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I比數字,注定失敗,原本人的幸福就不是數值能轉換、涵蓋的!
事關人類幸福的政策,不該繼續追求數值,否則掌控AI的人,將會掌控人類。
最近在日本電視上看一個名為選拔音樂王的少年少女歌唱賽,明明唱得好的選手,得分以微差敗給更幼齒選手,因音準占的評分比率,比表現力大多了,抓音跟音準電腦軟體越接近的人得分越高,年紀越小越有利,高得分選手雖也唱得不錯,但總有違和感,不會感動。
我邊看電視邊抱怨「乾脆讓AI唱算了!」今年寫了《棋士與AI》而在日本及台灣出版的王銘琬在旁說:「原本跟人的直覺或幸福有關的玩意,用數字來表達是沒AI時代的權宜手段,但AI時代,如果大家還追求數字、數值,就只好模仿AI、受AI支配,因為AI數字表現最厲害,人類需要新基準來對抗,原本人的幸福就不是數值能轉換、涵蓋的!」
王銘琬常舉的例子是,沒相機的時代,肖像畫是比誰畫得最像,但有了相機後,人對肖像畫乃至繪畫藝術發展出另外一套欣賞基準,不再追求畫得像就好。他認為,一塊稻田若因AI品種改良等而產值倍增,且沒破壞環境等,當然很不錯,但事關人類幸福的總體經濟學或政策,不該繼續追求數值,否則人類只能成為掌控AI的人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