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塊晶片,能拯救癲癇與失明患者,這種整合IC與生醫技術的精密醫材,來自交大生醫電子中心授權,但起初,因為投入回收期長,乏人問津,晶神董事長姜信欽是唯一有勇氣的先鋒。
談起這家晶神醫創公司,目前擔任晶神董事長兼總經理、同時也是晶焱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的姜信欽說,「不是我們要搞神祕,實在是大家對這個行業不了解。」要了解晶神,就要先認識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
成立已十餘年的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是由交大講座教授、前交大校長吳重雨所成立,與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人工電子眼之父」劉文泰在內的專家合作。吳重雨是國內IC業的師祖級教授,培養出眾多國內半導體高手的交大「三○七實驗室」,就是吳重雨一手調教出來。
六所醫院、八大學協力 交大成為生醫電子研究重鎮
交大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的研究範圍涵括了癲癇疹療、人工視網膜、人工電子耳、帕金森症、脊椎神經及腦機介面等六項研究計畫,參與合作的有六家醫院、八所大學,並有超過百位的醫師、教授、博士後研究員及研究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跨生醫電子研究重鎮。
去年,交大欲將轉譯醫學中心下的視網膜及癲癇兩項產品計畫進行招標移轉,但因投資回收期長,乏人問津,只有晶焱有勇氣參與,取得此項技術後並移轉八名團隊成員,成立晶神(A-Neuron Electronics),A代表的意思就是Amazing(很棒的,令人驚豔的),與晶焱的英文名Amazing IC一樣的意思。
姜信欽一九九二年就讀交大博士時,是吳重雨三○七實驗室的學生,當時神經網絡正流行,他的論文題目也與神經網絡有關。晶焱當初開發靜電防護(ESD)IC的團隊也多來自實驗室中的學長學弟,後來在工研院進行科專計畫及人才培養,才得以成功商品化。
目前晶神的視網膜產品技術,是改良人工電子眼之父劉文泰的技術。原本劉文泰授權生產的阿格斯第二代產品,須以手術將二條線穿過眼球,讓放在病人眼鏡上的線圈供電給眼睛裡的晶片,但交大研發新的技術拿掉這兩條線,改為將太陽能發電板做在晶片裡,讓置入視網膜下面的晶片可以透過紅外線光源自行發電。此項設計可以降低手術複雜度,避免眼球感染與發炎的風險,此外,影像畫素也可從原來的六十畫素提升到四百畫素,解析度及視線更好。
「成本昂貴、會賠很多年」 沒人敢做,風險反而降低
至於晶神擁有的癲癇技術,則是在病患癲癇發作之前,提前偵測出來並抑制其發作。參與這項計畫的中山醫大神經科醫師辛裕隆說,癲癇症的傳統治療方法是服藥,但臨床上一直有近三成病人難以控制,因此經常在癲癇發作時產生意外。因此,這個計畫透過偵測腦波放電時,在○.八秒中迅速產生脈波抑制癲癇發作並減少意外,研發的醫材成功機率高達九二%,在全世界是很領先的技術。
姜信欽說,很多人問他,「這種技術如此複雜,要做到商品化,一定會賠很多年吧?」但他認為,正因為沒什麼人敢做,市場競爭少,風險反而降低,「目前我們已經領先,別人要跟上,至少要先賠三年,但屆時我們又已向前邁一大步了。更何況晶片若做好,國際大廠就有興趣來授權了。」
姜信欽說,橫跨生醫與電子領域的產品,難度比純電子產品高很多,例如晶神要開發視網膜晶片,將IC放到全是神經、血管與肌肉的視網膜中,IC必須要低溫、低耗電,像耗電量要低至少十倍,溫度變動只能在一、兩度,超過細胞就會死掉,另外植入式的材質必須百分之百不滲漏,也不能被皮膚吸收包覆。「現在有什麼電子產品可以做到一○○%精準?可以說完全沒有!但植入式醫材就要做到完美無缺,這會讓成本飆高好幾百、幾千倍。」
不過,若講到如何變成一門生意,姜信欽認為,醫材與IC其實原則都一樣。晶焱當年投入ESD,也是台灣完全沒人做,但有客戶需求,加上工研院科專經費支持,一步步培養出人才與累積經驗,如今,「晶神也一樣要把這些團隊留下來,雖然時間要拉長,但成功機率不會低。」
不過,目前晶神擁有的兩項技術,癲癇產品的進度會比視網膜快,因為癲癇的產品與技術較單純,目前已完成動物實驗,預計兩年內完成產品開發,之後再花一年進行五、六十人的臨床實驗,就會有初步結果;至於視網膜產品的動物實驗不好做,時間要拉長至五年以上。
「目前晶神初步募集一億元資金,預計先進行產品開發,等到人體臨床實驗前,再做第二階段募資。」姜信欽很有信心地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