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陸媒:LG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

陸媒:LG手機業務退出中國市場

國際電子商情綜合環球網、中國經營報、新浪科技報導,一位 LG 北京辦事處代表的人士指出,「LG 智慧手機業務退出中國了」。

LG(003550-KRX) 退出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與上一個時期的財務業績不佳有關。根據 2017 年的一份報告,這家韓國公司在 2017 年最後一個季度巨額虧損了 1.92 億美元。該公司的移動部門正在走下坡路,在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該公司也坦承,正是由於中國品牌的激烈競爭導致的。LG 公司表示,華為、OPPO、vivo 等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以及零組件成本的上漲都是造成虧損的原因。

 

據報導,LG 手機自從 LG 發布 V10 和 V20 之後,在中國幾乎就沒有了任何動靜,在全球手機銷量下滑的情況下,2017 年 LG 手機銷量為 1390 萬部,較 2016 年下降 1%。

 

雖然沒有 LG 官方提供的中國市場的 2017 年的銷售數據,但是據估算 2016 年全年 LG 的手機銷量僅為 16 萬台,而當年中國智慧手機總銷量有 4.8 億台。而且 LG 在 2017 年最重要的旗艦在中國尚未推出,包括 2017 年上半年推出的 LG G6 和下半年推出的 V30,LG 最後一款在中國推出的手機是 2016 年 5 月推出的 LG G5 SE。

 

2018 年 1 月 25 日,LG 電子公布了 2017 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其營收和利潤均有較大增長,但 LG 移動部門虧損較為嚴重。財報顯示,2017 年第四季度,LG 移動部門虧損達 1.9 億美元。2017 年 LG 手機銷量為 1390 萬部,較 2016 年下降 1%。

 

放眼全球而言,LG 依舊是全球前十的智慧手機廠商,並且在北美、拉丁美洲等地依舊保持這不錯的市場份額。幸運的是,該公司預計將只退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LG 將留在中國高科技市場與其他產品上耕耘。

 

※本文授權自鉅亨網,原文見此

而談起這座小鎮為何會開啟零垃圾計畫?時間回到二○○三年,上勝町的垃圾焚化爐使用年限已到,加上焚化後所產生的戴奧辛也遭到居民抗議,因此上勝町決定關掉焚化爐,發表「零垃圾宣言」,讓居民落實將垃圾分類成四十五種,目標是「省下一座焚化爐」。

 

垃圾回收率達八一%  年省半座焚化爐使用花費

 

十五年來成績顯著,現在上勝町垃圾回收率高達八一%,不僅是日本的模範村落,更是世界第一。上勝町町長花本靖指出,這些垃圾回收後賣給中間回收商,一年必須支出六百萬日圓,回收所得約兩百萬日圓,也就是「一年必須支出四百萬日圓,但支出費用只是蓋一座焚化爐八百萬日圓的一半。」

 

走進上勝町資源回收站,垃圾被嚴謹有序地分成四十五種,光是紙類就分成報紙、雜誌、壓扁的牛奶盒等七種;寶特瓶的瓶蓋與瓶身必須分開棄置,就連玻璃瓶的顏色都必須分門別類。回收站的一旁,還有告示牌與水龍頭,提醒居民裝過食物的容器,必須清洗乾淨後才能回收。

 

採訪時見到一位主婦牽著小孩,把一大包塑膠袋丟入回收桶,再把一疊紙放入回收站,她說:「只要在家先分類好,就不會覺得麻煩。」日本零垃圾學院執行長坂野晶表示,「在推動上沒遇到什麼困難。」他秀出一張照片指出,「大部分的居民家裡有七、八個垃圾桶,在家先把垃圾分類之後,再拿過來回收。」

 

不僅垃圾分類,「資源再利用」的概念也深植小鎮居民心中,還能再使用的二手衣、木材、書籍、保溫杯等,陳列在「kuru-kuru手藝中心」(kuru-kuru日文為「再循環」之意),讓有需要的人前來挑選後帶走。

 

不要的舊衣物在居民的巧手下,化身成為可愛玩偶、布袋與圍巾等,「這些都是村民的巧思手作,我非常喜歡。」一名遠從歐洲來這裡實習的學生,滿心欣喜地說。

 

上勝町

▲點圖放大

 

現場2  垃圾99%可回收  文青回收公司有藝文fu

 

上勝町創下零垃圾奇蹟,但若沒有中間廠商將垃圾拆解成各項元素再整合,仍然無法被有效利用。

 

位於日本群馬縣前橋市,一家廢棄物回收企業NAKADAI,就在循環經濟裡扮演著重要角色。除了廚餘之外,所有的事業廢棄物被卡車送往這裡,經過不同的機器處理,被一一拆解成銅、鋁、鋼、鐵、塑料等約五十多種材料。「垃圾被送來這裡,可做到九九%回收,絕不再產生絲毫垃圾。」NAKADAI代表董事中台澄之相當自信地說。

 

