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科技正改變奧運。台灣非常適合發展運動科技,但唯有不再把選手奪牌跟國民體能畫等號,善用運動科技、創造運動文化,台灣才能夠發揮硬體優勢,參與這「場外競賽」。
正在巴西舉辦的里約奧運即將來到尾聲,台灣代表隊十八項五十八席參賽破紀錄,但國內關注度卻不若以往;除了轉播權與收視行為的典範轉移,還可能因為手機遊戲Pokémon Go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身為關注運動科技的行動產業投資者,開幕前我預測本屆奧運打破世界紀錄的數量將高於往屆,果不其然,開幕數天游泳池畔已經刷新多項世界紀錄。這個現象的背後,是由於穿戴裝置過往四年在運動領域的快速普及,使得原先僅有少數先進國家選手能採用的科學化訓練工具與觀念,如今已經被大量選手、教練及業餘愛好者採用。
以國內單項運動人口第三大的路跑為例,去年有近四十萬人次參加過半程馬拉松,而根據個人觀察與調研數據,過半參賽者都配戴具GPS、步頻或心率偵測功能的智慧運動錶。在相對小眾但成長飛快的鐵人三項運動賽事,更有九成以上選手使用含GPS與心率偵測功能的穿戴裝置與配件。
穿戴裝置普及,也受惠於行動硬體產業日趨成熟。一方面硬體模組成本不斷降低,讓智慧裝置售價親民許多;二來則造成「穿戴裝置連結手機」的環境與技術相對成熟,讓穿戴裝置有更多應用空間。
過往以導航裝置聞名、研發與生產基地都在台灣的Garmin,近年來轉型成功而名列全球前三大運動裝置品牌,產品的品質與可靠性更深獲專業選手及業餘愛好者信賴,市占率節節攀升。
除了穿戴裝置,台灣還有世界級的自行車品牌、科技紡織與鞋襪工業,加上四面環海、有山有水,自行車道與步道鋪設完善,非常適合發展耐力運動並提升國民體能;但真正的關鍵不是設備與環境,而是生活形態與運動文化。
奧運是人類挑戰極限、也展現力與美的競賽,但唯有不再把選手奪牌跟國民體能畫上等號,並把國民的運動能力與健康管理列為重大政策,善用運動科技、創造運動文化,我們才真正往更文明進步的國家邁進一步。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