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AI的熱潮下,有何優勢與劣勢?作為跨部會科技政策運籌核心,郭耀煌看到的,不只是晶片商機,而是台灣在這波浪潮下,建構生態系的機會。
行政院在去年十一月公布九年一千七百億元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簡稱DIGI+方案),就描繪了AI政策的輪廓,只不過,外界對其中的內涵並不清楚。
《今周刊》專訪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祕書、資策會董事長郭耀煌,從政策及國際趨勢探討台灣整體的AI政策走向與目標。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在AI的浪潮下,各界都認為台灣可以由IC產業切入發展硬體,台灣在硬體的機會是什麼?
答:談AI硬體的機會,首先要問AI對台灣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只是提供晶片給全世界嗎?恐怕不是。AI和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是相關的,如果要設個目標,要台灣成為AI晶片的全球第二或第三名供應商,這價值可能不是這麼高。AI是一個科技領域、一個學問,而不是單一產業。
做AI要有完整的生態系,而不是只有硬體製造業,要軟體、要資料科學家、要社會倫理、法規以及資安專業等。
我們希望從應用面去看,如果能成功,產業結構也會跟著改變。例如把AI用在農業、綠能及醫療照護等。
如果應用端導入產業成功,自然應用、系統與軟體有出海口,也能對外輸出到國際;不會只停留在晶片與硬體的製造業。
問:目前英特爾、輝達及谷歌等大廠都切入AI晶片,台灣產業要如何保持優勢並突圍?
答:台灣的優勢只有硬體嗎?台灣的優勢在創新。過去AI的方法論研究集中在學界,若學界人才能串接製造業,就能提供軟硬體的創新全盤解決方案。
台灣發展AI是不是只適合做晶片?台灣不一定要搶大廠擅長的高效能運算晶片設計,當然輝達可能下單給台積電,谷歌的資料中心也用不少台灣產品,那方面的優勢,我們還是要維持。
但是例如邊緣運算,也就是現在討論度很高的霧運算,台灣在晶片、終端設備與系統是有優勢的。這不是高速運算的晶片,而是各應用領域的晶片,假設能再加上軟體,就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這波AI熱潮,我們看到國際很多的新興公司,台灣要吸引它們來,而不是只看如何與大廠(如臉書、谷歌)鏈結。我們是要維持硬體優勢,創建生態系,讓AI公司在台灣能產生效益。
問:台灣在終端設備系統與AI的連結上,目前做到什麼階段?
答:台灣大部分的感測器及終端設備都沒問題,但只有布建並不夠,現在要補強的是資料蒐集後的加值應用,例如空氣與水的品質監測等。
物聯網蒐集的大量資訊是AI的基礎,接下來要能做精準而快速的分析,這一塊才剛要開始,需要場域驗證。所以「DIGI+方案」中有提到民生公共物聯網,就是運用大規模物聯網建置,做資料蒐集與分析的價值運用,把政府大型建設當作應用場域來推動。
在分析方面,台灣過去學術界培養了很多人工智慧、大數據及資料分析的人才;但過去沒有資料,這些人沒有發揮舞台,現在有了應用場域與資料,就可以開發成有應用價值的軟體與服務。如資策會這樣的法人或社群,就要扮演生態系串聯的角色。
生態系一旦成熟,受惠的不只是硬體或軟體公司,還可能衍生研發服務公司。AI牽涉到大型場域系統規畫的know-how、軟硬體最佳配置、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等,需要擁有高度技術背景的團隊做大型智慧系統及加值應用的營運規畫,就是研發服務公司的強項。
我們也希望扶植這一類的公司,就可以在各行各業導入AI的時候作為顧問。這些研發服務公司,不一定只做台灣生意,可以做全球的生意,屆時被大廠購併也是有可能。
我們希望能吸引像杜弈瑾一樣的海外人才回台創業,加速AI生態系的成熟,目標是二○二五年培植一萬名以上的AI人才、並扶植一百家以上的AI新創公司。
霧運算 由網路設備巨頭思科於2014年提出,指的是物聯網架構下,數據的處理與應用集中於網路邊緣的終端設備,是「雲計算」的延伸。
郭耀煌
出生:1959 年
現職:行政會科技會報辦公室執行祕書、資策會董事長、成功大學特聘教授
學歷:成功大學電機工程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