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從Uber、奧迪到波音 都在瘋飛天車

從Uber、奧迪到波音  都在瘋飛天車
今年5月的優步空中交通峰會上,優步前產品長霍登(Jeff Holden,左起)、FAA代理署長艾威爾(DanElwell)及優步空中交通計畫負責人艾利森,相聚討論空中計程車的可行性。

2018-10-31 14:11

從蛋白區到蛋黃區的通勤時間,有沒有可能從兩小時縮短為十分鐘? 解決方案是:飛天車。它將是矽谷五年內最熱門的關鍵字,未來的都市交通,不只地上跑的,更有天上飛的!

「你看,從台北車站到淡水,搭公車得花上一一○分鐘,但如果搭uberAIR(空中優步)只要九分鐘。」

 

《今周刊》專訪當天,Uber(優步)空中交通計畫「Uber Elevate」負責人艾利森(Eric Allison)指著地圖上一架小飛機比畫著。

 

艾利森本該是前一天晚上從美國加州飛到桃園,但因誤點,足足延遲到清晨才抵達。大飛機雖然嚴重地耽擱到他的行程,他對未來都市上空盤旋的小飛機,信仰仍十分狂熱。

 

談起空中飛車的服務,艾利森雙眼發亮,彷彿等等出門就能立刻搭到一架。「優步的空中飛車,最快二○二○年就可以在東京奧運亮相。」這位史丹福大學航太工程博士在航太領域工作超過十二年,今年三月才加入優步這個兩歲的新部門,「現今的交通問題,必須從第三維度解決。」

 

他飛了半個地球來到台灣,是為了和台灣的合作夥伴洽談。優步想催生一輛飛天電動車的夢想,台廠也有機會在這裡搶到商機。台灣中橡集團旗下電池芯廠「能元科技」今年已與優步簽署合約,將提供飛天車最重要的鋰電池芯,是台灣第一家取得飛天車競賽入場券的公司。

 

skyport

優步的空中航站概念圖預想,當城市中的空中交通逐漸成熟,大樓的建築設計也有可能隨之改變。(圖片/Uber提供)

 

商機大!從手機到半導體都有機會

 

艾利森指出,除了能元,優步仍繼續在台灣尋找合作夥伴。「飛機裡就是一台巨大的電腦,手機產業鏈、電動車產業鏈及半導體產業鏈,都會是我們尋找合作的方向。」

 

優步喊出兩年後空中飛車就要亮相,這樣的飛天大夢不是憑空喊的,航太公司和汽車製造廠都爭著分一杯羹。

 

航空巨頭波音(Boeing)旗下的航太創新科技公司歐若拉飛行科學(Aurora Flight Sciences)、美國最大商用及軍用直升機製造商貝爾(Bell),以及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等大型飛機製造商,都加入了優步的計畫。

 

飛天車矽谷新創圈這幾年最性感的題材之一,優步的艾利森不是唯一這麼相信的人。即使乍聽之下,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老哏情節,但在矽谷人的眼裡,不用半世紀,飛天車只要五年內就可以商業化。

 

Google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近來熱中的投資標的就是它。口袋極深的他不只投資一家,而是三家飛行車新創公司。艾利森曾任職執行長的利艾若(Zee.Aero),就是其一。

 

更多其他傳統的飛機公司、汽車大廠也沒敢缺席。空中巴士(Airbus)和德國汽車大廠奧迪(Audi)亦聯手打造飛天車「Pop.Up」,將在奧迪總部測試;Volvo母公司中國吉利汽車,更收購美國新創公司特拉福吉亞(Terrafugia),宣稱明年將推出飛天車。

 

不到幾年,飛天車從矽谷開始擴散,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你大概很難想到,主要原因之一,竟是矽谷可憎的通勤問題。

 

Pop.Up

空中巴士積極進軍空中飛車,在2017年日內瓦汽車展展出Pop.Up的概念雛形。

 

需求旺!矽谷通勤族的噩夢啟動創新

 

