企業演講邀約。」

 

針對進修領域的選擇,邱詩瑜建議,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別跳脫原本的專業,要有延伸、關聯性」。例如她選擇再到中國南開大學進修,是因為她在丹麥進修時發現,丹麥政府會補助企業人士到中國學習東方禮儀。「禮儀不會永遠一成不變,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未來的國際禮儀將會融合更多中式文化。

 

觀察到這個趨勢,為了使禮儀的專業與時俱進,邱詩瑜決定前往中國進修、了解當地文化。到南開大學進修管理學後,雖課程偏重討論行政管理,但她發現從政策的高度學起,是最快了解中國企業管理邏輯的方式,也意外涉獵政府管理的背景知識。

 

當你跨足越多領域,中間產生的交集越強,這項能力就越無可取代。」邱詩瑜以「禮儀」為核心領域,結合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背景,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獨特性,常保不被取代的能力,讓競爭力屹立不搖。

 

分析優先順序 精準利用時間

 

在職進修不僅需要決心,如何兼顧工作、生活和家庭,還能抽空準備進修的報考科目和課業,更考驗時間管理的功力。對此,邱詩瑜認為「懂取捨」很重要,「以前幾乎每天、早中晚都可以各安排一場演講,但在準備考試之際,就必須推掉一些邀約,一個月只排兩、三場演講。」除了工作,她也盡量減少一般飯局活動,「因為一旦你出門,消耗掉的就不只是時間,還有體力。」

 

維持健康的生活,是有效運用時間的先決條件。「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若失去健康,什麼事都做不成。」邱詩瑜強調。為了保持健康,她作息規律、嚴格分配時間,「扣掉一天八小時的睡覺時間,剩下的16小時分配給工作、生活和進修,每個面向就只有五小時。」深知時間珍貴,邱詩瑜把握一天當中思慮最清晰的時刻,每天凌晨四點到六點起床讀書。她也善用工作空檔或任何零碎時間,完成課業或日常工作。例如在高鐵、捷運上,邱詩瑜會閱讀隨身攜帶的資料;想買一雙高跟鞋,就規畫好兩場不同地點的演講,在途經的百貨公司買鞋。

 

因為在職進修,邱詩瑜認為自己更懂得分配和運用時間,「不只對工作有幫助,也會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分析人生不同面向的優先順序,學會取捨,才能往前邁進。」她也勉勵,在工作上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時,不妨化阻力為動力,及早規畫和準備,透過在職進修「充電」,幫助自己走得更遠、更穩。

 

About邱詩瑜

出生:1979年

現職:國際禮賓親善協會理事長

經歷:文官學院公務禮儀講師、2017臺北世大運志工培訓講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校園講座講師、Acer宏碁集團外聘講師

學歷: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學士

專長:國際禮儀、美姿美儀、形象塑造、企業服務SOP制訂及訓練

 

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邱詩瑜用這招!

 

- 方法: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修習「企業聲譽管理」、「行銷策略」課程;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班

- 優勢:取得學分、學位;課堂上與教授互動,學習更深入

- 如何不被取代:發展多重領域,並與專業結合

- 擠時間策略:早起兩小時、善用通勤時間或演講空檔、婉拒邀約

 

 

本文選自《English Career》第63期

延伸閱讀》公開台灣企業語言要求 近8成語言條件是英語

 

圖說:邱詩瑜觀察到國際禮儀發展趨勢,選擇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照片提供/邱詩瑜)

延伸閱讀
職場菁英必學,關鍵對話溝通術
職場菁英必學,關鍵對話溝通術

2019-01-29

LINE TV新舵手  用「三倍成長」挑戰愛奇藝
LINE TV新舵手 用「三倍成長」挑戰愛奇藝

2019-01-23

林靜芸/50歲後,是人生的第三樂章!把握退休生活5個特色,讓生命更精彩快樂
林靜芸/50歲後,是人生的第三樂章!把握退休生活5個特色,讓生命更精彩快樂

2019-01-14

畢業10年,年薪百萬!這樣做事,你在職場中才能越來越值錢
畢業10年,年薪百萬!這樣做事,你在職場中才能越來越值錢

2018-11-05

喜歡聽重點還是在意細節?跟著職場專家學「看懂」你的老闆跟客戶
喜歡聽重點還是在意細節?跟著職場專家學「看懂」你的老闆跟客戶

2018-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