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紅色供應鏈崛起,其實台灣電子股仍有著技術、獲利面優勢。由於半導體業獲利佳,本益比卻顯著偏低,預期紫光購併效應將帶來比價行情,拉抬股價;而連接器新規格Type-C,市場滲透率仍不高,出貨可期。
仔細探究中國電子供應鏈,從高資本支出、技術密集的半導體,再到技術門檻較低,陸廠連連進逼的連接器、電池等,台廠與競爭的陸廠,今年表現究竟如何?不妨從財務面好好檢視一番。
以晶圓封測廠而言,日月光(二三一一)目前仍是全球產值最高的公司,雖然陸廠長電科技近來購併新加坡封測廠星科金朋,但從財務面分析,日月光前三季營收二○七七.五億新台幣,稅後淨利一五一.三億新台幣,雖較去年微幅衰退六%,但基本面表現仍穩定,且獲利規模為長電三十倍以上。面對中國競爭,公司也表示:「以中國現階段的技術而言,要超越日月光仍相當困難。」
相比之下,長電科技今年前三季營收六十五.五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三三○億元),稅後淨利九八六六萬人民幣(約新台幣四.九億元)。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施昶成則指出,「台灣封測廠接下來的挑戰,主要是部分中低階訂單將慢慢流失、轉移到陸廠;在高階方面,則會面臨台積電日後晶圓製造、封測垂直整合的壓力。」
題材一〉半導體 購併動作多 有比價行情
不過,他認為未來一季庫存去化已近尾聲,明年上半年將回歸正向循環,半導體反而是近期可鎖定的族群。像是北美半導體後段設備B/B值(設備訂單出貨比)已從低點翻揚,以過去三年經驗來看,後段B/B值高點將落在四月前後,搭配近期陸資購併動作題材,相關個股還有比價行情,可伺機布局。
題材二〉連接器Type-C 手機加持 明年有鋪貨潮
而通吃蘋果(Apple)及非蘋手機、筆電陣營的連接器新規格Type-C,目前市場滲透率不高,若明年手機、筆電大廠陸續搭載於新機種,預料市場會有一波鋪貨潮。
台灣連接器大廠正崴(二三九二),近年面臨坐大的中國連接器大廠立訊威脅。立訊前三季營收六十九.八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三五二億元),年成長三六%,稅後淨利六.九六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三十五億元);而正崴前三季營收七五一億元,高於立訊,但稅後淨利十五.四億元,卻不到立訊一半。
一位連接器廠高階主管就直言,立訊在線材製造技術及成本有優勢,且透過購併擴大規模,加上中國資本市場有較高的籌資能力,確實對台廠威脅很大。但在連接器產品,部分台廠轉進汽車連接器、伺服器,有較佳競爭力。
在實際操作上,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Type-C雖有題材性,但建議投資人應以短線操作為主。主要是未來市場滲透率提高,競爭廠商一旦變多,就容易進入殺價競爭,長期來看仍有壓力。」
消費電子銷售緩 電池模組 短期成長性不大
至於電池模組,也是面臨中國競爭的產業之一。從今年業績來看,中國電池封裝廠德賽,前三季營收五十九億人民幣(約新台幣二九七億元),稅後淨利二.三億人民幣(約新台幣十一億元),較去年成長兩成。反觀順達(三二一一)前三季營收一五六億元,較去年衰退一八%,淨利僅剩四.九億元,較去年衰退近三成。
不過,台灣電池模組龍頭廠新普(六一二一)表現仍然穩健;今年前三季,新普營收四六八億元,仍高出德賽五成,淨利二十三.二億元,也為德賽兩倍。而且今年電子產業表現雖然普遍平淡,但新普前十一月累計營收,仍比去年同期成長一○.八%,更連八年每年賺一個股本以上,預估今年仍可達標,財務面並未顯露敗象。
不過,「電池已是高度成熟產業,隨著消費電子市場銷售趨緩,如果沒有新的應用,短期內成長性不大;且因技術層次相對低,已被不少陸廠瓜分市占,法人關注的眼光也隨之減少。」施昶成表示,相關個股未來能否成功站穩不同領域,並對營收產生實際貢獻,才是投資人考量布局的關鍵。
總的來說,台灣諸多半導體龍頭股獲利佳,且相關技術仍領先中國廠商,儘管本益比偏低,但伴隨「台積電、紫光效應」,本益比可望重估、甚至產生比價效應,拉抬股價。
至於技術門檻較低的連接器、電池等廠商,雖也面臨中國廠商競爭,但並非由政府資金支撐的重點,市場多以單純的企業競爭看待,還是要以獲利表現、技術門檻及產業前景來判斷。若搭上市場新題材、新應用,且具實質營收挹注的個股,也可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