中台澄之原本從事金融業,二○一○年接手父親廢鐵處理廠後,一手打造這家文青垃圾回收公司。「我不是垃圾屋,我是要做一家創新的公司。」中台澄之熱血地說,人們一直在生產新事物,卻不管物品廢棄後要如何再利用,不僅不環保,地球資源也會不夠用。

 

中台澄之

NAKADAI代表董事中台澄之(右)接手父親(左)廢鐵處理廠,打造一間資源循環公司。

 

廢鐵壓成「鋼塊」再製  電線抽取銅絲、整合運用

 

走進NAKADAI工廠,聞不到一絲惱人的垃圾臭味,一包包的廢棄物井然有序地包裝好,每一包都用標籤註明來源、名稱,完全打破外界對垃圾處理廠的想像。

 

一大堆從四面八方來的廢鐵,經機器擠壓後成為一個個「鋼塊」;回收來的大批電線被集中在廠房一角,工人一條條地放入機器後,取出裡面的銅絲再利用。而成分複雜的舊電扇、電腦等,工人則拿著螺絲起子一個一個將其拆解,把鋼鐵、塑膠分開來後,再整合賣給企業。

 

工廠的另一頭,還有一間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創中心,許多文創業者都到此「淘寶」。中台澄之把玩著五顏六色線圈所做成的小狗、磚塊等,旋轉著舊咖啡袋做成的雨傘,「像有些古早味餐廳需要舊腳踏車做裝飾,我們就可以提供,不要再去工廠仿製一輛復古腳踏車,那等於製造新垃圾。」中台澄之有策略地賦予舊物新價值與生命,成為循環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

 

銅絲回收

廢電線經過機器加工,還能抽取出銅絲回收。

 

NAKADAI

地點:群馬縣前橋市

員工:56人

特色:廢棄物99%回收

 

現場3  破銅化身東奧獎牌/現場4  底渣填出競技會場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機、電腦、家電用品等電子垃圾也逐年增加。根據聯合國「二○一七年全球電子垃圾監測報告」顯示,一六年全球各地總計產生四四七○萬公噸的電子垃圾。

 

日本東北大學選礦製煉研究所南條教授一九八八年提出「城市採礦」的概念,人們不需要從大自然汲取資源,而是把城市裡的電子廢棄物視為礦產,回收後提煉出有價值的金屬。

 

這個構想被日本運用在即將到來的二○二○年東京奧運上面。日本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進行一項創舉,號召東京民眾拿出家中不要的電器用品,包括廢棄手機、電腦、電扇等,由政府提煉出金屬,共同打造東京奧運五千面獎牌。

 

「有看到政府在地鐵上宣傳,是非常好的概念,不僅可以節省舉辦奧運的支出,還可以幫助東京減少電子垃圾。」居住在千葉縣的橋本佳奈說。

 

JX金屬公司

JX金屬公司將蒐集來的電子垃圾破碎後,提煉成金屬,讓垃圾有效再利用。

 

電子垃圾提煉商機大  41支手機含有一公克黃金

 

不要以為從電子垃圾裡提煉金屬,費工又沒商機,根據聯合國電子廢棄物報告中指出,四十一支手機裡大約含有一公克的黃金,顯然已成為循環經濟中一門顯學。

 

隱身在茨城縣群山之中,以採礦起家的「JX金屬株式會社」,前身是日鑛金屬公司,於一九○五年成立,採礦事業曾遠跨至台灣,至今新北市黃金博物館裡,仍保留日鑛公司的挖礦機。隨著時代變遷,「現在沒有礦可挖,必須轉型為城市裡淘金。」一名員工說。一○年改名為「JX金屬株式會社」,轉攻電子廢棄物從中提煉貴金屬,每年靠著城市採礦,坐擁六百億日圓營收。

 

JX金屬日立事業所長中島光一說,「二○一七年大約回收了十萬公噸的重金屬。」收購地區橫跨日本、台灣、東南亞、歐洲、美洲、拉丁美洲等。電子廢棄物收集破碎後,第一道程序先送進高溫「燒卻爐」,把可燃物如塑膠先燒掉,接著再按照不同金屬特性送進「熔融爐」,提煉出銅、金、銀、鉑等十六種金屬。

 

中島光一表示,從廢棄物提煉金屬,純度當然沒有那麼高,還必須經過機器加工處理,而且排出的廢水、廢氣較為嚴重,但機器都設有集塵機等環保設備,「盡量做到完全沒有公害。」因此周邊也無居民抗議。

 

JX金屬公司

地點:茨城縣日立市

資本額:750億日圓

特色:城市採礦

 

東京灣填海造夢之島  「三明治施工法」更環保

 

廢金屬經提煉後,垃圾也能變黃金;但焚化爐燃燒垃圾後產生的底渣、飛灰,不只乏人問津,若欠缺有效管理,還可能成為社會問題。

 

