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第一手解讀》大廠搶進汽車業 魯希連深度分析 谷歌、蘋果急什麼?軟體是翻轉汽車業的關鍵

第一手解讀》大廠搶進汽車業  魯希連深度分析 谷歌、蘋果急什麼?軟體是翻轉汽車業的關鍵
軟體帶來的破壞式創新,可能一夕改變百年汽車業!

魯希連

科技線上

攝影/吳東岳

997期

2016-01-28 15:50

全世界第一輛特斯拉電動跑車的關鍵動力系統,是由魯希連在台灣製造完成。現在,他仍在國際汽車供應體系,負責新車研發與量產工作。他第一手解讀國際大廠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原因,以下是他的看法。

如果把獸力帶動的車輛視為「車輛一.○」;內燃機推動的車輛視為「車輛二.○」;效率更高,零碳排放的純電動車就帶著人類進入「車輛三.○」時代。


隨著處理器運算能力的高速發展,智慧電動汽車將開創「創新載具四.○」的新時代,汽車成為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放在工廠裡,藉人機介面可程式控制,按指令執行任務。汽車也一樣,不同的是,這個機器人是會移動的,它擁有自動駕駛(Autonomous drive)與車聯網(IOV)科技,人們可用語音控制,做到真正「聽」命「行」事。


台灣要掌握汽車革命的下一代核心技術趨勢,就要把汽車當成服務人類的「行動智慧機器人」看待。行動部分在於動力系統的創新研究設計,包括了電池儲能與管理、電機電控 (PMS,Propulsion Management System)。至於智慧機器人則和車聯網高度相關,主要包括三個區塊,分別為晶片(Chip)、雲服務(Cloud Service) 以及電子控制器(ECU,Electric Control Unit)。 


這幾項核心技術,正好是過去台灣已有基礎的電力電子半導體資訊產業。只是,以往台灣偏重各產業代工的技術發展。但是,智慧電動車帶來汽車產業洗牌的新機會,如果台灣願意抓住彎道超車的創新機會,提升台灣在汽車產業的能見度,有三個機會值得注意。

 

多元雲服務!  車上量血壓  異常送醫院

 

第一,車用晶片,這是高利潤的產業,晶片設計與晶片製造都是。人在車上有多少的需求,車用晶片就有多少機會。舉個例子,未來車輛可以直接測量乘客的體溫、心跳及血壓、血糖等指標,一旦發現異常,汽車能提出警示自動上網掛號,同時把乘客載往合適醫院。又或者,車輛能像捷運一樣,透過智慧控制,掌握沿路狀況,預估行車時間,這些都需要處理器的運算能力。


對台灣IC產業,這是個巨大的市場商機。廠商若把3C產業的基礎,加入車輛使用創新的觀念和思惟,就可轉換成4C(指汽車電子)產業。台灣在智慧車輛晶片設計和晶片製造方面有優勢,整合對岸車廠,有機會跨入全球最大車輛市場——中國,再進軍國際。

 

第二個是「雲服務」。雲與端,就是資訊的使用及分享,全球消費者生活中各種需求進來,就會有各種不同的雲出現,例如教育雲、交通運輸雲、醫療雲、災害救護雲……等,滿足智慧車乘客層出不窮的消費需要。


車聯網除應用物聯網之外,更在車輛上裝載先進感測器技術、自動控制等技術,對車輛靜、動態運行資訊,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未來汽車公司會建立自己的雲服務,這是供應商偌大的商機,更是重要的研發設計與服務的創新領域,和物聯網一樣,需要各行各業去投入創意know- how發展服務,當然,投資報酬率也高。 


第三是電子控制器:電子控制器可分為車輛控制系統、車載資訊系統和車用娛樂系統。車輛控制系統就是汽車的中控電腦,控制車輛電子系統,如車身穩定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me);車載資訊系統則著重在非安全相關控制器,如液晶螢幕儀表顯示器、冷氣控制系統等;車用娛樂系統包括娛樂顯示器、車載WiFi等,以娛樂為主要目的的電子系統。統括言之,以往高級車輛與一般車輛的價值差異就在這裡,一般車輛使用二、三十組電子控制器,而高級車輛電子控制器使用則是一般車輛的數倍之多,未來智慧車輛更會大量使用電子控制器。

 

台灣新契機!  創意再整合   改良有商機

 

台灣廠商在電子控制器領域近年有一些整合,仍有許多待突破的技術門檻。問題出在過往政府與中小企業投入的資源有限,要有自行創新研發的產品,必須要有更多人才與資源加入前述的先進感測器技術,數據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無線射頻、行動通訊、無線網路、精密定位導航等計算辨識技術。電子控制器這一塊利潤,相對前兩大領域比較薄,但相較於一般汽車電子的硬體產品,利潤仍高許多。