矽谷可能是全世界通勤族最害怕的地獄。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統計,矽谷是全美「長通勤時間」比例最高的城市。

 

因為山谷及海灣地形的限制,矽谷長不到八十公里,寬約三十公里,塞了成千上萬家科技公司。人在矽谷,找到了工作,卻找不到合理的房價,只能愈住愈遠、通勤距離愈來愈長。

 

一個「超級通勤者」,可能每天耗在路上的時間,就花了三小時甚至四小時;一個「極限通勤者」,則有可能天沒亮就得出門,每天花六小時,只為上下班。交通主要幹道一出車禍,所有人都得懸著心,一分一寸地蝸步前進。

 

矽谷的創新活力眾人稱讚,但很少人看見創新背後,是多少人耗在高速公路上無謂的時間。要脫離彎彎繞繞的陸上交通工具並避免塞車,矽谷人想到的是直線距離;而空中,就是最好的實現方式。在一個全地表最創新的地區,飛天車,有何不可?

 

離開了矽谷,塞車早就是一個不分地域的國際問題。矽谷如此,北京如此,東京如此,世界各地的國際大都會,幾乎都是如此。今年八月,日本政府開辦產官會議,首度邀請歐美飛機大廠及科技公司,共同商討飛天車「上天」的安全及法規架構。

 

說到底,飛天車其實和直升機垂直起降的概念非常相似;但過去直升機並未成為日常交通工具的原因,在於造價成本高昂,以及飛行、起降都無法避免的巨大噪音。而電動車的出現,讓汽油馬達改為電動馬達,第一步就可以克服噪音問題。

 

雖然電動車成本目前還比燃油車昂貴許多,且市面上連電池及燃油混合動力的飛機都未曾出現,在這群信仰飛天車的未來主義者眼裡,一旦大量製造,飛機電動馬達成本降低只是遲早的事。

 

以優步研發中的載具為例,每充電一次,就可在離地一至二公里的高度飛行近百公里,最高時速可達三二四公里,媲美台灣高鐵的極速。

 

優步去年宣布,二○年要在美國德州的沃斯堡(Fort Worth)、佛里斯克(Frisco)和洛杉磯(LA)舉行uberAIR的試飛計畫,預計二三年推出商用服務。美國航太總署(NASA)也將與優步簽訂協議,就法規及後勤合作研究。

 

關卡多!法規、電池技術要先解決

 

二○一九年、二○年、三○年……,飛天車的各方勢力競標般漫天喊價,誰都想搶得最早的頭彩,讓飛天車成為都市運具。但不可否認,飛天車要飛上天空,還得先解決法規問題、證明電池技術及馬達動力可行,並消除大眾對於飛天車的疑慮。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就不贊同飛天車的想法,稱其極度危險,無法規模化營運。

 

「記住我的話,飛機和汽車的綜合體即將出現。」一九四○年,「現代汽車之父」亨利.福特是這麼預測未來的交通工具。有趣的是,半個多世紀後,做出第一輛量產電動車的馬斯克,卻直呼飛天車「是愚蠢的主意」、「絕不是交通運輸的未來」。

 

未來運輸載具到底會如何演變?五年內可見真章。

 

各廠商飛天車研發狀況

延伸閱讀
邊緣運算、車聯網  下一個半導體關鍵字
邊緣運算、車聯網 下一個半導體關鍵字

2018-09-12

飛天車投資熱 15強比高下
飛天車投資熱 15強比高下

2017-12-25

二次電池:下個千億美元產業
二次電池:下個千億美元產業

2017-04-13

高達能源》轉攻高端市場  今年業績成長近20倍 芬蘭巴士到德、西電動機車  都用它的電池技術
高達能源》轉攻高端市場 今年業績成長近20倍 芬蘭巴士到德、西電動機車 都用它的電池技術

2016-09-15

「社區型綠電系統」展示運行活動動力 電池再利用開創綠電新契機
「社區型綠電系統」展示運行活動動力 電池再利用開創綠電新契機

2016-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