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擔心孩子宅在家裡不出門的軟體設計師,一個失意許久、尋找出路的遊戲開發巨匠,一個從小愛抓昆蟲的亞斯伯格症患者,創造出史上最驚人的AR行動遊戲,他們如何寫下這個改變世界的奇蹟?
「皮卡丘,拜託你了!」這句話,跨越二十年的光陰,從一九九六年在電玩遊戲登場開始,透過卡通、周邊商品及動畫電影,讓這個在台灣被稱為「神奇寶貝」的「精靈寶可夢」,與故事裡萌樣無敵的看板怪獸皮卡丘,一路串起八○、九○、千禧世代族群的孩童回憶;如今,更是躍上手機螢幕,來到現實。
今年七月六、七日,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與美國手機遊戲開發商Niantic,分別在澳洲、紐西蘭、美國宣布推出「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以下簡稱寶可夢)」遊戲,很快地,瘋狂現象席捲全球。
暴紅,從澳洲蔓延 警局、墓仔埔 都出現玩家足跡
各國電視新聞、社群網站,密集報導各種怪象:玩家們集體拿著手機左顧右盼,甚至衝進警局、闖入墓地。大白天,一夥人在美國紐約中央公園集體狂奔,在夜裡,有人頂著不到十度的低溫站在戶外,只為能在現實世界中,透過手機螢幕找到一隻虛擬的「寶可夢怪獸」。
有玩家為此掉進池塘、有駕駛盯著手機而出車禍,澳洲警局大聲呼籲玩家「不要進警局抓穿山鼠(一種寶可夢怪獸)」、美國高速公路掛上了「開車不玩寶可夢」的警告牌。
這款由任天堂發表的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手機遊戲,沒有大舉宣傳、未經明星站台,卻在一夜之間獲得空前成功。隨著陸續開放各國上線,截至七月十二日,遊戲每日活躍用戶數突破二千一百萬人,超越熱門手機遊戲「Candy Crush」。
這是任天堂第一次用「內容」而非「硬體」,締造了新一輪的遊戲霸業。這也是任天堂社長岩田聰在生命結束前的最後遺作。當成千上萬的群眾熱情交流「寶可夢」之際,任天堂合作夥伴Niantic亞太總監川島優志,低調地在部落格上傾訴:「岩田先生,我們終於走到這一步了。請您在天上看看,有多少人為了寶可夢走出戶外!」
今年七月十一日是岩田聰逝世一周年。這天,任天堂再創巔峰,但人們有所不知的是,這款遊戲的誕生與成功,其實來自於三位想望著「返璞歸真」的中年大叔,在三年多前的一場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