 

智慧汽車,它不是像發明輪子一樣高難度的創造性(Creativity)發明,它是現有科技結合與運用的創意及創新。創造性發明常是可遇不可求,往往是大國競逐角力所得,鮮少是小國勝出。


相反地,創新卻可以藉由他人技術與產品的基礎,進行改良及整合,用有限的資源及時間的投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這種創新的產業思惟才能帶來彎道超車的機會,創新載具四.○正是這樣的創新產業。 


台灣雖小,不易成為主流產品的創造者,但仍有機會做一個創新的跟隨者。重點在於,只要知道自己的利基,與車廠合作時,能把小的創新優勢擴大為大的優勢,再把點變成面,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就以這樣的策略獲得巨大成功。 

 

蘋果推汽車?  系統控制權  具潛在價值

 

台灣在智慧車輛發展,還要注意一個重要趨勢:軟體將改變汽車產業。

 

全球汽車產業,現在需要大量非傳統汽車背景的程式設計軟體人才。像特斯拉(TESLA)和蘋果,正在上演軟體人才的激烈爭奪,前陣子特斯拉挖角多位蘋果程式設計工程師,蘋果高調反制,隨即挖了特斯拉至少一百五十位以上工程師,大多數都是軟體人才。

 

外傳蘋果要推出汽車,試問,美國汽車工業利潤不高,不小心還會賠錢,以蘋果的高毛利率,為什麼要搶著做汽車? 


軟體,才是未來汽車行業的主戰場。將來移動載具發展將更接近過去的PC:硬體可透過異業結盟取得,但軟體和平台才是創造價值最關鍵的領域。看到這一點,蘋果想爭的,其實是擁有智慧車輛軟體系統的控制權,谷歌(Google)想要的,是行車一切大數據的主導權。

 

蘋果挖角汽車業的人,不見得是真的要從頭到尾量產一輛車,而是需要了解汽車的人。谷歌找福特異業結盟,也是相同道理,兩家公司都想創造全新的汽車系統軟體與硬體,爭奪智慧車輛霸主地位。


智慧車的領導者特斯拉早已洞悉對手,近來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親自面試軟體人才,目標徵求一千五百位軟體工程師。其實這些人員是要投入於電池管理、電機電控動力系統,以及車聯網和自駕電子系統技術的創新研究設計,用創新的軟體結合硬體,創造智慧車生態。


現在,台灣汽車電子產業一面需要克服瓶頸,在現有基礎上再進一步,抓住智慧汽車硬體的機會;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軟體帶來的破壞式創新,會像當年的電動車,一夕之間改寫百年車業的遊戲規則。

 

魯希連

出生:1966年

現職:外商汽車公司總經理

經歷:Tesla Motors亞洲總經理、 鴻海資深協理、公準精密工業副總經理

學歷: 美國德州大學航空太空工程碩士 

 

自駕車

▲點擊圖片放大

延伸閱讀

嚴陳莉蓮高喊「再來一輛國產電車」!MG全新電動車「MG4」6/13亮相,訂價策略藏玄機?
嚴陳莉蓮高喊「再來一輛國產電車」!MG全新電動車「MG4」6/13亮相,訂價策略藏玄機?

2024-05-31

中國擬砸133億元收購1.5萬噸鈷金屬,用在軍事設備…鈷有多重要?電動車電池、航太少不了它
中國擬砸133億元收購1.5萬噸鈷金屬,用在軍事設備…鈷有多重要?電動車電池、航太少不了它

2024-05-24

鴻海下半年將再推2款電動車!納智捷n7今年出貨上萬輛、電巴訂單持續湧進將「出國比賽」
鴻海下半年將再推2款電動車!納智捷n7今年出貨上萬輛、電巴訂單持續湧進將「出國比賽」

2024-05-23

科技新都〉從淹水蔗園變掌握AI、電動車命脈的兆元矽田 全球最先進製程基地  南科前世今生
科技新都〉從淹水蔗園變掌握AI、電動車命脈的兆元矽田 全球最先進製程基地 南科前世今生

2024-05-15

特斯拉降價了?官網公告「3款車型」售價大幅下調6.5萬 馬斯克近日宣布:電動車1軟體砍價50%
特斯拉降價了?官網公告「3款車型」售價大幅下調6.5萬 馬斯克近日宣布:電動車1軟體砍價50%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