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來襲,人類將被取代走上末路?!雖然舊的工作會被取代,但新的業務也將誕生。
二○一四年谷歌開發的程式阿爾法狗(AlphaGo)橫掃世界棋壇後,人工智慧這議題進入眾人視野,時不時就成為新聞焦點,並且造成一種假象:人類終將被電腦取代。越來越多報導四處點名人工智慧準備屠殺的清單,散播恐慌。
幸好我們有行為經濟學,這些學者透過可重複的實驗證明,人類對於壞消息的驚恐反應強度,倍數於好消息的振奮效應。在金融市場操作是這樣,在面對機器人出現的時代也不例外。
單單作為投資者、投機客,的確要隨腎上腺素分泌追逐無止境的訊息,才能快進快出,降低傷亡率。但是想當成功的投資家,卻需要獨立判斷能力,才能在海量資訊迷霧中,做出正確判斷。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一書中,反覆強調就只有「獨立判斷」這詞,才能達到趨吉避凶、常勝不衰的境界。
怎麼看待人工智慧的浪潮?這不是新生議題,早在一九九七年,IBM製造的電腦「深藍」擊敗世界西洋棋冠軍俄國人卡斯帕洛夫(арри Кимович Каспаров)之後,人工智慧已經證明在規則運算上的實力,從西洋棋到圍棋這段路所用的十八年,只是標明這兩種博弈之間複雜度的差異,本質上並沒有差別。圖書館裡保存的膠片史料,應該有當時媒體類似人類將被電腦取代的報導。
有豐富的經驗累積,投入資源越來越多,相關技術的推進速度會加快,過去隱藏幕後的人工智慧,將會大面積出現在各領域。
人類被電腦取代?這是電影與小說的題材,不是歷史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