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電子競技(eSports,簡稱電競)是電玩遊戲玩家的一個社群,經常齊聚一堂玩起「絕對武力」(Counter of Strike)、「決勝時刻」(Call of Duty) ,以及「英雄聯盟」(League of Legends)等遊戲。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
這些多人同時上線的電玩競賽,造就無數「英雄聯盟」的冠軍、「決勝時刻」最偉大的射手、「快打旋風」(Street of Fighters)的頂尖高手。
今日,隨著電競的不斷發展,ESPN、時代華納等媒體巨人都在播映電競冠軍賽及相關賽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在2014年收購線上遊戲廣播翹楚、串流直播影音平台Twitch公司;YouTube也想進入串流直播遊戲業,成立了YouTube Gaming。
的確,電競市場正在蓬勃成長。若在Google搜尋「lol」,不僅不會出現「哈哈大笑」(laugh out loud)的搜尋結果;反之,它會出現最受歡迎的電競遊戲「英雄聯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電競市場未來會有多夯。 這項遊戲已催生一個名為「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的全球社群,也是就是著名的LCS或LOL eSports。
電競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剛開始時,是由一群朋友在彼此家中舉辦區域網路(LAN)聚會,這些人往往玩到深夜,後來變成一項官方網路及專業電玩遊戲錦標賽,並且組成有合法隊伍參加的聯盟,例如,Denial、AHQ及MLG等組織就有多個聯盟;此外,Dota 2錦標賽的獎金已超過2,000萬美元。
甚至出現了為即時播報電競比分而設立的網站,可讓無法到現場觀賽的電競迷即時追蹤賽況。另外,也有類似夢幻足球的夢幻電競聯盟,以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電競投注場。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傳統媒體公司想在這股洪流變成主流之前掌握此一潮流趨勢。目前,全球約有3億人湧入電競市場,而且還在快速增長中,到了2020年,電競人口將接近5億人。金融機構開始嗅到錢味了,高盛估計,去年電競市場規模約為5億美元,預期未來三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到22%,市場規模有機會超過10億美元。
從中國的電競熱潮來看,上述估計恐怕還是相當保守。在電玩市場欣欣向榮的帶動下,中國早已掀起電競熱潮,頂尖競賽隊伍一年的收入約有人民幣3,000萬元(約450萬美元),包括比賽獎金、商業代言以及熱情粉絲的付費在內。騰訊、阿里巴巴集團等遊戲開發商,正競相開發電玩,鼓勵粉絲前往競技場捧場,出售比賽轉播權。電競市場研究公司Newzoo估計,今年與電競有關的銷售將達275億美元。
看原文: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69/29143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