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板廠在AMOLED投資和良率都落後,WitsView預估2019年市占率僅1%,
但危機就是轉機,台廠可快攻次世代量子點技術、微發光二極體,趁勢轉型搶先機。
研究機構WitsView之前預期,輕薄可彎曲的中小尺寸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至二○一九年產能將達一千四百四十萬平方公尺,年複合成長率(CAGR)相當於三○%。其中,韓國業者的產能占七一%,中國占一九%,日本占九%,台灣只有一%。
要是我們假設,未來智慧機平均螢幕大小是五吋,那麼每支手機就會使用七十七平方公分螢幕;再假設良率是六○%,我們估計在一九年時,全球會有將近半數智慧機和平板電腦使用AMOLED,總數達到十至十一億台(屆時全球約有十一至十八億支智慧機),而WitsView預估,台灣業者只占其中一%,比現在智慧機螢幕市占率二五%至三五%大幅減少。
如果上述預測準確,再加上蘋果,三星,華為可能於一七年至一八年,推出AMOLED技術生產的智慧機,並因此只能轉用韓廠(三星今年將投資六十八億美元,將 AMOLED產能提高五成,增至四.五億片中小尺寸面板)和陸廠面板,那麼台灣從LCD中小面板、背光模組、驅動晶片、設備廠、化學原料、手機組裝等公司,都將受影響。鴻海最近雖然買下夏普,我們估計鴻海也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將AMOLED從低溫多晶矽(LTPS),成功轉到較有競爭力的氧化銦鎵鋅(IGZO)結構。
既然台廠在AMOLED面板的投資和良率都落後,筆者建議,這些公司應儘早轉向中大尺寸面板,投資次世代大面板的量子點技術;相較AMOLED技術,量子點技術的色域(編按:呈現色彩的範圍)寬 二五%至五○%,省電五○%,亮度為AMOLED兩倍以上,應用更廣。
這些中大尺寸面板未來可用在新型汽車操控及視窗,大貨車後置前車路況板和廣告顯示板,家電產品,展示空間和其他工業用途,而且這些新應用的年複合成長率,應都有一○%以上,大幅超過智慧機和平板電腦。此外,台灣業者應開始投資下世代的中小尺寸面板技術,像是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和三維全息投影 (Hologram 3D),以搶得先機。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