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證券業陷入裁員不安氣氛中。網路取代人力下單,營業員,恐如車掌小姐般,漸漸走進歷史。
以3D列印題材為鑑,現在炒得火熱的Fintech(金融科技),會不會也只是題材?
台灣並沒有以此當亮點的公司,只是產業在拓展業務時,發現國外競爭者都在資訊科技基礎上,不斷提出新創服務,在生存壓力之下,不得不趕上而已。
這話雖不中聽,卻是事實。過去二十幾年,金融業的開放,推出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例如幾乎無條件的當沖等,但是市場還是萎縮、從業人員日子越來越難過、金融產業獲利大不如前,股價能超過面值的,就算是優等生了。
科技進步提高效能,但未必能創造就業機會。四十幾年前銀行引進自動櫃員機,也就是前段時間被盜領很多錢的自動提款機,算是當年的金融科技。客戶減少排隊時間,銀行營業廳面積可縮減,都是看得到的好處。第一線櫃員需求量降低,成本得以下降,但就業機會也被精簡了。往好處想,釋放出來的資源可開發新業務,創造更多業績。反映在報表上,就是過去三十年金融業從業人員沒增加,但營收、產值這些都增長幾十倍。
Fintech不是多了不起的創新,要落地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也會創造新風險,只是不做一定會死,因為台灣政府可以限制業者不做,但是其他國家不會等,業務與就業機會就一去不回頭。
再舉個實際案例,台灣已經開放指數期貨選擇權交易,但是速度比新加坡慢,因此交易量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台股指數期貨與選擇權,是在新加坡而不是台灣期貨交易所。同樣悲催的還有日本與中國,日股與A股的衍生性商品,主力市場也是新加坡。地主國的優勢,就在官僚體系的磨勘之中,成為難以隱藏的劣勢。
跟得速度慢是傷害,亂管、管錯則是致命傷。七月下旬的證券業,不是比誰上半年分紅拿得多,而是求神問佛,希望自己不在裁員名單裡。營業員代客戶執行買賣下單的工作,被網路取代,這職業即將與車掌小姐一樣,走入歷史。
很多年前網路下單剛興起時,就與現在Fintech一樣火紅,美國有很多折扣券商出現,手續費僅傳統券商的兩、三折。當時最大的美林證券面對這挑戰,宣布不做折扣經濟業務,回頭訓練自家營業員,讓他們有能力提供客戶更有價值的服務,彌補價格落差。這個策略有效,讓美林活到金融海嘯才被錯誤的決策給滅了。
台灣的法規不允許營業員提供知識上的服務,只能做機械性的下單與銷售,而銷售的商品還是落後世代的,這工作真的很艱困。
創新是不能逃避的挑戰,只能快不能慢,這原則也適用在從業人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