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醫材產值與營業額頻創新高,過去這行靠著血壓計、隱形眼鏡等元老級商品撐起一片天,目前產業走入轉型的十字路口,我們是否能運用厚實的臨床實力,再創醫材新盛世?
台灣的醫材產業,這幾年很焦慮。雖然,表面上看似很豐碩。去年,台灣醫療器材產值及營業額分別站上六二九億元、一四一五億元台幣的歷史新高。但是攤開產業結構,大部分都是八○、九○年代創立的醫材老將,產品不脫血糖儀及試片、血壓計與隱形眼鏡、輔具等。
為什麼這些產品在戲台上可以唱這麼多年?工研院生醫所新竹生醫園區推動辦公室總監陳廷碩分析,二十年前,台灣搭了國際大廠的順風車,藉電子優勢,開發出包含晶片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台灣生產品質好、量夠大,拿下不少訂單;而血糖儀、隱形眼鏡更是瞄準國際市場耗材強勁需求。
跳脫量的思惟 新興國製造能力崛起 轉型勢在必行
「醫材特性是少量多樣,唯一量大的就是血糖儀。」陳廷碩舉例,「大家都想拿血糖儀當model(模式),但沒有一項醫材產品像血糖儀一樣量這麼大。」
換言之,台灣醫材產業擅長以量見長的居家消費性醫材,一直以來與國際以醫院用品器材為主流的產業架構背道而馳,當新興國家製造能量崛起,台灣產業已經走到了必須跳脫量,而從質思考的十字路口。
按照業界時常掛在嘴上的行話,醫材選題三個層級「me-too」(市場已有的產品)、「me-better」(比現有產品更好)、「me-only」(市場獨家的產品)中,台灣靠「me-too」和少量的「me-better」撐起了醫材產業的一片天,但業界放在心裡沒有說出口的疑問是,幾乎沒有「me-only」上市的台灣醫材產業,這樣的榮景,還能有多久?
「產品都有替換潮。」IEK生醫組組長張慈映觀察。資訊大廠紛紛跳進來競爭,讓這片市場更為詭譎,尤其暴紅又暴冷的穿戴式健康裝置,大有捲土而來搶占居家檢測醫材市場大餅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