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資通訊產業發展,特別是線上支付、電子商務等相對成熟等領域,是落後國。落後國沒有談願景的權利,只有迎頭趕上的壓力。」
作者:張育寧
採訪/戴季全、張育寧
撰稿/張育寧
「台灣的資通訊產業發展,特別是線上支付、電子商務等相對成熟等領域,是落後國。落後國沒有談願景的權利,只有迎頭趕上的壓力。」
這是《TechOrange》昨日(12/3)專訪行政院科技委員會政務委員張善政,請他以台灣政府資訊長的角色,談國家科技政策發展願景時,他的第一個回答。
簡單而直接,誠實且務實。
《TO》準備了兩週,採訪前的沙盤推演,在訪談開始的第 1 分鐘,就全被張善政拋下了。
烏鴉嘴或飾太平,我們需要的哪一種官員
宏碁電子化事業群副總經理、Google 亞洲營運總監,入閣之前,張善政在資通訊產業 10 多年,更早之前,他是台大土木工程系的教授,以及國科會企劃考核處長。
同時擁有硬體和軟體的業界經驗,又經歷過政府單位的歷練。或許正是因為這樣,張善政比起其他政務官,更知道務實的重要性,更敢直言問題的核心。
「很多人都說我烏鴉嘴,但如果為官者只想用各類型的國際排名來粉飾太平,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落後,就不會努力。」
對張善政來說,願景是畫一張藍圖,看未來、看新的可能性,「台灣在資通訊相關產業的發展上,例如雲端應用、支付、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比起國際要慢很多,」連最基礎的都沒做好,他說,「我真的不覺得,我們有什麼權利可以談願景。」
如果台灣只剩半導體?
對一個自詡為科技島的地方來說,自己國家的資訊長坦言資通訊發展相對落後,這個事實,我們再不忍也只能逼視。
台灣怎麼讓自己走到落後這一步的?
美國研究機構 IDC 半導體(Semiconductors)及 EMS 研究部門副總裁 Mario Morales,在一場會議中談台灣資通訊產業,「儘管台灣半導體產業享譽全世界,但是過去的成功,不代表未來也會成功。」
最大的問題,是在用力發展硬體產業的同時,完全忽視軟體整合在全球資通訊產業中快速崛起的重要性。
當國際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將注意力逐漸轉向軟體發展的同時,台灣還是持續把所有資源投注在硬體設備和產能提升的研發上。
所以,當英特爾(Intel)短時間內把自己從半導體製造廠,轉變為全球前 10 大軟體公司時,台灣某些電子業廠商卻得面對營收短短 15 年內縮減到只剩 2 成的窘境。
只有硬體的資通訊產業結構,落後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事,而是我們在世界以光速前進的時候,忘記趕上。
網路世界裡的 Second Mover,只得迎頭趕上
「軟體產業,特別是網路,只要你不是 First Mover(領先者),就一定會追趕得很辛苦。」
張善政以 Google 的搜尋引擎、Facebook 的社交媒體,大陸的支付寶為例,「你認為這其中的任何一個,能夠輕易被追趕上?」
硬體產業的軟、硬垂直整合迫在眉睫,而在純軟體和網路服務的領域,台灣更是後進者。
「作為一個 Second Mover,能做的就只有一個,要努力趕上國際的腳步。」
為了這個目標,張善政就任以來,花很多心力在相關領域的法規鬆綁。
「我只希望能夠儘快紓解不合時宜的法規限制。我不期待台灣比國際進步,只要能接軌就好。」張善政說,「聽起來好像有點沒志氣,但這就是現實。」
怎麼樣算接軌?「國際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法規設定不應該比國際嚴格,嚴格的結果就是發展相對落後,法規設定若太鬆,也讓我們的社會承擔不必要的風險。
「真的要我講一個願景,只有一個,台灣至少不要輸給亞洲其他國家。」
那個不能輸的關鍵,就在法規與科技的平衡關係。
本文獲「科技報橘」授權刊登