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業的「封館改裝」,常常成為經營好壞的風向球。今年一月才開幕的台隆手創館,十月初突然宣布封館改裝,在近一個月的封館期間,只留下一樓及二樓繼續正常營業,其餘三樓至六樓,全部封閉進行重修。十一月初重新出發的台隆手創館,不僅沒有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反而大幅縮小營業面積,由原本的六個樓面,大幅縮小成只剩下四個樓面。
台隆集團轉型成敗全看手創館
台隆集團的作風相當保守,將業績數字列為最高機密,每個月營收多少、獲利多少,只有總經理等極少數的核心幹部才會知道,外界很難一窺堂奧。台隆手創館總經理黃教漳曾經對外宣稱:「第一個月突破一億五千萬元以上業績,比原先預定目標多出五○%」。
台隆手創館今年一月開幕時,因為屬於新形態的百貨公司,所以在台北市的百貨業界形成不小的話題,不少人對它的經營狀況相當好奇,可是深入觀察數月之後,百貨業界對它卻大失所望,業界人士指出,黃教漳宣稱的數字,膨風得太厲害,實際的業績可能遠遠不及這個數字。
根據調查,假日台隆手創館的「提袋率」不到一成,在台隆手創館裡十個客人中只有一個有消費,其餘九個客人根本就是在閒逛。提袋率偏低,若說台隆手創館的業績不錯,百貨業者表示:「絕對不會有人相信」。依提袋率偏低的狀況推論,台隆手創館第一年前三季的營收數字應該不會太好看。
台隆手創館對台隆集團而言意義非凡。台隆集團董事長黃政旺,以食品及機車起家,旗下的事業包括百吉冰品、台灣養樂多、台鈴機車等。以製造業為主的台隆集團,最近幾年也想趕上潮流,進軍流通業,台隆手創館就是他的第一步。論財力,與國內其他財團相較,台隆並不雄厚,實在沒有太多餘力進行投資,也不容許失敗。但是傳統製造業已經走入死胡同,再不轉型,台隆的路只會愈走愈窄。所以,又不能不積極轉型。因此,轉型成敗就在此一舉。
日本東急只提供技術服務不入資
十三年前,太設集團因為引進日本 SOGO,得以成功轉型, 而太平洋 SOGO 每年高達百億元的營收, 對負債偏高的太設集團猶如一股源源不絕的活水。 太平洋SOGO 的成功經驗,對黃政旺及黃教漳而言,頗具啟發意義。 三年前,黃教漳獲得父親黃政旺的支持,開始著手進軍流通業的計畫。
台鈴機車與養樂多都是與日本人合作生產,因此黃政旺與日本的淵源十分深厚,而黃教漳高中畢業後,就到日本上智大學念企業管理,學業完成後又進入養樂多公司工作,前後在日本待了七年。進軍流通業,黃教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與日本人合作,而透過黃政旺的日本關係,他順利取得東急集團旗下的「東急手創館(TOKYO HANDS )」的台灣經營權。
一九七七年東急手創館在東京澀谷創立第一家店,目前已經發展成擁有十四家店的連鎖百貨體系。與一般百貨公司相較,東急手創館顯得相當另類,它是一家專賣 DIY 用品的百貨公司,而且充分發揮日本人鑽牛角尖的本性, 在澀谷本店陳列的商品種類竟然高達三十五萬種。
成立二十四年,東急手創館首度跨出國內,第一個海外據點就設在台北,而合作對象就是台隆集團。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SOGO 與太設係採取雙方各出資一半的方式合作。台隆手創館卻是由台方獨自出資,東急集團只提供 Mark 及技術服務,似乎對台隆手創館有點信心缺缺。
員工流動率高出同業許出
黃教漳從東急手創館學到不少 Know-How, 直接就抄到台隆手創館,最具代表的就是「營採合一制度」。東急手創館的營採合一,讓賣場上每一個銷售人員都具有採購權利,理由是因為他們站在第一線上,最能直接感受市場的需求,所以也最具有市場的敏銳度,因此讓銷售人員發揮判斷力及創意,直接下單採購,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的脈動。這個制度,對東急而言是制勝關鍵,可是,當黃教漳將這套制度移植到台隆後,卻發生嚴重水土不服,營業與採購出現嚴重脫鉤現象,還不如回歸到傳統的採購制度。
價格策略是台隆手創館另一個致命傷。據了解,台隆陳列的商品上萬種,其中七、八成以上直接向東急採購,僅有少數向國內廠商下單訂貨。而且,當初倉率開幕,採購人員直接到日本手創館以信用卡採購,所以成本相當高,再加上運回國內的成本及利潤,商品價格竟然比一般坊間的日本商品還貴了許多。大部分消費者第一次逛台隆手創館後,普遍留下價格太貴的印象,從此不願意上門,台隆便如此流失大部分市場。
雖然極力往流通服務業發展,但黃教漳畢竟出身製造業,對於員工還是秉持製造業的管理模式來對待,如在籌備階段及開店初期,常常強迫員工假日加班,如果無法配合,就必須請假。更有甚者,今年農曆春節,只讓員工在除夕休息,大年初一就要求所有員工一律加班。因為要求不合理,而且處處讓員工感受到不友善,台隆手創館自成立以來,員工流動率比其他同業高出許多,而留不住人才,對經營也是一大負數。
黃教漳原本計畫明年在台北市再開一家店,並保持每年開一家的速度,擴展版圖。可是,隨著台隆手創館的縮小營業面積,這個企圖短期之內恐怕難以實現,而對黃教漳而言,當務之急不是談擴展,而是如何穩住局面,以免連第一家店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