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高雄的一家低調工廠,背後卻有艾司摩爾、美商應用材料、漢微科等大廠力挺。公準如何藉由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把國際級客戶緊緊抓牢?
「今天大概是我第一次,看到蘇總(董事長兼總經理蘇友欣)穿西裝吧。」談起與公準精密工業(簡稱公準)過去十二年的合作,台灣艾司摩爾全球卓越創新中心總監趙中榛一席話逗得全場大笑。他回憶每次去找蘇友欣,總會看見他從機器設備中鑽出來,「那就是傳統中小企業的領導者,身先士卒。」
如今,這家黑手企業也走到了上櫃之路。在十月十九日上櫃前業績發表會上,不只是全球知名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半導體及顯示器設備大廠美商應用材料、台灣半導體設備檢測廠漢微科、行政院科技會報都派代表出席祝賀,讓外界不免好奇這家生產零組件的公司,為什麼能找來這些一線國際大廠為它站台。
競爭優勢 專注高精度零組件
從一九七八年成立至今已有四十個年頭,蘇友欣聊起創業初期本來是做模具,「但我做了一年多,就覺得要轉型了。」意識到不做能技術累積的產品,未來很容易被其他競爭者取代,蘇友欣決定朝高精度的零組件去發展,工序一口氣從七、八道提升到數十道,成功做到五微米精度,確立了競爭優勢。
而數十道工序的零組件要做到高精度,最耗費的就是時間,如何效率化,關鍵在流程。「一個合金材料,要經過十幾二十個流程。」蘇友欣說只要一個流程掌握不好,就會導致產品品質不佳,因此少有廠商願意花心力在高精度的零組件生產上。
但學機械起家的蘇友欣,面對高難度的挑戰卻是樂此不疲,「我那時住在工廠,每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一方面不斷鑽研在製程上改善;另一方面也強力推動標準作業流程,確保每天即使有五千種以上零組件同時生產,也能維持產品品質。
公準董事長蘇友欣指出,高精度零組件的生產製程複雜,每一個環節的差錯都可能導致品質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