日本是垃圾製造大國,但也把廢棄物處理發揮得淋漓盡致。記者來到日本人口最密集的東京都,這裡有二十三個區,總面積二一八七平方公里,焚化爐就達二十一座,一年焚燒出的底渣約四十五.四萬噸。

 

但東京卻從一九六○年代開始,把底渣拿來「填海造地」,目前在東京灣附近,就填出二七六九公頃的土地。這些新土地被開發為港灣設施、工業區、公園、台場購物中心等。

 

像是位於東京灣中央防波堤內側的「夢之島」,就是二○二○年東京奧運馬術、皮艇、帆船、自由車等項目的預定競技會場。東京環境局官員表示,早期填海造地衍生惡臭,垃圾排放的沼氣也容易引起火災,現今採獨特的「三明治施工法」,先鋪一層水泥、一層垃圾、再一層水泥,防止粉塵飛揚,而且在填海造地四周還架起攔護網,防止垃圾飛至海上。

 

原本日本居民對填海造地很反感,但吸引了許多工廠、商業大樓進駐,創造出經濟價值,以致東京灣附近的大田區與江東區居民,還為土地所有權大打領土戰,目前這爭議仍未有結論。可見技術上處理得好,嫌惡土地也可以成為黃金地段。

 

當各國都在頭痛垃圾處理問題時,日本已建立循環型經濟社會,可燃垃圾經焚化後拿來填海造地,或轉化成再生粒料;塑膠、電子垃圾則提煉出具價值物品。這樣環環相扣,讓地球資源物盡其用,垃圾也能延續出新生命。

 

東京灣港區

東京都將焚化爐底渣拿來填海造地,造出新港灣、新公園。圖為東京灣港區。

 

夢之島

地點:東京都江東區

面積:153 公頃

特色:填海造地

 

現場5  日高市「零焚化爐」  再生粒料鋪路當建材

 

位於埼玉縣西南部日高市,人口約五萬六千人,每年製造一萬五千噸可燃燒垃圾,境內卻沒有任何一座焚化爐,到底怎麼辦到的?

 

系統造價二十億日圓  每年處理一萬五千噸垃圾

 

日高市在一九九三年,有鑒於焚化爐會產生戴奧辛,即與區內的太平洋水泥合作,研究出一套循環系統「AK系統」,直接在水泥廠內燒完城市垃圾,焚燒剩下來的底渣,經加工成為環保建材「再生粒料」融入水泥原料裡。

 

垃圾車駛入水泥廠裡,把一包包家庭垃圾投入密閉的接收室,送入垃圾資源轉化窯,轉化窯緩慢轉動,將垃圾破碎、混合,經過三天的好氧發酵,讓有機物完全分解。一般焚化爐溫度約八百至九百度,但這邊的垃圾底渣直接進入一四五○度高溫的水泥窯,燒製成再生粒料,讓底渣不再只能掩埋。一名工作人員形容,「以前爐渣是送去掩埋場,現在是放入水泥裡。」且高溫燃燒後,不會產生戴奧辛。

 

太平洋水泥廠長前川修一表示,這套AK系統造價約二十億日圓,每年處理一萬五千噸垃圾,「幾乎是日高市的垃圾。」再把底渣混入水泥原料,如此每年可生產一四○萬噸水泥。可運用在道路工程,甚至是住家建材,在日本,只要符合工業標準水泥氯離子成分控制在350ppm以內,即符合法規要求。

 

太平洋水泥廠剛開始焚燒垃圾時,也有遇到居民抗議,但水泥公司充分讓居民理解水泥廠不是在汙染環境,反而解決垃圾問題,並對環境有所貢獻。現在日高市「市內不用任何一座焚化爐」的技術,成為城市宣導的招牌,更吸引世界各國的人前來參觀考察。

 

太平洋水泥公司

太平洋水泥公司替日高市居民燒垃圾,轉化為再生粒料混入水泥建材內。

 

太平洋水泥

地點:埼玉縣日高市

員工:1746人


垃圾

▲點圖放大

延伸閱讀
手機成長趨緩?童子賢:每年都悲觀預測 每年都沒有很悲觀
手機成長趨緩?童子賢:每年都悲觀預測 每年都沒有很悲觀

2018-02-05

日系手機剩三家!富士通手機業務賣給北極星資本集團
日系手機剩三家!富士通手機業務賣給北極星資本集團

2018-01-26

聯發科、敦泰合作夥伴 陸手機商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股權遭凍結
聯發科、敦泰合作夥伴 陸手機商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股權遭凍結

2018-01-17

從窮苦留學生到財務自由,富爸爸給女兒的投資理財忠告:人生如投資總有震盪,但堅持就會見到複利
從窮苦留學生到財務自由,富爸爸給女兒的投資理財忠告:人生如投資總有震盪,但堅持就會見到複利

2024-03-27

如何把壓歲錢變「龍年超強錢母」?紅包3大類理財法 他靠2萬元滾出100萬
如何把壓歲錢變「龍年超強錢母」?紅包3大類理財法 他靠2萬元滾出100萬

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